台灣女孩黃莉莉剛到北京一年,難以承擔不斷上漲的房租。她花了4000元(人民幣,下同),在網路上買了一座蒙古包,搭建在北京二環內胡同裡一處民宅屋頂上,讓她每月至少省下3000元房租。
黃莉莉昨在大陸一家網站貼出圖文並茂文章,介紹她「在北京胡同裡住了一年蒙古包」。文章刊出後,被陸媒大量轉載。
黃莉莉表示,先前從紐約布魯克林遷到北京,剛開始「住在大雜院裡老鼠籠般大的獨室」,想找更好的地方,但租金很貴。一位朋友指著自家樓頂天台,開玩笑建議,「不如你在上面搭個蒙古包住唄!」
「有時玩笑建議,反而是最好的方案!」心動不如行動,黃莉莉找到北京豐台區一家蒙古包供應商,但發現蒙古包都是塑膠和金屬製,且價格很貴,最小的、直徑3公尺就要價一萬多。
最後找到一家內蒙呼和浩特的廠家,建材全為木材,有人工或羊毛布料,並用傳統捆綁方式建造。於是她訂了一個直徑3.5公尺的最小蒙古包,只要4千元,還附帶工人到北京協助組裝。
安裝完沒幾天,北京就下一場大風雪。黃莉莉原擔心蒙古包被強風刮跑,但第二天到場一看,「只是頂上罩了層雪,蒙古包裡也沒漏水,頓時我就覺得特別感動。」
朋友好奇,睡蒙古包不會冷嗎?黃莉莉說,幾千年來遊牧民族的居住工具,應該沒有凍死過人吧!嚴冬裡只要打開電暖爐,就足讓身穿背心蓋著半截被子的人酣然入夢了。
北京胡同裡住蒙古包的故事,在網上瘋傳,網友除讚許年輕人的創意,還有不少人擔心,「這不算違建嗎?城管看到應該會拆吧?」還有人質疑,是否為公關公司炒新聞。
黃莉莉在微博留言,她將在下週回應所有問題,同時保證「私人家裡住不擾民,那些興災樂禍希望城管空降的人,可以住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