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對丈夫與孕妻,5月底從斐濟及索羅門群島旅遊回來後,陸續出現發燒等症狀,被通報疑似茲卡病毒感染,經二次採血檢驗,今(6)日證實排除感染茲卡病毒,但夫妻倆確診為屈公病,目前身體無大礙,衛生局已針對個案住家及其工作地周邊進行預防性地毯式孳生源清除及戶外噴藥工作。

高雄市於5月25日及26日分別通報2例茲卡病毒感染症疑似個案,2例個案為夫妻。4月23日至5月16日曾前往斐濟及索羅門群島,第1次血液病毒檢驗為陰性即未檢出,但依規定必須再於6月4日進行第2次血清抗體檢驗才能確認。

經第二次採血檢驗,夫妻兩人雖排除感染茲卡病毒,但兩人血液另外檢驗出屈公病毒陽性,確認感染屈公病。

衛生局指出,屈公病是感染屈公病毒所引起,與登革熱一樣均由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潛伏期一般為3至7天。感染屈公病者會出現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與登革熱的症狀非常類似。

不同處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或數月。屈公病的嚴重程度也不如登革熱,較少出現死亡。

#茲卡病毒 #屈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