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 超高齡的搜尋結果,共2,159筆
台灣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為協助大眾強化健康觀念,11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plus」醫學講座,邀請多位專家到場,分享豐富衛教資訊,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一同守護國人健康,現場迴響熱烈。
衛福部社家署長懸缺超過1年,今日(11)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證實,確定由現任副署長兼代理署長周道君真除,成為首位「非社政」背景出身的社家署長,盼借重其法律、長照經驗,促進社福相關政策更完備。
彰化市一名46歲賴姓孝女,獨身照料久病的70歲母親多年,未料自己也身病魔摧殘,前(9)日突涉嫌殺害母親後墜樓,雙雙殞命,親友都難以相信。對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表示,該類人倫悲劇每年發生約30起,賴女未婚全心照顧易受影響,產生灰色想法機率大,這時家屬及醫療人員的主動關心便很重要。
內政部發布最新人口統計,10月出生僅9,458人,死亡人數近1.6萬人,全國已連續58個月「生不如死」,折合年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3.26,除連江縣外,各縣市死亡人數皆超過出生數,全國總人口已連22月下跌至2,331萬人。累計今年1至10月出生人數僅90,839人,全年恐難保12萬關卡。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健康成為全民關注焦點,光田綜合醫院於11月6日舉辦「預防醫學銀髮樂齡照護講座」,邀請神經內科、運動醫學、皮膚科及腫瘤科專家,從記憶、肌力、皮膚與免疫力等四大面向,帶領民眾認識老化警訊,學習從生活中實踐預防醫學。
由中時集團中國時報、工商時報舉辦的「預防醫學 銀髮樂齡照護講座」11月6日在光田綜合醫院登場,現場湧入近兩百位長者與社區民眾,氣氛熱烈。中國時報副社長王儒哲致詞時指出,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20%,失智症盛行率約8%,代表每13位長者中就有一人受影響。他呼籲從生活面落實預防醫學,減少慢性病與失智症負擔。
《韓國時報》報導指出,韓國正在向超高齡社會轉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民主黨)正在計畫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掀起相關辯論。批評人士稱,延長老年勞工的職業生涯,可能會擠壓韓國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並給已經面臨高昂人力成本的公司帶來額外負擔。
臺灣企銀與工商時報共同主辦「2025公平待客講座」,會中松年大學暨切膚之愛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詹麗珠以「守護高齡者生活與財富雙安全」為題,從長照現場經驗出發,說明高齡長者在面對理財與照護選擇時,常因資訊落差或情感操弄而陷入詐騙陷阱,呼籲長照機構應與金融機構密切合作,提升長者防詐意識。另外也提到「安養信託」的重要性,有預防詐騙、確保專款專用、因應失智風險,以及避免家庭爭議等四優勢。
臺灣企銀6日與工商時報共同主辦「2025公平待客講座-守護高齡雙安全 防詐阻詐不踩雷」。活動開場由臺企銀董事長李嘉祥致詞,隨後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副局長陳世煌及工商時報總編輯賀靜萍等共同出席致詞,展現跨界合作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決心。童政彰強調,打詐要找銀行、樂齡安養也要找銀行、公平待客更要找銀行。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女化,孤獨死問題越來越受關注。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指出,明年起將與內政部合作針對國內約70萬名獨老者進行全面普查,透過至少1次的訪查了解長者自立生活能力及需求,介接相關資源提供協助,減少孤獨死的狀況。
超高齡時代即將到來,過上無憂的退休生活是所有尚在努力工作的民眾所期盼的,但面對退休後無工作收入,首當其衝的將是日常生活與醫療開銷支出。期望維持退休生活品質,不再是中高齡民眾的課題,Z世代也需以前瞻性思維趁早做好規劃,透過保險商品預作退休規劃,而近年重新火熱的分紅保單即是市場首選商品之一。
超高齡化來臨,全台65歲長者已超過460萬人,愈來愈多家庭面臨長輩吃不下、吃得慢、容易嗆到,甚至需要仰賴鼻胃管供應營養,成為高齡照護隱憂。隨著口腔功能退化,可能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反覆吸入性肺炎、發燒。營養師提醒,若發現長輩進食量少於平時7成,或體重、小腿圍持續下降,就要提高警覺。
信義房屋再度以企業永續精神獲得肯定!今年主辦單位天下雜誌特別讚譽信義房屋不僅長期推動「社區一家」計畫,更前瞻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打造高齡行動實踐平台,以「跨世代共好」為核心,展現企業對長者幸福與價值的深刻關懷。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7日出席金融博覽會指出,今年博覽會三大主題「金融防詐、永續金融、退休理財」,呼應了金融市場、民眾最關心的議題。關於金融防詐,彭金隆表示,感謝金融機構全力投入防詐,金融業有職責守護客戶資產。
補充保費改革因股民不滿,遭政院「踩剎車」。衛福部長石崇良7日出席研討會,秀出大會致贈的前衛生署長張鴻仁著作《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表示政策出發點是為了健保財務永續,少子化後,勞動人口不斷下降,挑戰已在身邊,不是未來。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部長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只是走得稍微快了一點,戰後嬰兒潮資本利得多,多繳一點保費,也是在幫助年輕的世代。
健保補充保費收費改制惹爭議,遭政院喊卡。衛福部長石崇良7日表示,健保改革的所有出發點,都是為了確保健保的財務永續與穩健經營,讓制度能持續照顧更多民眾及弱勢族群。健保核心是「互助、互利,量能負擔」,設計過程須經過充分社會討論與共識凝聚,目前相關方案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尚未正式進入法治程序。
全球企業永續浪潮方興未艾。2025天下永續公民獎7日舉行頒獎典禮,台灣永續企業玉山金、緯創、國泰金、中華電信、台灣大皆獲獎,房仲業龍頭信義房屋獲大型企業─服務業組第3名,更為信義房屋連續19年得獎,為房仲服務業唯一。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吳琬瑜表示,ESG2.0代表企業不僅自身價值提升,還要帶動生態鏈、社區、族群共好。
南山人壽參加今天起展出的「2025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以「未來有備而來」為主題,結合AI科技、保險財務規畫、健康促進行動、失智預防體驗等,帶領民眾搶先體驗百歲人生,提醒民眾及早為自己的百歲人生作好準備,掌握長壽新紅利。
在AI人工智慧與醫療科技快速演進的時代,台大醫院與台灣醫學會今(7日)舉辦「元宇宙導向之醫療創新:精準照護與手術模擬」記者會,由台大醫院余忠仁院長主持,為「台灣醫學會第118屆總會暨2025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揭開序幕,展現台大醫院在智慧醫療與跨領域整合的成果。
台灣在邁入超高齡社會後,長照政策的演進速度,已經成為健康台灣能否站穩的關鍵。過去的長照2.0是透過擴充服務能量與社區參與,奠定了基礎;然而,在需求暴增與人力短缺的雙重壓力下,長照3.0必須不再只是「補洞」,而是透過「科技×醫院×社區」的三位一體,打造出一個能持續滾動、可規模化複製的照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