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大國際政經學院的搜尋結果,共19筆
教育部日前宣布研議修正《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禁止國內大學與隸屬於中共統戰部學校(廣州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北京華文學院)交流合作。此舉獲得綠營叫好,並加碼要求政府徹查大陸其他院校是否有統戰行為。日前又傳出將進一步擴大管制範圍,研擬將北京理工大學等大陸「國防七子」軍工院校列入禁止交流合作黑名單。「反中」的結果是「反智」,民進黨擺出對兩岸學術交流趕盡殺絕的態度,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台灣教育競爭力。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已於今年啟動招生,首批新生將於明年9月入學,校長陳文章掛保證,招生滿額絕對沒問題;校方也公告,明、後年將到院進行短期講學的國際學者名單,包含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Alan Robinson、暢銷書《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以及身為美國軍備經濟學家的前美國代理陸軍部長John E. Whitley等人。
台大新設全英語教學的「國際政經學院」,今年已展開招生,首批學生將於明年9月入學,校方也公告明、後年預計到院進行短期講學的國際學者名單,包含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Alan Robinson、暢銷書《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身為美國軍備經濟學家的前美國代理陸軍部長John E. Whitley等人。
國泰世華銀行將啟動史上最大核心系統升級計畫,今天(15日)董事會通過,將耗資86.29億元,進行核心系統現代化計畫,預計2025年啟動、為期6年,其中37.5億元委託IBM進行。
總統賴清德今(3)日上午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感謝世界和平基金會來到台灣與台灣大學討論推動「台灣橋樑計畫」,一起促進教育交流、世界和平的目標,相信不僅能造福台灣的學子,也將加深台灣與國際的連結、提升灣台的全球影響力。他並期盼,莫拉韋茨主席對台灣有更深的認識,未來大家在國際上能有更多交流合作。
台大申請設立「國際政經學院」已獲教育部核定,並於6日舉辦揭牌典禮。台大政經學院未來10年由國發會及企業共捐助28.5億元,擬聘國際學者擔任院長,也會邀卸任後的蔡英文總統來演講,但不會聘她當教授。
臺灣大學國際政經學院今天舉行揭牌典禮,蔡英文總統指出,該學院是依據《產學創新條例》成立的第二個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政府希望透過這項專法協助國立大學培育高階人才,提升產業競爭力,讓臺灣在全球經濟和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期盼產官學研攜手合作,為培育臺灣人才努力。
針對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將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台大校長陳文章說,教育部沒有徵詢過他,他也不清楚這個人事案,「我是看報紙才知道」。
台大申請設立「國際政經學院」已獲教育部核定,並於今天在台大徐州路校區舉辦揭牌典禮及徐州路校區再造啟動儀式。台大政經學院未來10年由國發會及企業共捐助28.5億元,將聘請國際籍學者擔任院長,也會邀請卸任的蔡英文總統為學生進行演講。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已在2月獲教育部核定通過,即將在114學年度啟動招生,但此前被外界貼上標籤,認為這是蔡英文總統的「政治遺產」,甚至傳出蔡政府官員恐進駐擔任教職,台大校長陳文章強調,「沒有政治人物來教書」;師資部分,未來邀請的都會是學者,以利於在教學與研究上都能搭配。另台大新版本畢業證書採中英文並列,中文採民國紀年、英文則是西元紀年。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已在2月通過教育部核定,即將於114學年度啟動招生,但在此前被貼上標籤,外界認為這將是蔡英文總統的政治遺產,甚至傳出有蔡政府的官員即將進駐擔任教職,校長陳文章強調,「沒有政治人物要來教書」,師資部分未來邀請的都會是學者,在教學與研究上都能搭配。
台灣大學於23日舉行112學年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校長陳文章在業務報告表示,「國際政經學院」創新計畫書已於2月底獲教育部核定通過,將於113學年運作,學院下將增設「政治經濟碩士學位學程」及「財金碩士學位學程」,最快會在114學年度啟動招生,並外加招生名額各15名。
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去年10月提出研擬創設「國際政經學院」,當時在校內引起一番爭論,甚至被貼上是總統蔡英文的政治遺產標籤,後來在去年12月舉行的校務會議上獲得全校通過,而教育部17日表示,2月底已核定台大申設國際政治經濟研究學院。
台灣大學社科院長蘇宏達連任失利,民進黨立委候選人謝佩芬昨指蘇續任遭否決主要是因他一手強勢主導學倫案,將政治凌駕於學術倫理之上,造成院內同仁不認同,才導致社科院院務會議中有超過一半人否決蘇續任,蘇宏達今發早在臉書發文駁斥,指謝佩芬這樣的說法是公開造謠,也污辱所有社科院院務代表,甚至所有社科院同仁,強調自己依法行事,捍衛台大榮譽,絕不退縮。
台大23日舉行校務會議,會中最受矚目的是國際政經學院是否提案過關,在歷經校內師生於上午一番熱烈討論後,大約在11點半的時候進行舉手投票,最後以111票通過,反對僅5票,將送呈教育部審議。
台大規畫成立國際政經學院,校長陳文章5日率領主管召開校內說明會,預計最快將在2025年開辦碩士學位學程。對於學院成立與否,社科院與管理學院最為擔憂招生等資源被稀釋。台大國企系教授陳厚銘認為,學院組織設置與《大學法》存在差異,須與全校師生溝通,且要有一套機制及說法,取得他們的支持與信任,以及10年後的退場機制或永續經營也得做好妥善規畫和因應方案。
台大擬成立國際政經學院,但傳出政治力介入,甚至被貼上是「蔡英文總統的政治遺產」標籤,校內教師對於興辦與否爭議不斷。校方5日為此舉辦說明會,校長陳文章於會後再度闢謠,「沒聽說政府干涉台灣大學整個計畫執行的事情」,因為當中有部分經費來自國發會,有必要向其說明運作,才能往下做。
台大擬成立國際政經學院,此前傳出政治力介入,甚至被貼上是「蔡英文總統的政治遺產」標籤,校內教師對於興辦與否爭議不斷。為此校方5日舉辦說明會,校長陳文章於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再度闢謠,「沒聽說政府干涉台灣大學整個計畫執行的事情」,因為當中部分經費來自國發會,有必要向其說明運作,才能往下做。
台大擬成立「國際政經學院」,但因為跟原本社會科學院有高度重疊,在10月21日校務會議討論時遭擱置。不過台大校長陳文章決定提案再闖關,擬由7家不同領域企業集團及國發會共同支持,以善用資源及薪資制度的鬆綁,有利於延攬國際一流人才及吸引菁英人才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