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增至的搜尋結果,共7,172筆
碳纖維複合材料廠拓凱(4536)、零件廠智伸科(4551)、奈米及微米定位系統廠大銀微系統(4576)本業獲利、匯兌收益挹注,第三季獲利均優於去年同期。拓凱前三季賺逾一股本,智伸科前三季EPS為3.64元,大銀前三季EPS倍增至1.26元。
內政部發布最新人口統計,10月出生僅9,458人,死亡人數近1.6萬人,全國已連續58個月「生不如死」,折合年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3.26,除連江縣外,各縣市死亡人數皆超過出生數,全國總人口已連22月下跌至2,331萬人。累計今年1至10月出生人數僅90,839人,全年恐難保12萬關卡。
新北市長者人口逾77萬人,國民黨議員提案主張將「敬老愛心卡」從單純交通補助升級為「生活支持版」,建議市府擴大敬老卡使用範圍,讓長者能在農會超市購買地方農產品、醫療保健用品等日常所需。此舉不僅便利長者生活,更能帶動地方農業發展。對此,社會局與農業局回應,將納入明年度評估、推動。
AI發光發熱,讓上市櫃公司業績獲加持,隨著10月合併營收出爐,下半年營收步步高的個股也跟著浮出檯面,經統計,自7月至10月止,連四月營收走揚的個股共計有82檔,其中以竹陞科技(6739)最猛,已連續17個月營收走高,另連續10個月走揚的個股亦有2檔包括奇鋐(3017)和宜鼎(5289),三檔個股全靠AI發光,足見AI火力有多強。
根據資安院公布最新資安周報,其中網路巡查高風險詐騙部分,整體偵獲量較前一周明顯上升,達到19,725件,資安院表示,特別是「產品服務」類型出現集中放量,推升高風險總量同步走高;「金融投資」、「身分冒充」類同樣比前期成長。
半導體IC測試設備廠鴻勁(7769)預計11月27日轉上市掛牌,上市前現增發行新股1萬8330張、對外承銷1萬6497張,其中1萬3198張,將於12~14日以底價1196元競拍、18日開標,剩餘新股將於17~19日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暫訂1495元,並於21日抽籤。
內政部發布最新人口統計,10月出生僅9,458人.死亡人數近1.6萬人,全國已連續58個月「生不如死」,折合年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3.26,全國除連江縣外,各縣市死亡人數皆超過出生數,全國總人口已連22月下跌至2,331萬人。2025年新生兒出生數連月創低探底,累計今年1至10月出生人數僅90,839人,全年恐難保12萬。
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推升SOFC部署,目前台灣市場發展形成美商Bloom Energy(簡稱BE)、韓商斗山燃料電池(Doosan Fuel Cell)及台達電(2308)SOFC三大勢力,DIGITIMES分析師余佩儒認為,現階段以BE為台灣電子業、資料中心部署SOFC的主導業者,待2026年底台達電子量產後,有望取得市場地位。
據《界面新聞》報導,曾經以省油耐用且經濟實惠而著稱的韓系車,如今正在被中國消費者遺忘。市場份額已經從2013年的8.8%,降到2024年的1%。這一年,現代與起亞在中國一共賣了32萬輛新車,僅相當於比亞迪月銷量的九成。
受惠AI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雙引擎助攻,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及華城(1519)等機電四雄訂單、營收、獲利全面飆升。士電第三季EPS為1.41元、前三季EPS達5.46元,全年營收及獲利挑戰續創高;中興電、亞力前十月營收皆創同期新高,亞力預期,第四季銷售有望創今年單季新高。
隨著金融自由化,國人把錢存到海外、買海外債券、股票等金融商品已日趨普遍,國富統計這份存量數據告訴我們,台灣全體所持有的國外金融性資產在112年底已達新台幣92兆元,其中家庭部門也達14兆,海外金融性資產占比已逾四分之一。
股市9月持續反彈,但金融三業台股操作不同調,依金管會數據推算,9月金融三業合計對台股減碼937.91億元,也讓今年前九月轉減碼751.8億元,主要是保險業當月大幅減碼945億元,銀行業也減碼130億元,證券業則是逆向加碼137.09億元。
蘆竹警分局前天 (7日)配合桃園市環保局,鎖定掃蕩改裝噪音車輛,展現「執法悍將」強勢執法的決心,同時向民眾宣導改裝最嚴重可扣牌等最新修法資訊,以嚇阻改裝車噪音擾民歪風。山腳里長徐慶堂也感謝所有夜間執勤的「打噪英雄」,在寒風中犧牲休息時間守護里民安寧,並親送熱飲與點心至現場慰勞,表達地方對一線執法人員的最高敬意。
全美因政府關閉導致的航班削減進入第二天,週六(8日)共有1330個航班被取消,隨著聯邦政府停擺持續,航空業預期將有更多航班遭取消。
在國防預算連年創下新高、多項對美重大軍購案將陸續交裝服役的關鍵時刻,台灣的軍事硬體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現代化。然而,再精良的武器,仍需訓練有素的專業官兵來操作。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期發布的國防部年度預算評估報告,便針對國軍的「軟實力」——志願役人力編現比低落問題,發出警示。而國防部對此也回應了。
中石化(1314)因寶佳併購題材催化,股價連3漲停後,7日隨外資賣超轉跌,終場以9.42元收盤,成交張數比前一交易日倍增至378,654張。其中,外資、自營商賣超23,247張、683張。股價站上所有均線,多空量能強勢向上。
中纖(1718)因寶佳集團狙擊中工(1515),引發市場關注低股價具龐大土地標的,7日隨獲利賣壓出籠,股價開高走低,終場以6.86元收盤,跌幅1.15%,成交張數比前一交易日倍增至51,864張。其中,外資、自營商賣超11,197張、156張。股價站上所有均線,多空量能強勢向上。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近日表示,未來4至5年將投入高達1.4兆美元於算力建設,並預期「算力過剩終將發生」。這項看似矛盾的策略,實則揭示AI產業對算力的高度依賴與當前的資源瓶頸。奧特曼指出,類似網路泡沫時期光纖過剩的歷史或將重演,但他更憂慮「當下算力不足」的風險,因為這將直接限制模型規模與營收潛力。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召開前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發表「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這份文件詳細闡述其達成「雙碳」目標的政策架構與具體行動,內容涵蓋能源轉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以及相關的支撐體系。
隨著美國政府持續的關門、聯準會12月是否降息出現不確定性,加上賣空資金狙擊AI,衝擊美股,波及台股7日收盤跌破月線,年底前的行情如何發展頗受市場關注。本報訪問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三位名師,均仍看好年底台股行情,加權指數高機率持續創新高,不僅可能衝上29,000點,甚至有機會突破30,000點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