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心肌梗塞 的搜尋結果,共1,085

  • 44歲短劇導演心肌梗塞猝死 妻痛揭返家仍忙工作內幕

    44歲短劇導演心肌梗塞猝死 妻痛揭返家仍忙工作內幕

    大陸一名44歲名為高俊的短劇導演驟逝,令人震驚。據悉,高俊自5月起投入短劇拍攝,10月中旬在鄭州劇組連續奮戰4天,每天工作長達18小時,從凌晨收工到清晨再開機,幾乎沒有休息。返家後他仍持續處理工作事宜,直至10月20日中午,妻子發現他倒臥浴室,緊急送醫仍回天乏術,死因為心肌梗塞。

  • 動脈斑塊竟含口腔細菌 日刷3次護心 糖尿病風險降14%

    動脈斑塊竟含口腔細菌 日刷3次護心 糖尿病風險降14%

    沒刷好牙,可能真的會「傷心」。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表示,最新研究發現,65%的動脈斑塊的樣本,含有細菌DNA,其中42%來自口腔綠色鏈球菌,這些細菌從牙齦進入血液後,會逐漸釋放發炎因子,增加心肌梗塞的危機;重症醫師黃軒則指刷牙次數與糖尿病有關,每天刷牙3次,可降低14%糖尿病風險。

  • 乾癬受三高共病影響 越看越多科

    乾癬受三高共病影響 越看越多科

     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皮膚、關節、指甲等處會出現紅斑、脫屑等病灶外,也常伴隨著肥胖問題,影響其他身體器官如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種共病症,患者有時會「越看越多科」,請假次數多,工作難免受影響。

  • 三成國人血脂異常 當心血管風險

    三成國人血脂異常 當心血管風險

     天氣轉涼,衛福部統計,心臟與腦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十大死因前五名,20歲以上國人血脂異常盛行率已達3成。醫師指出,冬天是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若此時又大量食用麻油雞、羊肉爐等高脂進補料理,或因冬季活動量減少,對血管更是「雙重壓力」。

  • 國泰金證實   世越銀行總經理劉俊豪過世   享年59歲 

    國泰金證實 世越銀行總經理劉俊豪過世 享年59歲 

    國泰金控10日代世越銀行公告,世越銀行董事兼總經理劉俊豪日前逝世,新任者將另行公告,公司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分層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

  • 《科技》糖尿病族群要當心!腎病變風險大增

    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今(10)日舉辦「2025世界糖尿病日:守護糖友逆轉腎!」記者會,攜手衛福部健保署、國健署、醫界與生醫產業,共同倡議糖尿病與腎病變的早期篩檢與整合照護,呼籲全民「控糖早行動、護腎不拖延」。

  • 情侶鬧糾紛「女氣到呼吸中毒」機靈警臨危不亂救她一命

    情侶鬧糾紛「女氣到呼吸中毒」機靈警臨危不亂救她一命

    情侶相愛容易相處難,多少可能會發生爭吵。大陸江蘇蘇州近日發生一起急救事件,一名女子與男友發生糾紛,警方趕抵後發現她情緒激動,竟突發呼吸性鹼中毒,出現抽搐、呼吸困難等症狀。所幸一名警員臨危不亂,憑藉急救知識即時判斷病因,運用「紙袋呼吸法」穩定病情,才避免一場悲劇。

  • 久坐害中風 研究曝日做一事30分鐘:心梗降10%

    久坐害中風 研究曝日做一事30分鐘:心梗降10%

    久坐不動,小心坐出糖尿病和中風。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追蹤12年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用做簡單家事、飯後快走等中強度活動,取代30分鐘的久坐,糖尿病風險可下降3%至4%,中風風險下降2%至3%,心肌梗塞更可減少近10%,即使不是運動咖,只要「少坐一點點」,就可望帶來更長壽的效益。

  • 豪宅雙屍與網紅命案均涉毒 精神科醫:混用猝死風險增

    豪宅雙屍與網紅命案均涉毒 精神科醫:混用猝死風險增

    台北市信義區豪宅雙屍命案,檢警在案發地查獲K他命、大麻等多種毒品;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美謝侑芯猝死案,男方身上也被搜出疑似搖頭丸等毒品。精神科醫師陳璿丞指出,混合使用多種毒品,除了可能導致行為異常,嚴重時甚至會讓心臟承受不住,最終猝死。

  • 公車司機暖舉讓她「走出喪父痛」 一堆人看哭:好感動

    公車司機暖舉讓她「走出喪父痛」 一堆人看哭:好感動

    日前桃園客運司機因不滿被嗆,動手痛毆高中生,掀起許多對公車司機的負面聲量,不過有女網友就分享求學時期遇到善良司機經歷,當時歷經父喪的她,有位司機得知後經常關心她,提醒要喝水、別熬夜、注意保暖,也正是這份關懷,讓她慢慢接受父親離世的事實。她希望大家不要因為一些人的個人因素,而否定所有正在做該職業的人。不少網友感動落淚,也直呼不要因為有惡人,而對整個群體都失去信心。

  • 益安、台寶、三鼎 搶灘美國

     不讓新藥業專美於前,再生醫療與創新醫材10月亦報佳音,益安(6499)、台寶(6892)、三鼎(6808)搶灘美國市場,法人指出,除了產品商業化外,加速跨國臨床合作與海外設廠已成趨勢。

  • 女病患急診沒床躺 連告4家醫院 偵查隊警察都遭殃

    女病患急診沒床躺 連告4家醫院 偵查隊警察都遭殃

    一名急診醫師表示,8月時一名女性患者因為胸口不舒服、過度換氣到急診就醫,因為當時沒有病床讓她躺,對方竟稱危害到她的生命安全,怒告醫院急診,近日他前往偵查隊做筆錄,更得知附近還有3間醫院的醫師被告,甚至連偵查隊員警也遭殃,感嘆說「歹年冬,厚肖郎」。

  • 男性晨勃消失 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 再加4危機

    男性晨勃消失 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 再加4危機

    男性沒有「晨勃」可能不只是性功能障礙警訊,義大醫院泌尿科兼任主治醫師黃維倫表示,偶爾沒有晨勃可能跟壓力大、睡眠品質差有關,但若持續幾周甚至更久,就可能是勃起功能障礙。研究指出,這類患者在未來2至5年內發生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正常男性的2倍。

  • 被打呼嚇醒!40歲男罹1病「睡到快窒息」 醫曝超高心梗、中風機率

    被打呼嚇醒!40歲男罹1病「睡到快窒息」 醫曝超高心梗、中風機率

    一名40歲男性上班族,身高約170公分、體重卻超過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則為41.3,因夜裡頻繁打呼,聲音大到曾嚇醒自己,且有時會出現近乎窒息的感覺,被診斷為極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徐欣健表示,這類睡眠障礙的患者,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是健康者的6至23倍,嚴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 壓力大「血管會抽筋」醫:嚴重恐致心肌梗塞

    壓力大「血管會抽筋」醫:嚴重恐致心肌梗塞

    除了飲食習慣、血壓和膽固醇影響,壓力也是心臟病的元凶,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心肌梗塞。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團隊指出,當緊張、焦慮或生氣時恐引發俗稱「血管抽筋」的冠狀動脈痙攣,嚴重時可能誘發心肌梗塞,建議易緊張的民眾,從學會慢呼吸、固定練習、穩定作息、搭配治療等方式保護心臟,別讓焦慮變成心臟的隱形殺手。

  • 迎再生醫療元年 加速布局 5悍將帶頭衝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將上路,法規制度成形與臨床數據累積,台灣再生醫療廠商正加速從臨床驗證、製造服務到國際授權的布局將全面啟動,並掀起生技投資熱潮,2026年可望成為「再生醫療元年」。

  • 流感高峰未過!北市聯醫爆院內感染 11月下旬疫情再爬升

    流感高峰未過!北市聯醫爆院內感染 11月下旬疫情再爬升

    國內流感疫情還在高點,醫師觀察,近日卻是肺炎的病患越來越多,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指出,最近急診沒有驗到,但是住院後陽性而導致院內感染的事件也開始發生,他指出,感染流感後,兩周內肺部巨噬細胞會降低非常多,有人從此「肺炎一直來敲門,且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敲門」,他強調,流感絕對不是單純的呼吸道疾病,仍應準時接種疫苗。

  • 皮蛇害中風、失智 死亡風險暴增3成 醫喊快做1事

    皮蛇害中風、失智 死亡風險暴增3成 醫喊快做1事

    有些人認為得帶狀疱疹,只是皮膚起水泡、痛幾天就好。不過,一項追蹤超過上萬名長者的最新研究發現,帶狀疱疹不只傷心還傷腦,患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29%,但若接種了疫苗,未來3年半內,不僅全因死亡降低21%,還能減少24%缺血性中風與50%血管性失智的風險。

  • 累喘又速胖 恐是心臟衰竭上身

    累喘又速胖 恐是心臟衰竭上身

     隨著人口老化及心血管疾病盛行,心衰竭已成重大健康挑戰。當心臟打不出足夠血液時,身體會逐漸出現缺氧、疲倦、水腫等症狀,就是「心臟衰竭」的警訊。國泰醫院醫師指出,心臟衰竭除了會感到累、喘,體重快速增加,也是警訊,及早察覺才能及早治療、控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