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生蛋白的搜尋結果,共21

  • 研究揭嬰兒4月大起吃花生「過敏率降逾40%」 成功案例達6萬

    研究揭嬰兒4月大起吃花生「過敏率降逾40%」 成功案例達6萬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自2015年醫界建議嬰兒4個月起可少量接觸花生後,美國0至3歲兒童的花生過敏率下降逾四成。研究顯示,早期攝取花生可降低八成過敏風險,效果可維持至青春期。專家強調,嬰兒在4至6個月間可嘗試少量花生醬、乳製或豆乳製品,以安全方式讓免疫系統建立耐受,但應遵循醫師指導。

  • 泡麵含防腐劑常吃變木乃伊?專家揭真正危害

    泡麵含防腐劑常吃變木乃伊?專家揭真正危害

    吃泡麵快速又能裹腹,但坊間流傳泡麵防腐劑,會害禿頭、變木乃伊。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泡麵麵體並未添加防腐劑,不會造成禿頭,更不會變木乃伊,但長期吃可能營養不均衡、導致肥胖、增加腎臟與心血管負擔、水腫、長痘痘,建議若要食用可先用熱水燙麵與添加蔬菜、肉類等方式,讓營養更均衡。

  • 新世代最青-蛋白質焦慮掰 餐飲業搶商機

    新世代最青-蛋白質焦慮掰 餐飲業搶商機

     洞察愈來愈多Z世代族群為健身、減重,或增肌、減脂「美化身材線條」,而開始熱中追求蛋白飲或相關代餐產品,甚至更有人害怕自己沒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影響健康,產生「蛋白質焦慮」。為此,米其林綠星蔬食餐飲連鎖品牌小小樹食,以及連鎖早餐品牌Q Burger、麥味登,還有積極布局餐食市場的路易莎咖啡,分別與植物蛋白、乳清蛋白品牌,或是營養師合作,推出高蛋白或高纖、低卡餐食,提供市場不同選擇。

  • 維力炸醬麵官方公布正確泡法 一票人驚:做錯20年

    維力炸醬麵官方公布正確泡法 一票人驚:做錯20年

    台灣泡麵品項多樣,其中維力炸醬麵相當受歡迎,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表示,維力炸醬麵有很多種吃法,有人習慣吃乾麵,他則喜歡煮成湯的,加顆蛋和起司更美味。事實上,官方曾公開維力炸醬麵的正確泡法,先在泡麵碗裡加入熱水,並將醬包放在碗蓋上一同加熱;接著把湯包粉倒入另一個空碗,麵泡開後將熱水倒過去,最後加入醬料把麵拌勻即可享用。一票網友看完驚呼20年來都煮錯,「現在才知道原來是乾麵,一直以為是湯的。」

  • 校園強力播送蔣萬安影片 議員質疑:生生喝鮮乳淪市長作秀

    校園強力播送蔣萬安影片 議員質疑:生生喝鮮乳淪市長作秀

    台北市「鮮乳週報 生生喝鮮乳」政策14日正式上路,台北市長蔣萬安23日赴民進黨團說明市府重大法案,多位綠營議員聚焦政策,簡舒培表示,雖然支持該政策,但據了解,學校被要求強力播算蔣萬安宣傳政策影片,甚至得將播放報表回報教育局,痛批作秀、行銷市長。蔣萬安回應,若議員肯定這項政策,只要為了孩子好,也可跨黨派拍攝影片宣傳。

  • 每周5杯手搖飲 男大生喝4年淪腎衰竭 醫推護腎飲品

    每周5杯手搖飲 男大生喝4年淪腎衰竭 醫推護腎飲品

    談到傷腎飲食,很多人想到的是吃太鹹。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吃太鹹只是國內傷腎飲食第2名,台灣現第一名傷腎的飲食是吃太甜,曾收治一名男大生,每周喝4至5杯含糖手搖飲,4年喝到腎衰竭,戒掉含糖飲料後,腎功能才逐漸好轉,建議若要喝飲料,就喝無糖綠茶、黑咖啡等相對不傷腎的飲品。

  • 隔夜飯做成炒飯 男吃完休克插管 醫:中毒了

    隔夜飯做成炒飯 男吃完休克插管 醫:中毒了

    很多人喜歡用隔夜飯來做炒飯。不過,大陸廣東一名50歲男子,吃完隔夜飯製成的炒飯後,竟出現肚子痛、腹瀉,一度呼吸困難、嚴重休克,甚至多重器官功能衰竭,好在經醫療人員搶救後救回一命。醫師表示,米飯和麵條等澱粉類食物,煮熟後放置在室溫下超過2小時,就可能產生仙人掌桿菌與滋生毒素,若食用有可能造成中毒。

  • 地球生命源於外星? 科學家在貝努小行星樣本發現胺基酸等生命原料

    地球生命源於外星? 科學家在貝努小行星樣本發現胺基酸等生命原料

    科學家分析貝努小行星(Bennu)的樣本,發現不僅含有生命的原始組成部分,而且還含有水分與鹽分。這使得「地球生命外來說」獲得強而有力證據,可能在40幾億年前,小行星向地球上播下了生命的種子,而且這些成分從一開始就隨著水份送來地球。

  • 林秉樞入監1年多重症住院 醫師疑「急性感染」釀器官衰竭

    林秉樞入監1年多重症住院 醫師疑「急性感染」釀器官衰竭

    因暴打前立法委員高嘉瑜,目前正入監服刑的林秉樞病重住院,其父懷疑林秉樞病情是否為不明藥物所致抑或有其他因素介入。土城醫院腎臟科主任蕭景中則說,以聽到的狀況判斷,林秉樞先前進出醫院的器官功能都正常,突然重症住院很有可能是因為受到急性狀況,造成全身類似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才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需要血液透析。

  • 不是所有蔬菜都能生吃 專家:6養生食材一定要煮熟

    不是所有蔬菜都能生吃 專家:6養生食材一定要煮熟

    現代人追求健康,不少人會多吃生菜沙拉,不過,營養師蔡濰安表示,不是所有蔬菜或食物都是能生吃的,像是四季豆、金針、茄子、十字花科蔬菜、雞蛋和豆漿,若未經煮熟即食用,有可能造成身體不適、腹瀉、發燒、暈眩,甚至是掉頭髮。

  • 糖尿病患者差點洗腎 戒紅肉改吃魚 蛋白尿沒了

    糖尿病患者差點洗腎 戒紅肉改吃魚 蛋白尿沒了

    吃魚的好處,早被醫界認同。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有位40多歲女子,有著多年糖尿病,在常規檢查中,被發現有蛋白尿,她很擔心腎功能會惡化,之後會洗腎,他請女子每天都吃魚、戒吃紅肉,3個月後,女子蛋白尿消失,至今7、8年,都沒有再出現蛋白尿,也未因腎衰竭而洗腎。

  • 男小便完驚見馬桶都泡沫「無感高血壓」虐慘腎功能

    男小便完驚見馬桶都泡沫「無感高血壓」虐慘腎功能

    一名男子求診時表示,過去2、3年來血壓一直落在170~180,但完全沒有不舒服。然而,近來上完廁所,驚見整個馬桶都是泡沫,因聽說小便有泡沫恐為腎臟壞掉的跡象,於是趕緊來檢查。結果最終檢查顯示,其蛋白尿數值超標20倍之多,腎功能已在走下坡,若再拖下去恐面臨洗腎危機。

  • 多吃蛋害膽固醇飆?醫:增肌族1天6顆也沒問題

    多吃蛋害膽固醇飆?醫:增肌族1天6顆也沒問題

    許多人習慣每天吃雞蛋,但常聽到一天應以1顆為限,否則膽固醇會爆表,到底此說法是否正確?對此,減重專科與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表示,食物中的膽固醇,對體內膽固醇濃度影響並不大,因此身體健康者不用特別去限制蛋的攝取量,有些增肌健身族甚至一天吃5、6顆蛋也沒有問題。

  • 雞蛋1吃法小心掉髮斷甲 營養師警告:阻礙維生素吸收

    雞蛋1吃法小心掉髮斷甲 營養師警告:阻礙維生素吸收

    雞蛋平價又營養價值高,但吃多又怕膽固醇高,對此,營養師黃品瑄表示,成年人1天吃1至2顆蛋,不會對膽固醇有太大的影響。營養師李婉萍則提醒,生蛋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阻礙維生素B7的吸收,常吃生蛋者,可能會較容易掉髮、指甲變脆弱,改吃熟蛋,就不會有此問題。

  • 洗完再冰是大忌 雞蛋6迷思全破解 生吃有掉髮危機

    洗完再冰是大忌 雞蛋6迷思全破解 生吃有掉髮危機

    雞蛋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但坊間總流傳許多有關雞蛋的迷思,可能一直以來都深植於民眾心中。對此,營養師李宜樺盤點常見雞蛋6大迷思,其中像是蛋不要洗完再冰,以免受微生物污染風險;另吃生蛋其實沒有比較營養,反而會影響維生素B7的吸收,恐發生掉髮危機。

  • 比重鹹更恐怖 男大生每周5杯含糖飲料 4年慘淪腎衰竭

    比重鹹更恐怖 男大生每周5杯含糖飲料 4年慘淪腎衰竭

    談到腎臟不好,很多人想到的是吃太鹹,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高血壓的確是造成洗腎的常見原因,但吃太鹹只是傷腎飲食第2名,台灣現第一傷腎的飲食是吃太甜,曾收治一名男大生,每周喝4至5杯含糖飲料,短短4年喝到腎衰竭、脂肪肝、痛風,在戒掉含糖飲料後,腎功能才逐漸好轉。

  • 吃生蛋會害禿頭?專家解答「更擔心1件事」

    吃生蛋會害禿頭?專家解答「更擔心1件事」

    不少人喜歡生蛋口感,像是生蛋拌飯、涮涮鍋拿肉沾生蛋液等,都是常見吃法,但也常聽聞「吃生蛋會害禿頭」的說法,究竟是否為真?對此,營養師林世航表示,其實這只是迷思,反而更讓他擔心的是,會不會有污染的問題,恐對健康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 年夜菜跟著跨年「放涼or有溫度」放冰箱?專家給答案

    年夜菜跟著跨年「放涼or有溫度」放冰箱?專家給答案

    今晚就要圍爐吃年夜飯,很多家庭的除夕年菜也跟著跨年,吃到初二、初三,但營養師提醒,「好吃不能一直吃」,包括海鮮類、澱粉類、葉菜類與半熟食物,最好一次食用完畢,若吃不完一定得冰,千萬別等到菜放涼,這可能會食物中毒,應該在剩菜還是溫熱的時候,就放進冰箱。

  • 34歲「斷崖式衰老」 醫師揭兩關鍵年齡 也會顏值衰退

    34歲「斷崖式衰老」 醫師揭兩關鍵年齡 也會顏值衰退

    你是否忽然發現自己「老很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老化是人無化避免的現象,研究發現,34歲是顏值衰退的關鍵年齡,另有3個年齡波段,大腦會像掉下懸崖一樣急遽崩塌式的退化與衰老,黃軒教你勵行6個方法,有助延緩衰老的速度。

  • 一天能吃幾顆蛋?專家解答 烹調方式錯吸收差很大

    一天能吃幾顆蛋?專家解答 烹調方式錯吸收差很大

    雞蛋是容易取得又平價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但到底一天可以吃幾顆蛋,也成為許多人最好奇的問題。對此,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若每天飲食均衡,那麼吃兩顆蛋,並不會增加血脂異常風險;然而,若經常大魚大肉,就不適合再吃兩顆蛋了,基本上一天一顆蛋都在安全範圍內。值得注意的是,雞蛋烹調方式不同,對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也會產生差異,其中以水煮或蒸蛋效果最好,生吃最差,還恐有感染細菌的潛在風險,不可不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