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福島核電站的搜尋結果,共13筆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中日韓三國皆受到「美國優先」與關稅戰2.0的衝擊,中國外長王毅22日在東京主持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時指出,單邊保護主義甚囂塵上,中日兩國是世界主要經濟體,應以創新思維共謀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能。
三一重工生產的超長臂架泵車,在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時,曾經跨海馳援,利用其超長臂架注水,力助福島第一核電站降溫,防止進一步發生災害的可能性,當時日方救援人員、日本媒體和民眾除了表達感謝之意,還給泵車取了一個親切的外號「大長頸鹿」,三一也從救災經驗中汲取靈感,成立研發消防機械的部門。
據觀察者網引述日本共同社11日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當天在福島縣磐城市召開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報廢相關會議上透露,預計中方將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框架下,最快明年年初在核電站廠區內採集用於分析的核污染水。
韓聯社報導,第25次韓中日環境部長會議將於9月28日至29日在濟州西歸浦市的濟州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去年實施核汙水排海,引發中日外交齟齬。事件屆滿一周年後,中日雙方就該問題達成共識,同意在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框架下設立覆蓋排海關鍵環節的長期國際監測安排,並將確保大陸等所有利益相關國家有效參與其中並獨立取樣監測等。
韓國政府21日表示,日本福島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海已滿1年,在此期間未發生任何核輻射超標事件。海洋水產部的統計也顯示,大型連鎖超市內的水產銷售額相較排海前並無顯著變化。
由在陸日企組成的中國日本商會,近日發佈希望中國政府改善營商環境的意見書,呼籲在政府採購中同等對待進口產品與國產產品等,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建議儘早恢復對日本人赴中國的免簽證政策。另對上月在蘇州發生的日本母子遇襲事件,中國日本商會敦促大陸官方確保日本人的安全。
隨著西方世界出現「核能再復興」(簡稱「返核」),許多國家都在規劃新的核電項目,其規模是數十年來僅見。一時之間,核能人才也極度搶手,甚至退休多年的核能工程師也被高薪禮聘。這些銀髮人才也樂於再次就業,期望在有生之年將專業留給後輩。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近年來以極不透明、政治化的方式發展浮動核反應堆(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FNPP),曾鼓吹在南中國海部署20座並將南海島礁變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引發美軍高層的高度警惕。軍事專家認為,如果中國執意在南中國海部署浮動核反應堆,這不僅會威脅著南中國海的生態環境,也可能增大南中國海的核戰爭風險。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23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會上有日媒就「日本政府啟動福島核電站處理水排海」提問稱,中方全面停止從日本進口水產品的措施將於明天滿半年。對此,毛寧回應表示,日方應當嚴肅認真回應國際社會關切,負責任處置核汙染水,全面配合建立利益攸關方實質性參與、獨立有效的長期國際監測安排,防止不可挽回的後果。
據日媒報導7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淨化裝置發生洩露事故,總計約5.5噸、包含220億貝克勒爾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染水洩露。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8日就該事故發布答記者問,指出日方在處理福島核污染水過程中一再發生事故,充分暴露東電公司內部管理混亂無序,日本政府監督措施不實不力,再次證明核污染水處理裝置不具長期可靠性,更加凸顯國際社會開展監督的必要性,將密切關注事故後續影響,希望日方及時公開有關資訊。
在日本排放福島核電站核汙水入海之後,中國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中國海關總署18日發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10月中國從日本進口的水產品總額僅為240萬元(人民幣,下同),較2022年10月的3.2579億元,減少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