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電池技術的搜尋結果,共341

  • 《港股》港股連2紅 小鵬機器人助攻大漲18%

    美國政府有望重啟的樂觀情緒,推動香港股市周二小幅高開99點,隨後大部分時間低走,但收盤前1小時轉紅,收在小漲。野村證券策略師Naka Matsuzawa認為,人們仍然對人工智慧的過熱有些擔憂。

  • 「不要只會抱怨被超越」COP30候任主席籲學習大陸應對氣候危機方案

    「不要只會抱怨被超越」COP30候任主席籲學習大陸應對氣候危機方案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正式拉開帷幕。來自近200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商界領袖、民間團體齊聚一堂,共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方案。

  • 京東首款電動車價格超殺 最低只要21.5萬元

    京東首款電動車價格超殺 最低只要21.5萬元

    首款「京東汽車」價格公布。京東聯合廣汽集團、寧德時代9日正式發布「國民好車」埃安UT super,電池租用購車價僅人民幣(下同)4.99萬元(約新台幣21.5萬元),整車購買價為8.99萬元。

  • 《科技》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推升SOFC 台達2026年可望佔據市場地位

    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推升SOFC部署,目前台灣市場發展形成美商Bloom Energy(簡稱BE)、韓商斗山燃料電池(Doosan Fuel Cell)及台達電(2308)SOFC三大勢力,DIGITIMES分析師余佩儒認為,現階段以BE為台灣電子業、資料中心部署SOFC的主導業者,待2026年底台達電子量產後,有望取得市場地位。

  • 技術突破、需求爆發雙重利多 鋰電產業鏈看俏

    技術突破、需求爆發雙重利多 鋰電產業鏈看俏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與儲能需求爆發,鋰電產業成為市場熱點。國金證券公布報告指出,2025年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驅動資本支出加速,再加上近年供給側改革與產能收斂,以及儲能景氣超預期使行業供需格局或開始反轉,鋰電產業鏈有望在這一輪浪潮中價值重估。

  • 朱晏民專欄-算力引爆能源短缺與AI軍備競賽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近日表示,未來4至5年將投入高達1.4兆美元於算力建設,並預期「算力過剩終將發生」。這項看似矛盾的策略,實則揭示AI產業對算力的高度依賴與當前的資源瓶頸。奧特曼指出,類似網路泡沫時期光纖過剩的歷史或將重演,但他更憂慮「當下算力不足」的風險,因為這將直接限制模型規模與營收潛力。

  • 《科技》全球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 估2030年需求突破206GWh

    在電動車、固定式儲能、消費性電子、人型機器人、eVTOL/UAM、工業用途等對高能量密度或高可靠性應用需求的推動下,TrendForce預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含半固態)市場需求將突破206GWh,並於2035年擴大至740GWh以上,固態電池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

  • 美國頭痛!大陸3大產業掐住全球命脈 稀土牌只是前菜

    美國頭痛!大陸3大產業掐住全球命脈 稀土牌只是前菜

    大陸除了依靠稀土掌控全球供應鏈,還在三大關鍵產業擁有絕對優勢,可以在必要時施加出口管制,對競爭國的經濟造成衝擊。雖然其他國家可透過高成本尋求替代品,但在某些關鍵環節,幾乎無法在大陸以外找到供應商。

  • vivo X300系列台灣價格、預購方案曝 還能抽Jolin演唱會門票

    vivo X300系列台灣價格、預購方案曝 還能抽Jolin演唱會門票

    手機大廠vivo今(31)日發布全新vivo X300極限旗艦系列:X300、X300 Pro在台上市。以長焦著名的X系列,在X300系列上有大幅升級,尤其2億畫素、100倍數位長焦拍攝,如果外接2.35x長焦增距鏡,最高可到235倍數位變焦,特別適合拍攝演唱會,省去攜帶笨重腳架和大砲鏡頭,因此被譽為「口袋影像之王」。

  • 響應碳排 奇裕打造節、創、儲淨零策略

    響應碳排 奇裕打造節、創、儲淨零策略

     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浪潮下,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與推動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的共同目標,長期投入ESG創新解決方案的奇裕集團,觀察到在台電電價不斷上漲、太陽能躉購費率卻調降的市場環境下,唯有同時兼顧「節能、創能、儲能」,才能打造真正有效的淨零策略。

  • 《汽車股》台北車展年底倒數登場 豪華品牌全陣容曝光

    兩年一度的汽車盛會將於年底登場,2026台北新車暨新能源車大展於114年12月31日至115年1月4日假台北世貿舉行,正式揭曉本屆展覽亮點與品牌陣容。由台北市汽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主辦,本屆以智慧、永續、移動出行為主軸,網羅全球汽車強國的日本、韓國、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等頂尖品牌齊聚台灣,呈現年度最完整的新能源科技、智慧駕駛系統,或未來移動概念車款。

  • 十五五 中美AI戰略差異

    十五五 中美AI戰略差異

     中國發展AI戰略,以四中全會公報「十五五」規劃目標觀察,公報將「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與「科技自立自強水準大幅提高」列為優先事項,代表中國AI戰略聚焦擺脫對外部科技體系依賴。在此戰略背景下,產業政策導向將聚焦AI及AI機器人應用相關的先進製造業、自主創新技術與數位中國建設,並以「新質生產力」概念作為深化AI科技與產業融合行動指標。中國透過強調「實體經濟」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凸顯AI在產業戰略地位並強化AI機器人關鍵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 海納百川》從十五五看中美AI戰略本質差異(廖明輝)

    海納百川》從十五五看中美AI戰略本質差異(廖明輝)

    中國發展AI戰略,以四中全會公報「十五五」規劃目標觀察,公報將「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與「科技自立自強水準大幅提高」列為優先事項,代表中國AI戰略聚焦擺脫對外部科技體系依賴。在此戰略背景下,產業政策導向將聚焦AI及AI機器人應用相關的先進製造業、自主創新技術與數位中國建設,並以「新質生產力」概念作為深化AI科技與產業融合行動指標。中國透過強調「實體經濟」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凸顯AI在產業戰略地位並強化AI機器人關鍵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 部會互踢球 立委盼國發會統籌

    部會互踢球 立委盼國發會統籌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公布《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後,引發朝野立委關注,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委皆認為,推動電動機車是全民共識,但各部會各有想法,容易形成多頭馬車,認為政府應加強跨部會協調,並由國發會統籌,研擬完整配套政策。

  • 美國電動車投資大減3成 英媒:恐在全球競賽落後中國

    美國電動車投資大減3成 英媒:恐在全球競賽落後中國

    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而美國和中國的差距可能越來越大。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10月26日刊文指出,由於川普政府對燃油車的支持,美國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大幅下滑,這可能讓美國在全球電動車競賽中進一步落後於中國。

  • 《電零組》今年拚轉盈、後續3觀察 立凱漲停重返3字頭

    立凱-KY(5227)出售龜山工業區約2300多坪土地及廠房,交易預定於2025年完成並認列收益,其預估處分利益約5億元,可望帶動全年有機會轉虧為盈。立凱周四股價衝上漲停價,重返30元大關,創下一個月以來高價。而展望後續營運,立凱-KY可望受惠短期國際業者轉單及中長期建立非紅供應鏈之需求,營運可望具轉機題材,但實績顯現仍待時間醞釀。市場評估後續觀察三大重點,其一排除一次性收益後,本業虧損改善狀況及趨勢;其次後續對外籌資及實際建廠進度是否符合公司管理層預期;最後為美中關係發展與雙方政策變化。

  • 陸新能源車掀「降價潮」6年來均價首跌破16萬人民幣

    陸新能源車掀「降價潮」6年來均價首跌破16萬人民幣

    大陸近期多款熱銷的新能源乘用車型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根據大陸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分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的新能源乘用車價格下降明顯,均價來到15.8萬元(人民幣,下同)。這也是近6年讓新能源乘用車均價首次跌破16萬元大關。

  • 愛國者綠能科技 致力革新鋰電池技術

    愛國者綠能科技 致力革新鋰電池技術

    愛國者綠能科技致力於革新鋰電池技術,專注於「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與高效率製造,積極開發新一代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其產品主要廣泛應用於電動車、儲能系統、無人機與消費性電子等領域。

  • 中國大陸擴大管制正負極材料、製造設備… 立凱電兩邊並進 搶攻非中商機

     立凱-KY(5227)總經理朱瑞陽表示,地緣政治下,中國大陸把磷酸鐵鋰正負極材料、製造設備都列入管制,給予立凱電很好的市場機會。原本立凱電以授權布局,很多客戶希望我們能自行生產第四代電池,目前正掌握訂單,並評估自行生產和授權生產兩邊並進。

  • 《基金》AI領多頭一路衝 能源ETF搶鏡跟漲

    隨著市場的上漲,統計近一個月ETF績效前十大,月報酬率均有一成,其中,能源主題ETF表現異軍突起,FT潔淨能源(00899)以14.16%月漲幅位居績效榜第三名,此外,富邦ESG綠色電力(00920)亦繳出月漲9%的亮眼成績。法人指出,隨著AI浪潮席捲全球,龐大運算需求背後的電力供應瓶頸,成為檢視AI產業發展可持續性的關鍵指標,相關能源ETF成為資金關注焦點。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