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NHOA的搜尋結果,共27筆
台股21日大跌1.49%,終場收19,106點,來到萬九大關保衛戰,傳產股也出現回檔,其中,跌深的台泥(1101)獲得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升評喊買,看好多元事業並進,對大陸水泥市場依賴大幅下降;另外,股價先前相對強勢的大成鋼(2027)雖重挫9.55%,法人仍看好後市。
台泥(1101)11日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31.41億元、年增151.88%,EPS為0.42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73.64億元,年增18.85%,EPS達0.93元。台泥自結10月合併營收163億元、年增73.63%,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紀錄。
台泥公布9月營收合併營收達133億元、年增52.55%,累計前九月合併營收1,055.9億元、年增30.45%,創同期新高。台泥指出,9月營收主要受惠於土葡低碳水泥、綠電發電增加、電力交易營收增加。
台泥(1101)9日公布9月營收,合併營收達133億,年增52.55%。累計前九月合併營收達1,055.9億,年成長30.45%,營收創下台泥歷年同期新高。台泥指出,9月營收主要受惠於土葡低碳水泥、綠電發電增加、電力交易營收增加。
國內水泥市場規模小、發展有限,大陸產能過剩、投資風險高。在兩岸市場變局大環境下,台泥指出,將持續擴大、增加歐非水泥市場,與此同時深化新能源事業的獲利性。例如亞泥要擴建電力事業版圖及循環經濟來提升獲利,嘉泥則要擴大沖繩度假村的規模。
國內水泥市場規模小、發展有限。大陸產能過剩、投資風險高;台泥指出,將持續擴大、增加歐非水泥市場,同時深化新能源事業的獲利性。亞泥要擴建電力事業版圖及循環經濟來提升獲利。嘉泥則要擴充沖繩渡假村的規模。
台泥(1101)21日宣布,將加碼促成歐洲子公司NHOA私有化自法國下市。台泥指出,間接子公司台泥歐洲控股B.V.原擬對歐洲子公司NHOA S.A.提出收購在外流通的股份,為未來NHOA S.A.從Euronext Paris巴黎泛歐交易所下市預作準備。台泥決議將NHOA每股收購價由1.1歐元調高至上限的1.25歐元。據估計,台泥將因此增加460萬歐元(約合新台幣1.63億元)的收購費用。
台泥(1101)21日指出,將加碼促成歐洲子公司NHOA私有化自法國下市。台泥指出,間接子公司台泥歐洲控股B.V.(Taiwan Cement Europe Holdings B.V.)原擬對歐洲子公司NHOA S.A.提出收購在外流通的股份,為未來NHOA S.A.從Euronext Paris巴黎泛歐交易所下市預作準備。現在決議提高每股收購價由1.1歐元,漲至上限1.25歐元。
台泥積極布局歐洲新能源市場,爭取未來高達數百億歐元充儲系統商機,12日宣布,將結合台泥儲能與Atlante、NHOA三家子公司強項,積極進軍歐洲充儲市場。
搶進歐洲新能源市場,爭取未來高達數百億歐元充儲系統商機,台泥(1101)12日指出,將結合台泥儲能與Atlante、NHOA三家子公司強項,積極進軍歐洲充儲市場。
台泥(1101)受惠併入OYAK及Cimpor兩公司營收,和平電廠擺脫4、5月事故衝擊,6月將正常運作,法人對公司6月營收抱持樂觀看法,預期有機會能挑戰高點。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中華信評)表示,未來一至二年,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台泥)私有化其歐洲子公司 NHOA S.A.的計劃,應可在不會明顯削弱借款槓桿的情況下提升台泥的成本效率。
為提升營運彈性,台泥董事會12日決議通過,由公司間接子公司台泥歐洲控股B.V.(TCEH),針對NHOA S.A.股份提出收購要約,每股現金價1.1歐元。如法律條件滿足,將透過TCEH執行全面買斷收購程序,這項做法,將使NHOA的股份從巴黎泛歐交易所下市。
台泥(1101)董事會12日傍晚決議通過,公司間接子公司台泥歐洲控股B.V.(Taiwan Cement Europe Holdings B.V. (TCEH)),針對NHOA S.A.股份提出收購要約,每股現金價格為 1.1歐元。如果法律條件滿足,將透過台泥歐洲控股B.V.執行全面買斷收購程序(Squeeze-out),這將使得NHOA的股份從Euronext Paris巴黎泛歐交易所下市。
台泥(1101)今(13)日上午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時指出,在歐洲併購的NHOA即將推動私有化,並將從Euronext Paris巴黎泛歐交易所下市。台泥認為,NHOA現階段作為上市公司,在做決策時必須考慮資本市場的期望、上市監管成本及股價波動的敏感性,使得公司長期發展策略容易受到箝制。此收購案預計在未來幾週內送件,並依法國證管法令取得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 (Autorite des marches financiers; AMF)的核准。
針對市場對台泥近幾年在新能源事業投資過於龐大,對公司財務結構有所疑慮,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強調:「我們做什麼事都是財務先規劃才啟動。」
台泥在21日的股東大會上宣布,78年來高掛台股天字第一號的台灣水泥將轉型為集團控股公司,英文名稱從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改為TCC Group Holdings。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接受本報專訪時,分享台泥近七年轉型布局低碳與國際化的過程及未來的經營方向。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1日在股東會上宣布,公司正式轉型集團控股公司,英文名稱從「TCC」更名為「TCC Group Holdings」。張安平指出,去年台泥已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風險分散、創新綜效、充分金流的四足鼎立、健康穩健的財務報表,「台泥正要翻開新的一頁,屬於全新的台泥的故事,也正要開始編寫。」
台泥(1101)21日股東會上,正式通過將台泥的英文名稱從「TCC」修正定名為「TCC Group Holdings」。董事長張安平指出,TCC 已名正言順成為集團控股公司。
雖然四月初台泥(1101)位於花蓮和平的水泥廠、礦區、和平電廠及和平港同時遭受重創;大陸廣東水泥廠遭逢大雨,不過,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21日在股東會上指出,台泥自結四月是持續獲利的。台泥不再偏重兩岸水泥, 歐非市場及新能源成為第三、四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