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升器的搜尋結果,共12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今年9月,大陸國家航天局宣佈,中國「天問三號」火星採樣返回任務的實施時間將提前2年,由2030年前後提前至2028年前後。此消息一經公佈,立即在美國引發熱議。據美國「太空」網(Space)10月31日引述美國專家直言,若中國成功領先美國進行火星採樣返回,這將成為又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該網站9月曾刊文分析,中國提前兩年實施任務,意味著最早可能在2031年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這比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計畫中的2040年領先足足9年之久。
在歷時53天、往返超過76萬公里的太空之旅後,大陸「嫦娥六號」25日14時許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完成世界首次攜帶月球背面土壤採樣返回地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此發出賀電盛讚,這是中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誌性成果。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嫦娥六號6月2日至3日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慧快速採樣,並按預定形式將珍貴的月球背面樣品封裝存放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7日報導,嫦娥六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完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容器於6日15時24分安全轉移到返回器中。接下來14天,38萬公里之遙,為避免地球大氣汙染,密封度嚴格要求的月球背面採集樣品,將如何由嫦娥六號按計畫在53個總天數內「快遞」回地球?
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透露,嫦娥六號上升器6日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完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繼嫦娥五號之後,中國航天器第二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5日報導,大陸嫦娥六號去38萬公里之外月球背面採樣返回。這距離如果乘坐時速300公里高鐵,大約53天才能到。嫦娥六號任務,相當於在38萬公里外遙控一台月球「挖掘機」,難度人類史上未有。中國航太人怎麼解決這個世界級難題?
大陸央視新聞4日報導,大陸嫦娥六號完成月背採樣,上升器從月背起飛,進入預定環月軌道。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4日發布嫦娥六號著陸器,著陸月球背面拍攝的系列影像圖,包括落月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的著陸區域附近影像、全景相機拍攝的著陸點影像。相關影像數據,業經鵲橋二號中繼衛星傳回地球,影像圖由地面應用系統處理獲得。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指出,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
經歷約30天的奔月之旅,大陸嫦娥6號探測器2日清晨成功著陸月球,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的樣品採集任務,並開展月壤結構分析等科學探測。但與中國航太機構密切合作的歐洲太空總署(ESA)指出,隨著國際地緣政治形勢日益嚴峻,雙邊合作正面臨不斷上升的政治風險。
據新華社消息,大陸嫦娥6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2日清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的樣品採集任務,即將「蟾宮挖寶」。
身負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的大陸嫦娥六號探測器,據大陸國家航天局消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8日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3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指出,嫦娥六號探測器3日17時27分,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後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採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