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南韓模特兒金性燦(김성찬)2013年從時裝秀出道,隔年參賽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走紅。豈料,他的親哥哥6日證實,金性燦不敵癌症過世,享年35歲。
漢康(7827)宣布,其研發中的創新免疫療法藥物HCB101在最新的臨床試驗中,再次顯現治療潛力。在202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的臨床一期試驗中,32例患者接受0.08-5.12mg/kg給藥,共有6例SD(疾病穩定),其中5例經多種藥物治療皆失敗的實體瘤患者,在HCB101用藥下疾病穩定平均超過16周,隨著臨床入組患者施打劑量的提高,更顯著的臨床療效繼續被驗證。
台北市衛生局3日公布去年北市10大死因分析報告,其中癌症仍居首位,癌症死因前3名分別為肺癌、女性乳癌、結腸直腸癌。不過在前年位居死因第5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大幅下降至12名,交叉比對顯示,因COVID-19死亡率大幅下降,明顯使總死亡人數也下降。
專注於免疫腫瘤學創新生物藥開發的漢康-KY(7827)6月30日宣布,與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復宏漢霖)完成區域獨家授權合作協議,協議內容包括簽約金1,000萬美元,後續依有關里程碑達成情況收取合計不超過1.92億美元里程金,以上合計最高可達2.02億美元,包括開發、法規與商業相關進展,授權範圍涵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東南亞特定國家、以及MENA特定國家等市場。一旦完成,將為漢康抗癌腫瘤新藥發展再創下一項里程碑。
衛福部今天(16)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位居死因之首,占總死亡人數4分之1。去年全國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新冠肺炎掉出十大死因榜外,糖尿病死亡人數下降近千人,輕生則重回死因第十位。
胃癌位居北市十大癌症死因第7位,每年約5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胃癌發生原因高達9成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北市衛生局16日宣布,明年起除配合衛福部國健署共12家醫院提供733個公費胃癌篩檢外,另加碼結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1500個篩檢名額,設籍北市45歲至74歲民眾終生可補助篩檢1次。
經衛生局統計,2023年台北市死亡人數共計2萬555人,較2022年減少492人,主要原因為COVID-19死亡減少所致。依死亡率排序,2023年台北市10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COVID-19、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及第10名的事故傷害。
育世博-ky(6976)獨創抗體細胞連結(ACC)新藥ACE1831,進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一期臨床試驗,初步數據優於預期,突顯其在自體免疫疾病應用的潛力;執行長蕭世嘉表示,將加速申請擴大適應症治療,未來每年都會有一新藥進入臨床的目標不變。
新世代異體細胞新藥研發公司育世博-KY(6976)參加William Blair Company所舉辦會議中,公布細胞新藥ACE1831第一期臨床試驗第一劑量組別(Dose Level 1)結果。第一劑量組別為本試驗起始劑量組別並只有注射一次,共計收納5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受試者(其中3位先前曾接受過CAR-T的治療),5位受試者中,共有3位完成臨床試驗計畫書定義安全觀察期,且符合劑量遞增安全性資料審核的條件。
育世博-ky(6976)8日宣布,參加美國東岸William Blair & Company所舉辦會議中,公布旗下細胞新藥ACE1831第一期臨床試驗第一劑量組別(Dose Level 1)的結果。初步數據符合劑量遞增安全性資料審核的條件。
有「社福界俠女」之稱的新北市社會局前局長張錦麗前天(2日)因淋巴癌病逝於台大醫院,淋巴癌是國大第10大好發的癌症,藝人比莉、阿龐都曾罹患淋巴癌。醫師表示,淋巴癌初期可能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被誤認是感冒延誤就醫,提醒民眾若有「燒」、「腫」、「癢」、「汗」、「咳」、「瘦」等疑似淋巴癌症狀,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