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護處分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大陸41歲宋姓父親稱為讓學美髮兒子有更好出路,今年5月15日和17歲兒子以橡皮艇從福建偷渡到桃園觀音沙灘。因宋坦承犯行,桃園地方法院26日宣判,處有期徒刑8月,法院也提到,大陸地區屬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尚無適用《刑法》外國人驅逐出境之餘地,事屬行政機關裁量權,非法院所應審究。至於兒子已裁定不付審理,近期將遣返出境。
雖然總統賴清德於8月1日正式公告生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條例中明訂要普發現金一萬元,但行政院似乎要擇期提出釋憲,因此會不會普發這一萬元還是個未知數。不過台灣的詐團早已盯上普發現金一萬元案,並已先行操作部署,詐團以利用簡訊、Line訊息等方式,並用存保公司的名義提出假網頁,誘騙民眾點擊及提供個人資料進行詐團各式詐騙財務手法。
為利少年法院得適時依少年需求彈性調整保護處遇,發揮預防再犯之效,以保障少年健全成長及順利復歸社會,行政院會今通過「少年事件處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送請立法院審議,內容包含少年受保護、轉介處分或刑之宣告執行完畢或赦免後3年內,未再受他案之處分或刑的宣告,才能塗銷少年前案紀錄及有關資料。
台中市某國小傳出師生衝突、警察進入校園帶走學生荒謬事件,事後還將該案函送少年法庭;台中地院今(3日)證實該案經少年法庭開庭調查,該生當庭向老師道歉,其父母也無意見,雙方當庭和解,6月28日裁定不付審理,全案確定。
11月20日通為「國際兒童人權日」,司法院在每年11月舉辦「兒童人權月國際研討會」,今年方在11月14日舉辦。當日下午以「少年刑事案件之量刑機制」,由專家學者分別從日本法及德國法剖析,「新北割喉案」後社會尤為關心的議題之一。可惜在討論具體的研究內容前,即浮現問題,謹就以下問題公開呼籲司法院釐清:
新北某國中生遭郭姓同學割頸殺死,讓司法院的司法改革重點的《少年事件處理法》遭致批評,不僅沒接住曝險少年,還讓受害者的正義無法獲得伸張。司法院今年5月底通過修正草案,有條件塗銷少年前案紀錄,目前已與行政院會銜討論過,預計本會期送立法院審議。
新北國中生割頸殺人案發生至今已屆滿8個月,並造成楊姓國中生喪命,司法院、行政院在3月12日召開研商平台會議做成決議後,5個多月以來卻未落實執行,令人質疑新內閣是否推翻前朝承諾。國教行動聯盟(以下簡稱國教盟)呼籲新內閣應加速推動、落實執行相關決議,才能避免類似案件再度發生,避免今日的非行少年,成為明日的成人罪犯。
司法院29日院會通過「少年事件處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少年受保護、轉介處分或刑之宣告執行完畢或赦免後3年內,未再因故意觸犯刑罰法律而受保護處分或刑之宣告者,始得視為未曾受各該宣告,而得塗銷少年前案紀錄及有關資料,以期促使少年保持善良品行,發揮再犯預防之效,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可能,順利復歸社會。
新北去年發生校園喋血案,引發社會眾怒,行兇少年背景遭網友起底、肉搜;新北地院火速出面,要求社群平台即時下架少年個資,該舉動也被外界質疑「法律保護壞人」,一時間爭議不斷。對此,司法院昨(18)日表示,已另建立「少年事件保護管束風險管理機制」,將對高風險個案進行評核管控,並自2月1日起由六都轄內少年法院(庭)進行試辦。
「少年案件不再只是個人問題,現在該是社會和國家站出來的時候了。」--韓劇「少年法庭」的對白,道出少年事件的國家社會責任。
「勿讓今日少年犯,成為明日成年犯!」新北市國中割頸案震驚社會,國教行動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事發至今兩周,與少年保護息息相關的司法院卻不動聲色,這凸顯少保官未發揮作用、少輔會功能現縮問題,他們要求補保護漏洞,以和黑幫搶人。
新北校園割頸案引爆全民怒火,不少網友開始連署,要求下修兒少法年齡。對此網紅「雷丘律師」朱立偉坦言其實沒有用,因為問題的根源在於刑法,大家都搞錯方向了。
新北市有國中生持彈簧刀將其他同學殺害,案情引起各界關注,不少網友也坦承,國中生的危險程度在當今社會中,感覺比有些黑道還要恐怖,認為黑道至少還會知道要收手,儘量不鬧出人命,但國中生有可能不會留下前科,不用在意這些小細節,瘋起來真的會讓人感到害怕。
國內詐騙集團猖獗,為了吸收成員、取得人頭帳戶無所不用其極,隨著寒假到來,進入打工旺季,台中市警方主動進入校園,進行反詐騙宣導,提醒學生族群務必慎防標榜「輕鬆、高薪、好賺」的工作,避免淪為少年車手或詐騙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