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健保的搜尋結果,共212筆
位於林口的文化新地標「國家檔案館」將於11月22日正式開館,試營運以來已吸引超過15萬人次參觀,成為親子家庭及年輕族群的熱門打卡點,館方10日特別邀請民視8點檔演員王瞳與宮美樂,以及蔡允潔母女擔任嘉賓,搶先深度體驗國家檔案館內多項結合AI、VR與多媒體科技的互動設施。王瞳、宮美樂從今年4月就一起在林口租房當室友,平常也會是一起看展覽的好朋友,欣賞完以火車車廂沈浸投影的時光迴廊,王瞳想起年輕時因為南北兩地跑,當時台北的男友還會搭火車到台南看她的往事。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引發熱議,原本打算從股利、利息、租金等收入開刀,掀起多數民眾反彈,行政院緊急喊停。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政府施政應抓大放小,讓人民有感。他表示,台灣許多宗教團體錢滿為患,如果健保設立基金捐款帳號,稅收效益勢必遠大於新制補充保費。
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三大改革,部長石崇良6日親上火線說明,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引發外界討論。綠委王義川則批評,健保費調漲前,要先解決沒繳過健保費的大陸人來台依親卻能使用台灣健保的問題。對此,有資深醫藥記者指出,台灣對大陸居民使用健保均有名額限制,質疑王義川根本沒仔細讀健保相關法規與資料。
衛福部提出補充保費改革,行政院6日緊急喊卡。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表示,導入結算制,在公平性上可以平衡些,起徵點應自2萬元適度往上拉,對股民的影響就會小很多,不過行政的成本就會增加。至於改革措施的門檻,他認為要重新試算,才會知道會影響的明確數字,這在行政方面要花力氣來處理。
補充保費改革爭議延燒,政院昨晚緊急喊卡,宣布暫緩推動修法。衛福部長石崇良今被問及是否擔心位子不保,他表示「這是每個部長經常會被問的問題,不過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只有想把事情做好」。今醫界人士出面表態力挺,表示補充保費改革「是卑微的請求,不是全民加保費」,從稍微經濟好的人多拿一點錢出來,讓制度維持下去,再撐個幾年。
輔仁大學今(6)日舉辦「從諾貝爾獎到AI-人工智慧如何影響科學與醫學領域」國際論壇,邀請2013年諾貝爾生醫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James E. Rothman演講,以時下最受關注的「AI對生物醫學研究、臨床診療與人文倫理的影響」,包括梵蒂岡樞機主教涂克森、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等人,對於AI運用進行多方討論與未來可能,現場精彩對話也獲得滿座觀眾掌聲。
兩性專家欣西亞,常在社群分享兩性議題,近來發文提醒所有人必須要定期健康檢查,在於原以為自己是「健康寶寶」,沒想到健檢報告出爐,居然有2項數據亮紅燈,讓她震驚表示:「讓我不可置信」。
近年來醫院人力流失嚴重,許多科別不但住院醫師招不滿,不少醫師完訓後也選擇到基層診所開業。為減輕大醫院醫療量能負擔,衛福部最快明年下半年實施新制,民眾未經轉診,未來可能得多負擔1200元。對此,百萬網紅Cheap分享自己大醫院轉診經驗,直言很人性,也很失控,健保快被玩壞了
日前網上有人披露台灣拜耳公司將停止從外國進口阿斯匹靈腸溶膜衣錠100毫克、醣祿錠50毫克、醣祿錠100毫克等藥物,並進行供貨數量控管,引發關注。對此,衛福部健保署給出回應,有給付同成分學名藥,未來也會全力穩固藥品供應鏈,穩定臨床所需,確保民眾用藥權益。
健喬(4114)宣布,由日本Kissei Pharmaceutical Co.開發的創新口服新藥Yselty(雅絲媞)膜衣錠100毫克,已於2025年10月在台灣取得衛福部食藥署(TFDA)核准上市,預計2026年第一季正式在台推出。
針對今年有47項原廠藥品擬退出台灣,醫界與藥界拋出「藥品差額負擔」希望藉此挽留國際大藥廠。衛福部長石崇良在國會答詢指出,若開放進口原廠藥收取價差,不利於建立韌性。有藥界人士認為,與病人付費有關的「藥品差額負擔」與「確保不缺藥」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強調台灣需要重視的議題是建立國內藥品韌性系統。
新竹一名42歲黃姓工程師,長期飽受失眠困擾,一個晚上可以醒來3、4次,近幾年多次就醫,服用安眠藥卻不見改善,甚至白天更嗜睡。為了助眠,他開始睡前喝酒,卻導致上班遲到、工作表現下降。直到某次健檢,護理師提醒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元凶是「阻塞型呼吸中止症」。
林小姐17歲因腎臟衰竭展開近8年洗腎生活,25歲幸運移植腎臟,盼能生兒育女的她去年在奇美醫院醫療團隊嚴謹評估下,在免疫抑制劑(抗排斥藥)調整後半年就自然懷孕,上月10日剖腹生下健康男寶寶,實現「當媽媽的夢」,也是奇美醫院首位腎臟移植後自然懷孕成功的女性病人。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肺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首位,為讓肺癌病友及家屬獲得最新醫療資訊與心靈支持,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肺癌病友座談會」,現場參與踴躍,氣氛溫馨感人,充滿希望與正能量,座談會最終在大合照中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透過此次活動不僅獲得了最新的醫療資訊,也在彼此的生命故事與互相扶持中汲取勇氣與力量。
台灣健保讓民眾能用便宜的價格使用完善的醫療服務,尤其在國外就醫更有感,一名女網友昨在社群發文表示,媽媽近日到美國旅遊,某天半夜突然血尿、腎臟劇痛到吐,進醫院急診做檢查,費用高達1萬2497元美元(約新台幣38萬元),當場嚇傻。貼文引發討論,許多網友直言,美國醫療費貴得不合理,台灣人真的要珍惜健保,「應該給那些出院繳2000元台幣還嫌貴的台灣人看」。
化痰藥氣舒痰Bisolvon ® Solution 2mg/mL(口服液劑)退出台灣市場,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直言是「健保奇蹟」,救命的藥物殺價到印尼廠都不做。健保署回應,「氣舒痰」為國際上市60年的老藥,已有眾多學名藥及相同治療用途藥品競爭,已在多國下市,健保收載的藥品中,12項不同成分之ambroxol 口服液劑可為部分替代。
近年來國內的藥品和醫材屢屢傳出缺貨、退出台灣市場消息,近日氣管化痰藥物氣舒痰因為價格不敷成本,退出台灣市場。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氣舒痰可以從0歲用到100歲以上,「可以喝、可以管灌、又可以蒸氣吸入的化痰藥物」,適用於許多症狀,如今卻連國內引進的印尼廠都不堪價格要退出,讓蘇一峰忍不住怒飆髒話批評「台灣健保奇蹟」,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
現代人壓力大,很多人有失眠困擾,甚至得吃安眠藥來幫助入睡。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指出,約25%國人有睡眠困擾,每年安眠藥用量超過4.7億顆,相當驚人;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則提醒,吃安眠藥會讓人睡不沉,一項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人,吃1顆安眠藥罹患失智症風險是沒吃者的1.5到2倍。
2008年,有天去食養山房喝茶,山房的玻璃擦得非常透亮,一不留神,以為眼前一片空曠,就直接撞了上去,額頭縫了6針,隔天是到上海一個多禮拜的行程,也只能在上海拆線。
2008年,有天去食養山房喝茶,山房的玻璃擦得非常透亮,一不留神,以為眼前一片空曠,就直接撞了上去,額頭縫了6針,隔天是到上海一個多禮拜的行程,也只能在上海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