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灣對的搜尋結果,共3,285

  • 機械設備出口升溫 工具機續減

    機械設備出口升溫 工具機續減

     電子設備及檢量測設備出口持續成長的助攻,抵消工具機衰退的影響,10月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值26.58億美元、年增11.8%,連續九個月正成長,前十月機械出口值也年增7.3%。反觀工具機前十月出口值年減8.1%,部分業者悲觀認為,今年全年出口值可能不到21億美元,創至少13年來新低紀錄。

  • 中職》提升裁判執法品質 日籍資深裁判明年球季加入

    中職》提升裁判執法品質 日籍資深裁判明年球季加入

    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蔡其昌5日在年度頒獎典禮上透露,聯盟持續精進,其中裁判這環將增加日籍裁判,聯盟10日也宣布與日籍資深裁判木内九二生完成簽約,木內裁判將自明年球季起加入一軍裁判陣容。

  • 蔣吳同場未同框 徐國勇:人選徵詢中

    蔣吳同場未同框 徐國勇:人選徵詢中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9日出席公益路跑活動,接受訪問時強調「目前有好幾位台北市長參選人選,選對會正一一徵詢。」隨後唯一登記民進黨明年北市長初選的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到場,兩人僅握手致意,氣氛略顯尷尬。台北市長蔣萬安稍後也參加同場活動,但未與吳同框;蔣面對選戰強調,距選舉還有很長時間,現在就是全力推動各項市政、全力以赴。

  • 張啟樂喜獲千金 心疼老婆生產吃全餐

    張啟樂喜獲千金 心疼老婆生產吃全餐

     來台5年的廣播金鐘獎得主張啟樂,4日開心宣布當爸,8日與曾寶儀出席「好友港節」活動。從未想過會成為爸爸的他,昨談起女兒一度眼眶泛紅、語氣哽咽,「有個聲音因為自己而出現真的很感動,看到她的第一眼忍不住哭了,這種事要親身體驗才知道,生小孩真的是好感動的事」,呼籲大家多生小孩。

  • 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 陸強烈憤慨

    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 陸強烈憤慨

     突破大陸封鎖,副總統蕭美琴快閃歐洲行,當地時間7日下午赴比利時,出席由「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借歐洲議會場地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蕭美琴在會中強調台海和平對全球穩定與經濟延續至關重要,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表態,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以維護穩定的印太地區和更安全的世界。這也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

  • 張啟樂心疼老婆「全餐」產女 痛苦擠母乳不捨

    張啟樂心疼老婆「全餐」產女 痛苦擠母乳不捨

    本月4日迎接女兒的「港仔台爸」張啟樂,今(8日)與活動大使曾寶儀出席「好友港節」活動;張啟樂談起女兒相當感性,一度眼眶泛紅、語氣哽咽,「以前沒想過我會當爸爸,有個聲音因為自己而出現真的很感動,看到她的第一眼忍不住哭了,這種事要親身體驗才知道,生小孩真的是好感動的事」,並呼籲大家多生小孩。

  • 扯陸配翻車!王義川轟漲健保費先解決「依親」醫藥記者打臉了

    扯陸配翻車!王義川轟漲健保費先解決「依親」醫藥記者打臉了

    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三大改革,部長石崇良6日親上火線說明,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引發外界討論。綠委王義川則批評,健保費調漲前,要先解決沒繳過健保費的大陸人來台依親卻能使用台灣健保的問題。對此,有資深醫藥記者指出,台灣對大陸居民使用健保均有名額限制,質疑王義川根本沒仔細讀健保相關法規與資料。

  • 台10月對美出口 激增1.4倍

     顯卡等新品出貨大爆發,帶動台灣對美10月出口值跳升至逾200億美元,是史上首見。財政部7日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統計,對美出口金額211.4億美元、年增1.4倍,雙創統計以來新高,財政部表示,美國已穩居最大出口市場。

  • 補充保費新制踩煞車   連賢明嘆:健保改革已經很久不面對

    補充保費新制踩煞車 連賢明嘆:健保改革已經很久不面對

    健保補充保費制度將全面翻修,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宣布,未來利息、股利、租金三大項目將改採「年度結算制」,只要利息、股利等收入1年內累計逾2萬,就需收取2.11%的補充保費。事件引發外界關注,行政院6日晚間則宣布暫緩,不過,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感慨表示,台灣對於健保財務改革「已經很久不面對」,他也點出此次改革的兩點評論。

  • 文化台獨行不通

    文化台獨行不通

     繼先前大放厥辭「台灣沒有光復節」引發爭議後,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近日再度侃侃而談,台灣對各方文化都要借鑒,所以台灣有日本的文化、有荷蘭的文化、有西班牙的文化、有英國的文化,也有美國的文化,中華文化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他鼓吹台灣就是台灣,台灣跟中國互不隸屬。

  • 嘉縣 鄒族智慧揚眉 山羌笛響徹美國

    嘉縣 鄒族智慧揚眉 山羌笛響徹美國

     嘉義縣民和國中10位鄒族學生主動向美國AISES美洲原住民科學與工程學會提出論文發表申請,成功受邀赴美,成該會第一次出席的台灣團體,當天學生穿著鄒族傳統服飾、手舉國旗,向上千名美國當地原住民科學工程領域人士分享鄒族的科學智慧,包括流傳百年能止血的「鄒族葛藤」,以及據說能召喚山羌的「山羌笛」,最後為台灣抱回兩座金牌。

  • 蔣萬安:爭取輝達設台北公司

    蔣萬安:爭取輝達設台北公司

     輝達總部進駐北士科T17、18塵埃落定,擁有地上權的新光人壽正與北市府協商合意解約的「分手費」,待解約塗銷地上權後,將專案設定地上權給輝達。台北市長蔣萬安6日表示,他希望輝達能在台北市設立公司,並有一定的資本額,「這是為城市、為市民爭取,相信現在輝達應該是朝這個方向。」

  •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從《經濟學人》在2021年提出台灣是地球最危險地區,到今年《時代》專欄點名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台海危機早已從黑天鵝變成灰犀牛,執政者卻視而不見,偏執地將交流視為賣台,把和平抹成投降,走在抗衡與扈從的鋼索上,構成國家生存的最大風險。台灣若要長治久安,有必要盡速跳脫現實主義的短暫和平,反向從多贏的思維進行「和平推演」,才是符合國家利益的當務之急。

  • 鄒族國中生赴美發表論文 談葛藤、山羌笛 勇奪AISES雙金

    鄒族國中生赴美發表論文 談葛藤、山羌笛 勇奪AISES雙金

    嘉義縣民和國中10位鄒族學生,主動向美國AISES美洲原住民科學與工程學會提出論文發表申請,成功受邀赴美,當天穿著鄒族傳統服飾、手舉國旗入場的鄒族學生,以不太流利的英文,向現場上千名美國當地原住民科學工程領域人士,分享鄒族的科學智慧,最後,流傳百年能止血的「鄒族葛藤」,相傳能召喚山羌的「鄒族山羌笛」,雙雙獲金牌肯定。

  • 關稅降至15%?台美談判「結果很快出爐」台經院估交換條件

    關稅降至15%?台美談判「結果很快出爐」台經院估交換條件

    美國最高法院審理川普全球對等關稅合法性,以及美中談判大致底定,外界也關切台美談判進度。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6)日受訪透露,美台之間的關稅談判可能很快會有結果,但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預計台灣汽車進口關稅會「降低」。

  • 明年人均GDP破4萬美元? 財部:觀察三變素

    明年人均GDP破4萬美元? 財部:觀察三變素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5日就使用牌照稅修法至立法院備詢,她在回答「明年台灣人均GDP是否可破4萬美元」時,表示後續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包含美國關稅政策、匯率變動和地緣政治,都還要觀察。

  • 社評/軍備不能護國 中華文化才能

    社評/軍備不能護國 中華文化才能

     川習會未談及台灣問題,川普會前透露,他不確定是否會談到台灣,「習可能想問一下,但也沒什麼好問的,台灣就是台灣。」這句話聽來輕描淡寫,卻流露對台灣命運的輕意。明年4月川普將訪中,之後習近平可能回訪,美中互動勢必觸及台灣問題。

  • 林佳龍和吳釗燮「有心結」?總統府:錯誤訊息脫離事實

    林佳龍和吳釗燮「有心結」?總統府:錯誤訊息脫離事實

    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因力挺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立委林岱樺,而引發外界熱議,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4日指出,林佳龍介入民進黨黨內初選,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則派副秘書長趙怡翔繞過體制喬事情,外交部和國安會各自為政、互扯後腿,擴大台灣風險。對此,總統府回應,相關指控多半來自錯誤訊息、脫離事實。

  • 川習會未談台灣 學者:刻意戰略模糊

    川習會未談台灣 學者:刻意戰略模糊

     「川習會」沒有提到台灣問題,各界有不同解讀。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致瑟認為,這是一種「策略沉默」,是有意識、暫時的談判節奏控制,而非是單純忽略。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則表示,美國對大陸打「台灣牌」的態度出現變化,大陸應運用制度優勢與話語引導,讓美國相信兩岸統一不會損害美國利益,推動兩岸朝和平統一方向前進。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