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央行的搜尋結果,共2,453筆
據最新統計,截至今年第二季,各國央行儲備的黃金總額占比已超過美債,創下1996年以來的近30年高。這波金價飆漲具多重原因,除地緣政治風險使各國搶進黃金,美國聯準會降息也推動今年以來國際金價迭創新高,累計升幅達到50%。
穩定幣討論正夯,各國央行態度不一,不少國家已積極布局本國穩定幣的出爐,也有不少國家尚在觀望。穩定幣聲勢震天價響,看來新的貨幣世代即將出現,在各國穩定幣正式大量抬上交易平台之前,必須先推測可能發生的多項衝擊,先作防範。
東南亞最大銀行星展集團執行長陳淑珊(Tan Su Shan)近日針對金融市場概況發表看法,她認為,由於美國股市估值過高,金融市場的波動恐會持續下去。另外,日前落幕的全球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銀行高層預測未來12至24個月內,市場可能出現10%至20%的回檔。
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僱主預計未來12個月工資將提高3%;但部分招聘公司也預計,人工智慧將削減他們的員工人數。調查顯示,企業同時擔心政府加稅計畫對招聘的影響。
《韓國時報》報導指出,韓國正在向超高齡社會轉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民主黨)正在計畫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掀起相關辯論。批評人士稱,延長老年勞工的職業生涯,可能會擠壓韓國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並給已經面臨高昂人力成本的公司帶來額外負擔。
中國人民銀行7日最新公告,截止10月底的黃金儲備達7409萬盎司(約2304.5噸),較上月再增加3萬盎司,也是人行連續第12個月增持黃金,占到外匯存底比重飆升至8.89%的歷史新高,更有專家認為,黃金的貨幣屬性近年已開始大大強化,並對美元形成趨勢性替代。
在科技股新的拋售壓力下。歐洲股市周四收在下跌;同時之間,投資人評估了好壞參半的財報,以及讓人失望的經濟數據。
英國央行(BOE)6日公布利率決策,鑑於通膨依舊頑固,決定繼續按兵不動。但此次支持降息的官員增多,與主張維持利率不變的呈現拉鋸,為英央12月降息開了扇門。
本波美元指數從98.5一路上漲至100,突破5個月來的新高,也讓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從高點4,300一路下跌至3,900左右,但也隨著美聯準會理事米蘭的發言,金價已從低點反彈。
穩定幣與虛擬資產浪潮來襲,美國聯準會將數位資產、穩定幣納入議程,幣圈人士視為未來政策發展風向球,市場高度關注台灣是否將推出新台幣穩定幣,進一步強化在全球金融中的角色。對此,專家表示,Web3產業賽道相當寬敞,仍有競逐機會,強調真正影響穩定幣應用場景與流通性的關鍵,其實是在次級市場的虛擬資產服務商。
柬埔寨據傳計劃成為首批將黃金儲備存放於中國大陸的國家之一,此舉被視為中國推動自身成為全球黃金儲存與交易中心的重要進展。
英國央行(BoE)將在周四稍晚公布利率決議。多數投資人認為,政府預算案在本月出爐之前,利率不會有任何變化;但有部分分析師認為,通膨已經降溫到需要降息的程度。
AI投資熱潮不斷推動科技股市值飆高,已有不少主管機關警告AI泡沫暗藏風險,如今新加坡央行也加入行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年度《金融穩定性報告》中表示,全球股市當中科技與AI類股估值「相對偏高」,並警告市場不應對AI回報過度樂觀,一旦市場情緒反轉將引發股市崩盤與信貸危機。
AI熱潮會不會像dot-com(網際網路)一樣泡沫化?這個課題已經被討論了很久,但最近似乎有升溫的傾向: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日前在CNBC的節目中說:「當前的資本狂熱類似於網際網路泡沫的時期:雖然技術本身帶來了變革,重塑世界,但在泡沫期,許多缺乏創新、只是『跟風模仿』的企業,最終會因為燒光資本而倒閉。」
AI(人工智慧)熱潮會不會像dot-com(網際網路)一樣泡沫化?這個課題已經被討論了很久,但最近似乎有升溫的傾向: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日前在CNBC的節目中說:「當前的資本狂熱類似於網際網路泡沫的時期:雖然技術本身帶來了變革,重塑世界,但在泡沫期,許多缺乏創新、只是『跟風模仿』的企業,最終會因為燒光資本而倒閉。」
降息已是美國聯準會,以及金融市場的共識,但近期聯準會仍呈現意見分歧的現象。追蹤美元兌換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周一上揚0.07%,報99.873。由於美國政府關門,聯準會依賴的經濟數據不如過往般穩定,只能透過ADP就業數據等有限的非政府經濟數據作為判斷,且經濟數據好壞參半。
隨著美國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外銀紛紛針對債市前景釋出最新觀點。渣打銀行看好美國5至7年期中天期公債以及新興市場當地貨幣政府債潛力;星展銀行維持對投資等級(IG)債券的正面看法;滙豐銀行建議偏高配置全球投資等級債券。
韓國政府4日表示,當地10月CPI年增2.4%,增幅是2024年7月以來最大,9月為2.1%,預估值也是2.1%。分析師預測,通膨似乎捲土重來,可能讓韓國央行暫緩降息的時間會拖得更長。
隨著新台幣強勢升值,美媒形容我國央行近期行動可謂舉步維艱,一方面須維護貿易競爭力與市場穩定,另一方面又得避免被美國劃入「匯率操縱國」。由於台灣上半年大規模進場買匯,導致下半年僅剩約45億美元資金,干預餘地明顯收窄,年內可能出現匯率大幅波動。
中韓兩國元首於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峰會期間,雙方續簽規模達人民幣4,000億元(70兆韓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前,中國人民銀行於9月已與歐洲央行、瑞士央行及匈牙利央行完成本幣互換協議續簽,總額合計5,400億元人民幣。人行近期密集與多國央行續簽本幣互換安排,凸顯北京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