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震中心的搜尋結果,共16筆
高雄輕軌於大順路與美術館路段,以「綠色隧道」、「龍貓隧道」為人所知,不過在颱風過境時反倒成行車隱憂,高雄市捷運局導入AI智慧監測器,只要樹木有2.5度以上傾斜,隨即向行控中心預警,目前已在200顆樹木全面安裝。民代看好使用成效外,也建議後續可導入AI影像監測,更全面掌握行車潛在危害。
高雄輕軌過去在颱風過境時,曾多次遭遇樹木傾倒影響行車安全,高雄市捷運局於大順路段綠色隧道177株雨豆樹,以及美術館龍貓隧道23株小葉欖仁,安裝AI智慧即時監測傾斜儀,只要樹木有2.5度以上傾斜,即可向行控中心預警,提升輕軌運行安全。
國研院國震中心辦理「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日前圓滿落幕,國防大學理工學院、陸軍軍官學校2支參賽隊伍,作品經過實體模型測試,皆通過400GL關卡耐震測試,獲得「耐震獎」肯定,充分展現學術教育成果。
今年初0121大埔地震造成台南楠西、玉井山區建物受損嚴重,凸顯老房子禁不起地震襲擊。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舉辦「2025抗震盃」國際賽首度移師台南,參賽隊伍製作塔型結構物經振動台模擬地震侵襲,挺過規模7以上地震才具排名資格,盼藉此落實科普扎根。
國家實驗研究院及國家太空中心,與台灣科學教育館合作,辦理「科學家的秘密基地」長期展,自2023年3月開展以來,已吸引超過16萬民眾參觀,今(13)日於更新部分展品後重新開展,盼幫助參觀民眾透過體感互動、模擬AI學習、親眼觀察與模型展示,學習有趣的科學知識,也有機會深入認識科研工作。
為強化防救災科技應變能力,臺北市政府於今(21)日下午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舉辦「臺北市防救災AI創新日」,由臺北市政府、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及國震中心與台大土木合設AI研究中心共同合作舉辦,集結產官學研跨領域專業,共同探索AI在防救災應變領域的實務應用,期望逐步推動並實現防救災AI應用的落地,並進一步擘畫未來合作模式,打造兼具智慧治理與科技耐災韌性的首都城市。
近期地震頻傳,新北市議員呂家愷在議會提到,目前新北還有7件未修繕的案件還沒解列,希望市府積極多介入了解,盡量幫忙加速,確保民眾住的地方至少都是安全的。新北市工務局長馮兆麟回應,因為補助部分依據建築物受損等程度有比例區別,有部分需要住戶自行吸收,所以大部分沒進度的都是談到分攤金額沒有共識,會透過協調技師、修復國土署推薦營造廠部分跟住戶說明。
「2024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競賽」昨日進行模型測試競賽,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機械及航太工程學系,與來自國內、外各大專院校同場競技;該隊模型作品不僅挺過規則最高的800gal(最大加速度)測試,精巧且富有創意的設計,也深獲評審青睞,最終拿下「結構設計與創意獎」,展現學習成果。
台灣高科技產業於國際供應鏈占據重要地位,然而今年台灣地震頻發,對高科技廠區恐造成衝擊。為強化高科技廠的地震應變與災害預防能力,富邦產險於日前日舉行「高科技廠地震風險研討會」,邀請台大講座教授蔡克銓、台科大教授汪向榮、國震中心副主任柴駿甫,以及衛波科技執行長林沛暘共同探討地震風險管理,現場吸引上百位竹科大廠的風險管理及廠務高階主管共襄盛舉。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各項AI科技開始蓬勃發展,而高雄市工務局也將AI技術用入公園管理,特別於19日前往淨零學院舉辦「AI於公園業務維護管理之應用」課程,邀請專家學者為同仁建立AI創新實務概念,運用於公園防災監控、氣候變遷因應技術等業務,打造綠色永續智慧城市。
0403花蓮大地震,震撼全台,這也是繼921大地震後,25年來規模最大地震,相較於25年前,台灣建築耐震性更佳,國研院國家地震工程中心台南實驗室今天首度舉辦「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競賽」,吸引高中職、大專組49隊近250人參賽,完成木條組裝塔型結構,並挑戰能否抵抗地震侵襲才是贏家。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於17日舉行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交接典禮,由台大土木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兼工學院副院長歐昱辰接任。
0403花蓮大震災以來,餘震不斷,「軟腳蝦建築物」的倒塌事件又成焦點。這些「軟腳蝦建築物」類集合住宅與住商混合大樓,在都更共識取得不易前,若能善用內政部國土署「耐震弱層補強防災預防措施」,讓居民或商辦能夠於實施都更拆除重建或完整補強前,進行建物弱層補強施工,以盡速提升建築物耐震能力,或可避免下次地震災害的發生。
台灣建築房屋因地震傾倒原因有90%以上來自於弱層軟弱,為此,國家住都中心與國震中心合作,在全國社宅裝設結構監測系統。內政部次長花敬群15日指出,監測系統可快速掌握建物結構是否受損、以及受損程度,未來全國將有1,000棟建物裝設預警系統,不僅是全球首創的建物防災平台、也將成為全世界密度最高的精密數據。
地震後危樓拆屋重建、入住中繼屋等未來安置問題,受到受災戶關心,縣府表示,已經在花蓮市覓得兩塊公有地,可規劃興建2百多戶,調查後有近3百人願意入住,此外有關已被貼紅單危樓的馥邑京華大樓,多數住戶決議要拆除,但拆屋經費高達8千萬元,住戶根本無力負擔,質疑縣府公費拆除標準為何?縣府建議管委會找專業技師評估,若涉及危及公共安全,縣府會考慮搶險。
新竹縣百年學校之一的湖口國小,使用45年的中正堂建物老舊,縣府投入近4千萬元,在2022年4月拆除重建,改建高11.2公尺的綜合活動中心完工,3日由縣長楊文科、教育局長楊郡慈及湖口鄉長吳淑君等地方人士熱鬧剪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