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客戶端的搜尋結果,共1,221筆
群光電能(6412)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7.43億元,季增59%,單季每股盈餘為1.85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4.03元。
竹陞科技(6739)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1.02億元,年增172.28%,單季每股盈餘為4.4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達10.13元,竹陞表示,公司將持續深耕既有市場、拓展新應用領域,並透過滾動式策略調整,以因應產業變化與市場需求。
華擎(3515)於9月AI伺服器產品出貨高峰後,10月合併營收收斂至37.45億元,不過整體伺服器與旗下板卡、電競及工控應用、小系統等產品線營運動能穩定貢獻,仍有逾2成以上年增,並創同期新高。其中,兩隻IPO小金雞永擎電子(7711)與東擎科技(7710),單月業績亦皆有29%以上年成長、同創同期高點。
儘管市場近期對人工智慧(AI)類股的高估值感到憂慮,擔心可能出現泡沫,但華爾街分析師仍普遍認為,部分科技股憑藉著強勁的基本面與AI驅動的高速成長,其超高估值具備合理性,且有長期投資價值。
AI浪潮帶動全球軍民用無人機市場爆發性成長,IC設計廠迎來新一波增長動能。光通訊及電源管理IC廠商沛亨(6291)第三季財報尤其亮眼,多項財務指標創近二年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2.32元、寫歷史次高紀錄,其中,光纖無人機及CSP光纖原材料,將帶動2026年業績持續成長。感測IC業者原相(3227)也受惠無人機感測器需求成長,第四季訂單增加助攻影像感測器營收成長。
宏碁(2353)與微星(2377)受惠電競產品業績彈升,帶動10月營收皆較去年同期增長,此外,宏碁旗下非PC及顯示器業務比重在該月再進一步拉升至38%以上,微星則有來自伺服器業務挹注,各自為兩品牌帶來成長動能。
聚醯亞胺(PI)薄膜材料商達邁(3645)7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吳聲昌表示,公司除持續布局通訊、穿戴裝置等消費性產品領域外,也嘗試跳脫舒適圈,首次切入半導體應用市場,相關材料已導入IC封裝產業,第四季起小量出貨。至於先進AI/AR眼鏡領域,目前客戶端測試產品中已採用達邁材料,法人預期整體供應鏈可望於2027年進入放量階段。
工業電腦廠研揚(6579)7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林建宏指出,第四季營運預料延續第三季表現,整體來看,包括歐洲、美國或中國大陸、新興市場等,在推展專案上都相當順利,部分專案明(2026)年可望放量,對明年業績抱持樂觀態度,惟記憶體缺貨問題短時間難以緩解。
受惠AI伺服器的暢旺需求拉抬,緯穎(6669)今年以來不僅營收季季創高,獲利更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繼上半年單季分別賺逾五、六個股本後,緯穎第三季再交出每股賺逾82.92元的成績單,累計其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200.85元。
緯創(3231)連兩季受惠AI GPU相關產品出貨增溫、帶動其業績翻揚後,10月在客戶端續有強勁需求拉抬下,合併營收再年增92.2%、以1,850.62億元維持高檔,全年累計前十個月合併營收則以突破1.65兆元,同步創高。
電子材料廠勤凱(4760)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7028萬元,年增89%,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4.61元,勤凱10月合併營收1.89億元,月增9.58%,再創單月歷史新高,勤凱表示,第4季營運有望維持高峰。
勤凱(4760)通過第三季財報並公告10月營收,雙雙創下歷史新高。10月營收1.89億元,月增9.58%、年增12.1%,連續第二個月創新高。第三季稅後每股純益2.22元,亦寫單季歷史新高,公司看好第四季維持營運高峰。
美國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帶來不確定性,推進供應鏈調整生產布局,緯穎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指出,「接近客戶」一直是供應鏈最主要的宗旨,面對客戶「AI核武競爭」瘋狂建置資料中心的需求,緯穎今年赴美設置德州新廠預計12月營運,亦將進一步完備其多元部署、全球交付的量能。
美系外資針對股王信驊(5274)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公司訂單動能可延續至2026年第一季,並於明年上半年加速成長。其中一家外資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6000元;另一家則給予「加碼」評等、目標價6100元。
美國晶片巨擘超微(AMD)4日美股盤後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均優於分析師預期,但本季營收指引未能令投資人驚豔。
超微(AMD)第三季業績表現意外強勁,但給出的利潤預測僅符合市場預期,在AI概念股可能已經漲過頭的疑慮加劇之下,這樣的表現顯然無法令投資人滿意,難以重振投資信心,超微盤後股價下挫近4%。
永擎(7711)9月季底業績衝高後,10月合併營收回檔至18.88億元、月減四成、年增29.69%,改寫歷年同期新高。受惠通用型伺服器及AI伺服器客戶需求皆持續強勁,永擎前十個月累計合併營收193.99億元、年增210.97%,穩居歷史新高。
受惠手機市場進入旺季、Wi-Fi 7滲透率提升,宏捷科10月營收重返4億元大關、達4.11億元,月增5.52%、年增62.7%,再度繳出年月雙增佳績,並寫16個月來新高,展望第四季,包括LiDAR、無人機、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模組等新應用產品已陸續小量出貨,看好2026年貢獻還會進一步放大,可望拉高毛利表現,挹注業績成長動能。
受惠手機市場進入旺季、WiFi 7滲透率提升,砷化鎵代工廠宏捷科(8086)10月營收重返4億元大關、達4.11億元,月增5.52%、年增62.7%,再度繳出年月雙增佳績,並改寫16個月來新高,展望第四季,包括LiDAR、無人機太陽能電池模組等新應用產品已陸續小量出貨,看好明年貢獻還會進一步放大,可望拉高毛利表現,挹注業績成長動能。
砷化鎵射頻元件廠宏捷科(8086)2025年10月合併營收達4.11億元,較9月成長5.51%,年增達62.7%,創下近15個月以來單月新高;宏捷科表示,目前接單動能暢旺,且客戶端庫存偏低,預期可望延續營收成長趨勢,審慎樂觀看待年底前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