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大陸AI晶片龍頭寒武紀17日公布第三季財報顯示,營收暴增逾13倍。淨利潤方面,雖已經連續三季與上年相比轉虧為盈,但較第二季下降17%。
上緯投控(3708)第二季營收19.81億元,年增3%、季增1%,受制匯損衝擊,稅後淨損0.38億元,每股虧損0.35元;上半年營收39.42億元,年增8%,稅後純益縮水至0.15億元,年減90%,EPS僅0.13元。
據《華商韜略》報導,2024年,中國超7000家琴行倒閉,鋼琴年銷量斷崖式下跌至19萬台,相比高峰期直接腰斬。進入2025年,行業透出更多寒意。第一季,大陸國內僅有的兩家鋼琴上市公司業績雙雙暴雷:海倫鋼琴淨虧損968.48萬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154.56%,珠江鋼琴虧損達5168.47萬元,同比下降162.52%。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2024年以來稀土價格逐步築底,2025年稀土板塊已有回暖之勢。上海鋼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氧化鐠釹價格上漲近14%。機構分析稱,稀土行業供需格局有望迎來拐點,未來稀土價格中樞有望持續抬升,稀土磁材企業有望迎來業績、估值雙擊。
在內捲惡性競爭未見觸底下,近期大陸太陽能產業鏈價格維持弱勢運行,反映出業界的減產力道與有效性仍有待提升。大陸太陽能產業協會本周(16日當周)召開的會議主題,仍是關於「限產保價」。知情人士透露,大陸太陽能第三季將遭遇更大力道減產,預計開工比例將季減10%至15%左右。
大陸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12日公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2023年度報告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2023年度報告。
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揭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證交所上市公司合計營收與淨利潤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反觀深圳證交所表現相對低迷,上半年上市公司累計淨利潤為人民幣(下同)4,800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驟降近2成。
大陸房企巨頭萬科企業2024年上半年虧損約人民幣(下同)98.5億元,比7月初公布的盈利警告虧損上限90億元更高,相比2023年同期純利為98億元,每股虧損0.8309元。
大陸A股千金股、白酒龍頭貴州茅台8日公布2024年半年報。得益於銷量增加和價格調整,貴州茅台上半年營利雙增,業績穩定向好。上半年營收年增17.76%至人民幣(下同)819.31億元,淨利潤為416.96億元,年增15.88%。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簡稱中上協)近日公布,2023年陸股全市場5,327家上市公司總營收年增0.86%至人民幣(下同)72.69兆元,合計淨利年減1.57%至5.71兆元。中上協指出,上市公司過去一年整體業績持續修復,內生動能不斷聚集,回報能力穩步提升。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簡稱中上協)近日公布,2023年陸股全市場5,327家上市公司總營收年增0.86%至人民幣(下同)72.69兆元,合計淨利年減1.57%至5.71兆元。中上協指出,上市公司過去一年整體業績持續修復,內生動能不斷聚集,回報能力穩步提升。
冠軍(1806)28日公告董事會通過去年合併財務資訊。不過冠軍同時公告,因未能及時取得在陸轉投資公司的財務資訊,會計師對去年財報表示保留意見。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導,1月28日,「格力2024全球夢想盛典」在珠海舉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在大會上公開宣佈:格力會多拿出2億(人民幣,下同)給員工發年終獎。
揮別疫情,去年大陸民航業持續復甦。相較於2022年動輒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虧損,除了尚未公布的中國東方航空外,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最新的業績預告都顯示去年虧損大幅收窄至約數十億元。吉祥航空、廉航春秋航空則有望實現盈利。
大陸民航業持續復甦,中國國航、南方航空預計去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9億元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35億元至-47億元,相較於2022年超過上百億元的虧損,去年的虧損大幅收窄。廉價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則有望實現盈利。
被美國蘋果公司剔出供應鏈的大陸鏡頭大廠歐菲光,一度因此陷入業績衰退與虧損,但在華為力挺下,歐菲光改為投入華為供應鏈陣營,營運因此起死回生,其A股股價也扶搖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