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抵禦的搜尋結果,共1,906筆
前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周」(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她提到,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交戰規則已改變,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演進,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後三度啟動訪歐行程,10日應邀到德國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蔡英文強調,威權政體在歐洲與亞洲使用的手段很相似,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的重要時刻,交戰的規則已改變,「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而今天是台灣站在民主防線的第一線,明天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台灣準備好與全世界分享經驗,來捍衛民主與區域和平穩定。
國泰金(2882)10月稅後淨利194.4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達942.2億元,每股盈餘達6.16元。子公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續創同期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稅後淨利創同期次高。
立冬節氣一過,意味冬天正式開始,有感於氣溫持續下降,不少人開始準備保暖衣物抵禦寒涼。服飾品牌UNIQLO今(9日)特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快閃活動,只要完成指定任務就可免費領取發熱衣,吸引大量民眾爭搶排隊,不少人也在社群分享擁擠景象,更有人透露自己等了至少1個半小時到2小時才拿到,場面十分壯觀。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歐洲時間7日下午)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抵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應邀出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假歐洲議會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IPAC共同主席、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這歷史性一刻代表國際對臺的支持已來到新的高度。
台南紡織7日於台南仁德區舉行「南紡科技園區TST PARK」首期開發案動土典禮,規劃投資21億元興建一棟廠辦大樓及一棟科技園區管理服務中心,預計工期約兩年。南紡集團總裁侯博明表示,未來這些土地資產興建完成後,暫定保留2成出租,其餘皆會出售,但若全部出售預計可為南紡帶來900億元收益。
川普政府6日將十種礦產列入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產清單,其中包括對電動車、電網和資料中心至關重要的銅,以及用於製造煉鋼焦炭的冶金煤。此外,美總統川普同日在白宮還會見中亞五國領導人,強調確保關鍵礦產供應是美國政府首要任務。
大陸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底,外匯存底規模為3.34兆美元,較9月底增加46.85億美元,漲幅0.14%,外匯存底規模連續第三個月增加。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的黃金儲備連續第12個月增加。
川普政府6日將10種礦產列入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產清單,其中包括對電動車、電網和資料中心至關重要的銅,還包括用於製造煉鋼焦炭的冶金煤。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輩出,其中馬岱因在諸葛亮死後斬殺魏延而名留史冊,然而,完成這場驚心動魄的行動後,這位平北將軍卻離奇消失,正史與野史皆未再提其下落。身為馬超堂弟、蜀漢將領,他的消失並非偶然,據傳劉禪為平息蜀漢內部矛盾,私下命他「蜀國在一日,永不得現身」,這道密令既是保全忠臣之舉,也成為蜀漢歷史上最耐人尋味的懸案之一。
今天(7日)12點05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命理師楊登嵙表示,「冬」有「終」與「凍」之意,象徵萬物收藏、陽氣潛藏、陰氣漸盛,天地進入冬眠養精的時節,立冬期間,他提醒4生肖小心健康,儘量順應自然、調整作息,為來春蓄積能量。
荷蘭3日將目前正在羅馬尼亞部署、做為訓練用機的18架F-16戰機,正式移交羅軍使用,鞏固該國「歐洲F-16訓練中心」(EFTC)的培訓能量,助烏克蘭持續強化空防戰力,抵禦俄軍飛彈與無人機威脅。
兩年一度的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於11月7日起假台北世貿一館連三天盛大展開,臺灣銀行秉持「金融轉動美好生活」核心價值,將以「智慧領航 永續遠航」為主軸,展出金融創新成果。
針對大陸可能犯台,美國企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庫伯撰文示警,單純建立嚇阻能力恐怕不夠,台灣抵禦解放軍第一波侵略是必要的卻不夠,美國若想嚇阻大陸,就必須說服北京,華府還有另一套結束戰爭的計畫,需要讓大陸明白美國能祭出懲罰手段,讓其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懲罰的威脅才是美國的最終王牌。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對南韓李在明政府提高國防支出的計畫表達肯定之意,並證實駐韓美軍可能承擔抵禦「區域威脅」的任務。
近日東京都政府(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發行全球首支經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認證的「氣候韌性債券」(Resilience Bond),規模達3億歐元(約106億台幣),此募款將用於加強東京的防洪、海岸防護和災害風險基礎建設。
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自9月24日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暫扣令(WRO)後,第四季營運明顯承壓。法人分析指出,受部分出口美國產品遭暫時扣留影響,加上歐美市場需求復甦力道不如預期,巨大短線營收恐出現季減,今年全年營運動能轉趨保守。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全球供應過剩風險增溫。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自3月起加快充實石油儲備,2025年前9個月每天進口超過1,100萬桶石油。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加速儲備不僅應對能源供應中斷風險,且有助全球油價回穩。
全球進入降息循環之際,新興市場債再度站上資金焦點。三大法人機構指出,高殖利率、美元走弱、基本面改善與寬鬆政策環境,共同構築新興債後市的良性循環,預期將持續吸引全球資金回流,成為投資組合中具攻守兼備的核心資產。
中國歷史上名將輩出,但真正達到「功高震主」、既能建功立業又險些威脅皇權的將領卻少之又少。《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從戰國至宋代,這類名將既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也因功高而面臨皇帝猜忌,他們的故事充分展示了「立功易,保身難」的歷史現實。以下為歷史上5位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