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擬上市企業的搜尋結果,共14筆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5日消息,據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紀檢監察組與浙江省台州市監委對上海證券交易所前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國群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決定以董國群安排他人充當白手套等行為嚴重違紀違法,給予開除中共黨籍、開除政務「雙開」處分。
為進一步強化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的管理,維護資本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大陸證監會6日公布「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監管規定(試行)」,不僅將離職人員的入股禁止期最長延期到10年,且範圍更擴大大到親屬。
澎湃新聞報導,為進一步加強系統離職人員(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的管理,維護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大陸證監會6日發布《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監管規定(試行)》(《離職人員監管規定》)。拉長系統離職人員(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的禁止期至10年。
大陸A股首次公開募股(IPO)全線重啟兩個多月,交易所正在多重手段嚴把「入口關」,北交所進一步劃定審核紅線。
大陸加強IPO審核下,企業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數量遽增,對證券業界產生衝擊。這一波的擬上市企業撤單潮,使得大陸52家保薦機構,合計636位保薦代表人形同「做白工」。另一方面,Choice數據顯示,年內已經有8,000多位從業人員離開證券業。截至7月8日,大陸證券業從業人員總數為34.38萬人。
大陸證監會公布徵求意見稿顯示,擬延長發行監管崗位和會管幹部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禁止期,從離職後3年拉長至10年,同時,將從嚴審核的範圍從離職人員本人擴大至離職人員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
龍年春節前夕,大陸股市在官方強力護盤下止跌反彈,漲勢延續到節後開紅盤。更重要的是,中共中央7日決定,任命以強力監管聞名的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接替易會滿,出任大陸證監會主席。當陸股大跌、市場信心渙散之際,吳清如何重振陸股,備受關注。
大陸證監會表示,將構建「穿透式」線索篩查體系,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行為進行精準識別、嚴厲打擊;進一步加大對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大股東違規佔用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中國證監會主要領導2月7日調整。新任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春節前上任。春節假期結束後,2月18日至19日,證監會召開十餘場座談會,吳清和領導班子成員分別主持了會議,覆蓋各類市場參與主體。《上海證券報》引述市場人士分析,密集召開座談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表明瞭證監會認真傾聽、尊重市場、尊重各類投資者的態度,希望更大程度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促共建,推動資本市場發展。
在大陸中央支持下,2021年9月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其首次公開發行(IPO)市場出現新變化。2024年第一個月結束後,北交所當月IPO終止家數創下過往單月新高。
中國證監會8月底提出階段性收緊首次公開募股(IPO)節奏,同時加大對IPO的審核和監管。據統計,今年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IPO申請,前10個月A股IPO融資規模更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0%。
大陸提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後,A股IPO降溫態勢明顯。截至目前為止,A股年內共終止約200家企業發行上市審核,其中逾8成企業為主動撤回申請。對此,大陸官媒指出,「一查就撤」暴露出部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存在「帶病闖關」心態。
今年11月份,大陸又有多家擬首次公開募股(IPO)企業相繼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交易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大陸《經濟日報》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內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IPO,「無論是從終止數量還是融資規模來看,A股IPO降溫態勢明顯。」
大陸A股IPO按下「A股IPO階段性收緊 年內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上市」,11月又有多家擬IPO企業陸續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又或是交易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統計至今,年內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IPO。無論是從終止數量還是融資規模來看,都凸顯A股IPO降溫態勢明顯。另據同花順iFinD統計,前10月A股IPO融資規模約335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下降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