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大選研中心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柯文哲8日在羈押1年後以7千萬元交保出獄。這不只是司法的轉折,更是政治的炸點。對台灣政局而言,柯的回歸不單是個人命運的翻轉,而是讓在野重新面對「合作或毀滅」的最後抉擇。
柯文哲8日在羈押1年後,以7千萬元交保出獄。這不只是司法的轉折,更是政治的炸點。對台灣政局而言,柯的回歸不單是個人命運的翻轉,而是讓在野重新面對「合作或毀滅」的最後抉擇。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近日公布最新政黨認同調查結果,根據2025年6月資料顯示,台灣主要的三大政黨,民進黨目前的支持度為31.6%,仍居各主要政黨之首;國民黨則為18.9%,台灣民眾黨則獲得10.6%支持,但仍有高達38.2%的受訪者屬於「中立無反應」,顯示台灣選民在政黨認同上的流動性與觀望態度依舊明顯。
國防安全研究院今發布國防與外交政策民調結果,國防院執行長李文忠說,民調顯示台灣不同黨派支持者,對中理解、看法差異甚大,政府可參考二戰後多國組成聯合政府的做法,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並分享權力,以化解分歧達成共識;他也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7年為了順利4度執政,可能採取強硬手段,以對外宣示態度。
大陸自1979年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示和平統一方針,迄今堅持不變,但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兩岸關係發展顯然與「和平」背道而馳。如果心靈契合是大陸追求統一的終極目標,那麼,我們應從上善若水的思維看待兩岸關係的磕磕碰碰。
大陸自1979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示和平統一方針,迄今堅持不變,但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兩岸關係發展顯然與「和平」背道而馳。如果心靈契合是大陸追求統一的終極目標,那麼,我們應從上善若水的思維看待兩岸關係的磕磕碰碰。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陳佩琪近期接連爆發政治獻金爭議、京華城案、豪宅案等爭議。針對柯文哲若崩盤,小草會去哪?前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分析認為,當小草失望離開白營,最可能的選項,其實是轉回隱性選民。也就是說,不支持白營,但同樣不支持藍綠。
最近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被綠營及其側翼在網路上霸凌,只因為她在微信發文稱「麟洋配」是「中國人的驕傲」,而此事件也再度燃起國內認同問題的爭議。
最近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被綠營及其側翼在網路上霸凌,只因為她在微信發文稱「麟洋配」是「中國人的驕傲」,而此事件也再度燃起國內認同問題的爭議。
日前陸委會委託政大選研中心進行兩岸政策民調,意外曝光政黨支持度,民進黨35.4%、國民黨19.6%,民眾黨則慘跌至6.2%。雖在美麗島電子報7月底公布的民調中,仍有31.6%的受訪者對民眾黨有好感,只輸國民黨不到1%,但問題是台北市民對民眾黨的反感度達62.6%,好感度只剩下23%。
賴清德總統上任迄今,整體而言,並無令人耳目一新的政策規畫或推出重大民生措施,有的盡是各種政治性的言論和權力鬥爭的爭議,乃至紛擾不斷的朝野對抗與僵持。而從最新民調來看,無論是賴總統個人或民進黨的支持度,迄今卻有相當不錯的評價,這種結果難免令在野黨與其支持者感到氣餒與迷惘。
賴清德總統上任迄今,整體而言,並無令人耳目一新的政策規畫或推出重大民生措施,有的盡是各種政治性的言論和權力鬥爭的爭議,乃至紛擾不斷的朝野對抗與僵持。而從最新民調來看,無論是賴總統個人或民進黨的支持度,迄今卻有相當不錯的評價,這種結果難免令在野黨與其支持者感到氣餒與迷惘。
關於政治大學選研中心「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的民調,前立委郭正亮認為,這項民調影響了民進黨、國民黨,甚至影響了中國大陸,但這項民調是錯的!應該要走出「台灣人認同的神話」,也誠心建議政大選研中心重新做民調。
前總統馬英九宣布4月1日出發訪陸11天,馬辦將此行定位為「和平之旅」,並表態希望與「老朋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國台辦對馬此行也表示歡迎。對此,前立委郭正亮透露,聽說是有在安排馬習二會,他認為馬應該要跟習近平講自己希望能做甚麼、分享對習近平涉台計畫的看法,台灣要把握習近平任期處理兩岸問題,因為習是最懂台灣的和統派,未來換領導人跟台灣就沒有情感淵源。
藍白兩黨於15日召開政黨協商,將綜合外界民調及藍白提供內參民調決定2024總統候選人組合,結果將在明(18)日公布。對此,《中時新聞網》就整理了ETtoday新聞雲、鏡新聞、台灣競爭力論壇、好好聽文創傳媒公布的最新民調,總計最後侯柯獲得3點、柯侯獲得1點,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