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治暗殺的搜尋結果,共19筆
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州遭暗殺身亡,震驚全美。事件發生後,社會輿論急遽升溫,政治、文化與安全局勢更顯動盪。觀察人士警告,當前四大趨勢顯示,美國可能正陷入1968年以來最嚴重的政治暴力危機。
與美國總統川普關係密切的保守派網紅名嘴柯克,10日在猶他州校園戶外開講中途遭槍擊身亡,震撼全美。川普12日在媒體訪問過程親口證實「凶嫌就逮」。聯邦調查局(FBI)、猶他州府隨後公布凶嫌身分背景並更新案情進度,凶嫌是猶他州22歲男子羅賓森,家人稱他曾批評柯克「散播仇恨」。
美國再傳政治人物遭槍殺慘案,保守派政治新星柯克(Charlie Kirk)10日在猶他谷大學公共辯論會中,遭槍手從約183公尺外的屋頂開槍命中不幸身亡,享年31歲,令人震驚。美國跨黨派政要皆譴責此暴行,總統川普感嘆這是美國的黑暗時刻,並矢言揪出那些助長政治暴力的激進左派份子,稍後並表示將追授柯克自由勳章。。
在美國總統川普重要盟友保守派活動家柯克(Charlie Kirk)遭槍殺身亡後,猶他州州長柯克斯(Spencer Cox)周三說,一名「嫌犯」已被羈押。柯克斯強調:「調查正在進行,但不管是誰幹了這事,我現在都要明明白白地說:我們會找到你,我們會審判你,我們會依法追究你的責任到底。」當局說,這名嫌犯目前正在接受訊問。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壇盟友、美國保守派政治評論員柯克今天在猶他谷大學一場活動中遭到槍擊身亡,美國聯邦調查局指稱,嫌疑人已被拘留。猶他州州長史賓塞·考克斯明確表示,他認為這起案件是「政治暗殺」。案發後,川普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證實柯克死訊,並向家屬致哀。川普並發文:「為紀念柯克,一位真正偉大的美國愛國者,我命令全美所有國旗降半旗,直至週日晚上 6 點。」
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便處於戰爭與安全威脅的壓力之下,使得國家領導人與軍人的關係非常深厚,更有多幾位是軍旅出身,甚至親身參與戰鬥行動。這些歷任總理的軍事經歷,不僅形塑了他們的領導風格,也對以色列的國防政策與反恐作為產生深遠影響。
美軍21日晚間對伊朗三處核設施展開空襲,伊朗隨即揚言報復並宣布國會通過封鎖荷姆茲海峽,引發全球關注。面對不確定性升高的地緣風險,投資人應如何因應?專家建議掌握戰爭陰影下的資產操作節奏,靈活布局、趨吉避凶,反而有機會於震盪中尋找獲利契機。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貪風暴陷入押人取供疑雲,因政治獻金及助理費案遭檢調搜索,今年2月沒有證據卻已搶先開辦,林岱樺在媒體前大聲疾呼「司法干預初選」,檢方日前再度搜索並帶回服務處主任周忠信等五人,如此手法顯然企圖影響選舉。助理費案表面看似司法問題,實際牽涉暗潮洶湧的高雄市長黨內初選,至今派系鬥爭權力交鋒,林岱樺深陷綠營內鬥的修羅場,賴清德應責無旁貸。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孫子施洛斯伯格(Jack Schlossberg)近日公開批評CNN報導甘迺迪遇刺案機密文件釋出,怒斥此舉「愚蠢至極」,並指責媒體不應浪費時間在此議題上,而應聚焦於真正重要的新聞。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去(2024)年12月突襲維吉尼亞州一處農場時,在一名男子家中搜出超過150枚自製管狀炸彈,破FBI歷史紀錄。值得注意的是,該名男子平常會練習打靶,目標竟是美國總統拜登的照片,他也支持槍擊副總統賀錦麗。
美國前總統川普獲得共和黨提名角逐年底總統大選,前副總統呂秀蓮指出,若川普當選對台灣弊會更多,然而台灣真正可貴的是「價值」,現在朝野應思考,如何讓川普團隊理解,談論台灣時不只是論斤論兩,而是有價值,而即使面對兩岸,大陸的分量之大,猶如總統辦公桌,台灣也應該成為其簽下重要決策的「筆尖」。
美國前總統川普致勝獲得共和黨提名角逐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前副總統呂秀蓮今(19日)指出,川普是唯物主義者,然而台灣真正可貴的是「價值」,現在朝野應思考如何讓川普團隊明白台灣不僅僅是利益,而是彰顯自身價值,即使面對大如總統辦公桌的中國大陸,也應該成為簽下重要決策的「筆尖」。
美國前總統川普13日不幸遭槍擊,這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暴力,當然應當嚴厲譴責。川普是政治暴力的受害者,霎時獲得廣大同情,他當下機警、英勇而威武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對其選情提振頗有助益,這次政治暗殺對他重返白宮應是利大於弊。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州造勢活動中躲過刺殺,許多學者、政治觀察家與媒體都認為此一事件將對現任總統拜登選情不利。不過,美國政治史上對總統與其候選人的政治暗殺事件雖然相當頻繁,但回顧歷史資料, 參選人或其政黨獲得的選票受到刺殺案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雖然一般認為遇刺者會獲得更多同情票,但對手陣營也同樣會因此激發危機感。證之於美國總統大選歷史,政治暗殺會激化選情,但幾乎不可能就此讓候選人反敗為勝。
在5月底解放軍進行針對台灣近乎封鎖式的大規模演習之後,中菲在南海的情勢會因中國大陸新的海警執法規定,讓衝突再度升高?國際政治與戰略專家們愈來愈擔心,中菲的磨擦很可能在6月中旬後出現關鍵性事件,以致觸動《美菲共同防禦約》引起中美衝突;萬一如此,台海也將被捲入,太平洋周邊國家與西方的北約組織,都會像夢遊般地,被帶進一場類似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場景。
斯洛伐克總理費科周三(15日)在中部城市遭人當街近距離開槍胸腹重傷,經過長達5小時大手術暫且撿回一命。這是歐洲20多年來首度發生針對政治領袖的重大暗殺行動,引發國際社會譴責。凶嫌向警方供稱因為不認同政府與改革政策而犯案。斯洛伐克在費科主政之下,內政外交近期均處於激烈分歧狀態。分析家認為,這起政治暗殺顯示整個歐陸政治氣氛日益激烈且走向兩極化。
斯洛伐克總理費科(Robert Fico)15日疑似是因為政治暗殺,遭槍手連開五槍,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雖然他一度傳出生命垂危,但副總理塔拉巴(Tomas Taraba)透露,費科目前沒有生命危險。
斯洛伐克總理費科周三(15日)遇刺身中多槍,生命垂危。該國內政部表示,費科接受手術逾3個小時,仍然性命垂危,並指這是政治動機的暗殺。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副首領在貝魯特遇襲喪命後,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和以色列軍方都發布了聲明,但似乎都在暗示這兩個死敵無意讓以哈戰爭從加薩走廊向外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