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住民媽媽的搜尋結果,共21筆
為響應聯合國2000年12月18日訂定「國際移民日」苗栗縣政府9日舉辦一系列融合異國風情與多元文化的慶祝活動,除了表揚新住民模範、推廣各國美食、宣導新住民權益,並由苗栗各新住民媽媽展現各國多元文化表演,體現苗栗縣在文化融合上的熱忱與活力。
桃園市瑞慶社區發展協會位於桃園首善之區藝文特區,經濟條件佳,但也有不少老農、新住民。社區為協助生計,推出特色料理,像是湖南刀豆製成辣椒醬銷量火爆;將醜蔬果烹調成有1主3配菜、僅賣65元的「扶光便當」,更是在預購就秒殺;大獲好評的長輩職訓課程,更讓他們找到人生新目標。
嘉義市城隍廟慈善會第12屆「清寒孝親獎楷模助學金」,18日表揚71位逆境天使,阿嬤養大的民生國中黃宥凱克服身心障礙成為特教「資優生」,單親家庭新住民之子東吳高職李家綺打工賺補貼家用並堅持學舞的夢想,孝心孝行令人感動。
由內政部移民署與三立電視台共同製作的《我們一家人 閃耀新家園》節目,將走訪臺灣368個鄉鎮,更遠赴澎湖、馬祖等離島,紀錄每一個新住民與臺灣土地的親密情感,分享他們感動和努力,讓更多新住民故事被社會看見,每週日下午3點首播《我們一家人 閃耀新家園》節目,也於每日三立新聞台整點新聞播出《我們一家人 閃耀新家園》專題,記得準時收看!
在移工長年默默支撐台灣社會的背後,來自家鄉的牽掛與思念卻往往被忽略。兆豐投信攜手勵馨基金會,近日於桃園移住者服務中心,舉辦「響應愛心 募資活動」,不僅提供生活物資,還深入了解弱勢家庭與女性移工的困境,透過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溫暖。
為促進新住民家庭融合在地生活,並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互動,金門縣政府特別舉辦「舌尖上的家郷味」親子共學活動,邀請新住民家庭一同體驗印尼家鄉料理的魅力。活動特別邀請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媽媽擔任講師,帶領親子學習製作道地的印尼料理燒麥(SIO MAY),現場香氣四溢,洋溢著溫馨與歡笑。
一名行事低調的女士捐2500顆、每顆要價65元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賣的古早味粽子給雲林家扶中心,今(19日)低溫宅配公司今運抵雲林家扶,粽子堆起來像山,十分壯觀,家扶中心也舉行捐贈儀式,但捐贈者未出席。捐贈者四年來陸續捐過榴槤、水蜜桃、年菜、粽子,但從來沒出現過。
為協助待業民眾提升就業能力,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辦理「委外失業者職前訓練計畫」,今年共規畫工業、美容造型、商業類、資訊與觀光餐旅等多元領域課程達92班。其中當了逾10年家庭主婦的新住民小琪參加了美甲職訓,考取證照、精進技術後,順利開設美甲工作室,實現職涯轉型。
為表彰母親長年來對家庭與社會的無私奉獻,大園區公所與大園社區婦女協會攜手於4日,在桃園喜來登酒店舉辦「114年度模範母親表揚活動」,由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大園區區長余誌松、立法委員涂權吉、市議員徐其萬、游吾和等貴賓親臨頒獎,向每一位受表揚模範母親獻上最深的敬意與祝福。
台南仁德今年母親節前夕有一場別開生面的弘揚孝道三部曲活動,開放100組家庭參與,邀子女為媽媽或長輩沐足、奉茶體現天倫樂,主辦單位著眼於台南新住民人口達3.6萬人,首邀新住民共襄盛舉,今天安排子女為媽媽洗腳,2歲娃被安排拿毛巾幫媽媽洗腳,卻自顧自赤腳玩起水來,逗樂大家;越南媽媽母親節心願則盼政府著重「新二代」教育與就業議題。
宜蘭縣孝親尊師聯盟歷年來多在母親節當日舉行「甲父母洗腳」孝親活動,今年5月11日上午8時預定在宜蘭運動公園擴大舉辦,將邀請1000對家庭共襄盛舉,總計約有4000人以上蒞臨現場,孝親聯盟誠邀大眾共同支持響應此一意義深遠的孝親活動。新住民媽媽來台30年,今天第一次讓女兒洗腳,不禁感動落淚。
在醫院真的能看到人生百態,一名急診室護理人員日前表示,看到一名新住民媽媽的6歲小孩,在媽媽急救無效死亡後,小孩拿著餅乾分送給醫護,感謝他們救媽媽,讓他感到心酸,貼文PO出後,網友們看了也很難過「希望小孩能平安長大」。
台中市就讀五專護理科系的小雯一家5口,母親是重度身心障礙患者,父親從事臨時工養家,不料年初查出罹患肝癌,經台灣世界展望會志工陪伴關心、提供扶助金與物資,助一家不被意外擊垮;世界展望會在中彰投雲嘉關懷1萬3970名兒少,即日起至明年2月28日發起紅包傳愛籌募經費,尚有約1300萬元缺口急待協助。
新北市立圖書館「新住民公益故事團」12位來自印尼、緬甸、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新住民媽媽,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國際移民日,將家鄉道地美食變成故事劇,透過生動有趣的戲劇演出,帶大家認識東南亞料理的小故事,同時輕鬆學習東南亞飲食相關單字,擴展學童飲食文化的國際視野。
新住民女性嫁到台灣,除了克服思鄉之情,還需面對在台灣生活的各種挑戰,近年政府推動新南向新住民文化融合,台南有一群越南女孩,為創造更多新住民姐妹與社區連結機會,成立「台南市新向陽協會」,爭取經費在農村社區分享母國文化飲食,今年更在後壁區成立交流據點「越家莊」,讓民眾品嘗越南美食、體驗越南傳統服飾,盼讓台越文化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高雄市鳳山區80歲老翁陳吉雄為維持家庭生活開銷及扶養就讀大學三年級的孫子,不辭辛勞每天半夜出門工作,20年來不間斷;另旗山區越南籍新住民黃玉娟,不顧家人反對嫁來台灣,成為7個女兒的媽媽,並育有一子,因先生受傷,一人扛起生活重擔,北高雄家扶中心將她們努力的故事,視為自強家庭楷模,12月8日將給予表揚。
亞洲美食天王陳鴻、鄭朝方市長22日出席竹北市公所舉辦的「2024竹北多元文化午茶節」啟動記者會,邀民眾共同參與午茶節活動,了解多元文化。師奶殺手陳鴻一現身,讓現場的婆婆媽媽為之瘋狂,爭相合照,還有很多新住民媽媽都說,她們剛來台時就是《阿鴻上菜》的鐵粉,很興奮可以看到阿鴻本尊。
母親節前夕,台東縣紫萱草關懷協會與新心好客關懷協會聯合舉辦慶祝活動,身障學員台上高歌獲獎,印尼籍單親媽媽謝阿惠驕傲感動,不禁哽咽訴說與多重障礙兒子「面對挑戰,永不放棄」的故事,令人動容。
康和證(6016)為落實公平待客與擴大推廣金融教育,新增製作越南語、簡體中文等開戶說明書,以服務在台新住民開立證券交易帳戶,並宣導正確投資理財觀念,協助了解台股市場特性、注意投資風險與如何防範金融投資詐騙等。提供享有公平、合理、便利的金融服務。
佛光山金光明寺於21日舉辦寒冬送暖音樂饗宴,邀請板、土、三、鶯、樹、新及北海岸等約1200戶弱勢家庭參加,由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和社會局長李美珍和多位議員、區長、里長、校長等出席參加,感謝寺方為家戶寒冬送暖。除聆賞東西方國際級音樂饗宴外,更由慈悲基金會致贈每戶福田金2千元及物資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