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團隊入主的搜尋結果,共17筆
工業槍釘大廠駿吉-KY(1591)在新團隊入主後展開營運轉型,布局切入記憶體和半導體設備,宣布,今(11)日宣布旗下台灣駿吉科技完成DDR4 1GB x8與512Mb x16記憶體產品開發,並已接獲客戶預付款,預計自2026年首季起陸續啟動交貨。
工業槍釘大廠駿吉控股-KY(1591)新團隊入主後,首次正式亮相,董事長胡德立宣示將切入半導體設備,自有技術以「晶片導入設備」的商業模式,從成熟製程的電子束、曝光機、晶圓雷射切割機開始出發,力拼明年第一季開始出貨。
工業槍釘大廠駿吉-KY(1591)在新團隊入主後展開營運轉型,布局切入記憶體和半導體設備,公司預期DDR4記憶體可望在第四季、半導體測試設備力拚明年首季出貨,投影曝光機和晶圓雷射切割機亦於明年起陸續出貨,加上重振原有釘槍業務,力拚2026年營運轉盈。
美國準總統川普20日即將帶領新團隊入主白宮,獲提名財政部長的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談及中國經濟時表示,中國經濟即使沒有陷入蕭條,也已步入衰退,且尋求以出口擺脫困境,而非就內部再平衡的當務之急優先處理。他將著手推動中國履行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裡,須達成的美中首階段貿易協議。
電動巴士製造商凱勝綠能(2246)在以董事長孫正強為首的新經營團隊主導下,營運轉骨,未來除持續耕耘電動運具相關領域,並準備進一步發展電動貨車、堆高機、高爾夫球車、電動二輪及充電樁製造與銷售,擴大營運範圍。
長達23年未配發股利的大同,據悉「芙蓉大樓」上周完成過戶,預估72億元處分利益認列,原本特別盈餘公積虧損轉正,得以配發股利,加上日前決議處分北市復興南路千坪精華地,如能於今年內順利處分並完成交易,大同董事長王光祥表示,今年下半年的配息有機會從3元起跳,新團隊入主近四年來終於兌現發股利給股東的承諾。
泰谷(3339)提前改選董事,新任董事名單出爐,億光(2393)淡出經營權,市場傳新團隊具半導體產業背景,因泰谷擁有現成污染設備執照,成為新團隊垂詢標的,在董事全面改選之下,泰谷經營權宣告易主,新任總經理由立鑽工業總經理黃國杰取代葉寅夫。
大同(2371)31日舉行股東常會,大同董事長王光祥為過去長年未能配息表達歉意,並表示,大同已擺脫過去包袱,新團隊接下了200多億特別公積虧損,在日前成功出售「芙蓉大樓」有72億元利益認列,9月底完成過戶後待會計師結算,今年累虧可以彌補完成,如果今年來不及發放股利,明年會加倍發放,並有信心未來年年發股利。
大同22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沈柏延以易經「升卦」變「泰卦」,來形容大同經營易手一千天,從小樹成長到大樹的過程,他指出,六個事業群每個事業群面對的商機都在成長,重電和新能源是大同成長的雙引擎,重電事業今年營收成長目標25%。
大同22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沈柏延以易經「升卦」變「泰卦」,來形容大同經營易手的一千天,從小樹成長到大樹的過程,他指出,六個事業群每個事業群面對的商機都在成長,重電和新能源是大同成長的雙引擎,重電事業今年營收成長目標25%。
大同(2371)15日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108.2億元、年減2.7%,稅後純益6.42億元、年增41.5%,EPS達0.28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2元,為新團隊入主大同後的連續第12個季度獲利。
大同董事會11日公布財報,去年每股純益1.13元,遜於前年度因華映宣告破產而有回沖利益的4.02元,董事會也通過將處分「芙蓉大樓」持有產權。大同表示,透過「策略性活化資產」,有信心在今年補足累虧,明年發放股利。
連鎖餐飲集團御頂(3522)今(16)日應邀召開法說,董事長孫正強表示將啟動2.0轉型計畫,以餐飲、旅遊、飯店管理事業作為營運三大支柱,打造觀光綜合平台。隨著既有宴會事業營運績效提升、新事業體下半年陸續導入挹注,目標2024年營收倍增,帶動營運轉虧為盈。
上市品牌皇普建設(2528.TW)在董事長蘇永平的率領下,企業穩步走向高峰,引入科技工法管理、建築美學,讓品牌知名度走向高階市場;更積極扶植本土的設計量能,邀請臺藝大、北科大、銘傳大學、萬能科大,四所大專院校共襄盛舉,盛大舉辦「明日設計家」設計競賽。建設品牌走入校園,產學合作引發熱烈迴響,從超過百件的初選到二十組菁英入圍;以嶄新思維與創意構思,開啟學界與業界的交流,滋養新一代的設計量能。
大同(2371)經過近四個多月來下跌,16日開盤買盤湧入走強,終場收38.8元,上漲1.9元,成交3.1萬張,創近二個月來最大量。自7月初創57.6元高點後盤跌,近四個月波段跌幅逾3成,11月以來築底反彈,16日長紅K棒重新站回月線,KD指標開口向上,短線翻多,三大法人外資、投信持續站賣方,不過自營商加碼1,109張。
疫後觀光商機爆發,連虧八年的台鋼燦星(2719),前三季稅後純益1,045萬元,正式轉虧為盈,前十月營收8.68億元,為四年新高,全年營收看俏,可望成為新團隊入主之後的「獲利元年」,2024年將鎖定日本市場,採取「包機為主、包銷為實」的策略,除了深度經營泰國曼谷和普吉島,也將放眼大陸觀光旅遊市場,布局歐美長程線,拉升營收。
疫後國內外觀光商機爆發,連虧8年的台鋼燦星(2719),今年前三季淨利1,045萬元,正式轉虧為盈,今年前十月營收抵達8.68億元的四年新高,全年營收看俏,可望成為新團隊入主之後的「獲利元年」,明年將鎖定日本市場,採取「包機為主、包銷為實」的策略,除了深度經營泰國曼谷和普吉島,也將放眼大陸觀光旅遊市場,佈局歐美長程線,拉升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