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新竹生醫園區的搜尋結果,共22

  • 余忠仁愛重訓、TRX 每周運動90分鐘

    余忠仁愛重訓、TRX 每周運動90分鐘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余忠仁,不僅是胸腔科、重症醫療專家,私下也是一名運動好手。他挺過SARS、新冠疫情,幫助過重症患者解決疑難雜症,但高壓的生活並沒有壓垮他。雖然公務繁忙,但每周都要求自己至少運動90分鐘,重訓、TRX都是他的熱愛項目,平日則靠走動,維持活動量。賴清德總統推動健康台灣的其中一項目標,是2030年增加141萬身體活動人口,他也勉勵民眾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 政府債務的四本帳

    政府債務的四本帳

     近日為了中央刪地方補助款,朝野吵成一團,究其原因就是三年來中央政府歲出擴張已成慣性,忽然不能如同往年一樣快速擴張,不太習慣,於是引爆了中央、地方的搶錢大戰。

  • 啟新生 營收續戰雙位數增

     台灣最大微生物通路商啟新生技(7837),挾富爸爸保瑞(6472)、醫揚(6569)入股投資的光環,將於28日登錄興櫃,進入資本市場。啟新生董事長暨總經理蔡岳廷26日在法說會中表示,啟新生將積極扮演台灣生技醫藥供應鏈的角色,今年目標營收維持雙位數增長。

  • 生技中心南部辦公室揭牌 生技董座:來得慢總比沒來好

    生技中心南部辦公室揭牌 生技董座:來得慢總比沒來好

    為強化南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與區域平衡,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進駐台南沙崙成立南部辦公室,宣告生技中心由北向南擴展,推動南台灣智慧健康產業發展新篇章。億載會會長、生展生技董座陳威仁說,南部坐擁40幾家製藥廠,生技中心落腳台南,「你們來,對我們幫助很大,來得慢了點,但總比沒來得好!」

  • 努力8年 陽明終在宜蘭圓夢

    努力8年 陽明終在宜蘭圓夢

     前言:陽明創校時,以榮總系統作為教學醫院和訓練醫院,也在第一年參加大專聯考時以此為號召,一舉就成為醫科拔尖學子的第二志願,並為臺灣偏鄉醫療作出貢獻。 然而,一直沒有自己的附設醫院,是所有陽明師生和校友心中的痛。從韓韶華校長開始便積極與臺北榮總洽談,討論榮總作為陽明附設醫院,但是基於許多主客觀因素,這個構想歷經幾任校長的努力,卻始終功敗垂成。 吳妍華說:「臺大、成大有醫院的收入,私立的醫學大學所屬醫院,也有經費回饋大學。陽明沒有附設醫院,學校經營必須省吃儉用,陽明的辛苦一言難盡。」 因此,她接任校長的「政見」之一,就是要幫陽明爭取附設醫院,她很清楚,這是需要長期奮鬥的目標,在找到附設醫院之前,她先積極進行與外部醫院的結盟與合作,包括效法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波士頓地區醫院的合作模式,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結盟,簽訂一個全面性的教學醫院合約。 為什麼已有榮總作為教學醫院,還要爭取附設醫院?吳妍華指出,創校以來,很感謝臺北榮總為陽明培養很好的臨床人才,但因為北榮只是教學合作醫院,也收他校醫科實習生,陽明學生在榮總沒有特別待遇,出路也受限;其二是,陽明是國內唯一沒有附設醫院的國立醫學院,對實習、臨床教學研究及醫院領導人才培育等方面,與擁有醫學中心的臺大和成大比,相對處於弱勢;第三,沒有附設醫院,教育部就不會編列相對應的預算,陽明醫科生的資源就比較少。 因此,吳妍華擔任校長之後,念茲在茲的就是一定要為陽明爭取到附設醫院。

  • 藥華藥斥資51億元竹北廠上樑 2026年量產銷售

    藥華藥斥資51億元竹北廠上樑 2026年量產銷售

    因應全球市場對藥華醫藥自行研發Ropeg的需求,新增產線、擴建新廠的規劃已進行數年,2022年在董事會的支持下,決議斥資51億元興建竹北廠,及17億元興建后里廠以擴大產能;藥華醫藥6日在董事長詹青柳、執行長林國鐘、總經理黃正谷帶領下舉行竹北廠上樑典禮,預計2025年底完工,進行試量產、製程確效、完成FDA 查廠等程序後,2026年正式量產銷售,預估可供應超過10萬名病患。

  • 台大投入28億開發竹北校區 打造產學研結合園地

    台大投入28億開發竹北校區 打造產學研結合園地

    台大竹北校區開發延宕20年,近期終於有動作,13日舉行「竹北校區新型創新創業啟動典禮」,正式宣告竹北校區的新啟動,推動新型創新創業計畫,打造連結地方產業與全球視野的創新樞紐,引領校園新創浪潮。竹北校區將分階段推進基礎建設,台大校長陳文章介紹初期將投入18億元優化現有碧禎館、新建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以及會館暨生活服務設施,提供科研與生活支持。另外還有10億台大校友基金創投管理公司將登記,初期共28億資金確定進駐。

  • AI成印鈔機!竹科上半年營收「雙位數」成長

    AI成印鈔機!竹科上半年營收「雙位數」成長

    隨著全球景氣復甦、通脹緩解及AI新技術帶動,竹科今(2024)上半年穩健成長,主要領頭羊產業積體電路、電腦及周邊等,均達到雙位數成長,係因先進製程封裝、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等,驅動半導體高階晶片訂單需求,加速終端產品出貨量。竹科今(2024)上半年整體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0.46%,就業人數新增近千人達176,410人,廠商入區登記家數已達577家,顯見竹科在強大半導體供應鏈和產業集群效應下,成為許多創新企業擴大規模及設立研發中心首選,持續鞏固全球半導體生態系核心地位。

  • 新竹生醫園區第三大樓 啟用

     生技業重磅聚落新竹生醫園區12日宣布,第三生技大樓啟用,該大樓以新藥委託開發製造及細胞醫療業者為主,在廠商爭相卡位中,廠房申租率已逾95%,近來最具熱門話題的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和海外布局進入收成的台寶生醫將率先進駐。

  • 陳揆視察竹縣 楊文科為台知、科3請命

    陳揆視察竹縣 楊文科為台知、科3請命

     行政院長陳建仁畢業前趴趴走,12日視察新竹縣高鐵橋下聯絡道,並參加新竹生醫園區第3生技大樓啟用典禮。陳建仁對改善成果表達感謝,在中央地方團結攜手合作下,讓國家建設不斷向前推進。

  • 生醫第3生技大樓啟用 申租率已達95%

    生醫第3生技大樓啟用 申租率已達95%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於12日舉行新竹生醫園區第3生技大樓啟用典禮,行政院陳建仁院長等人參與,見證新竹生醫園區發展的里程碑。近年來生醫園區廠房供不應求,該大樓的啟用,可望為園區生醫產業聚落成長注入新動能。陳建仁表示生醫的本質是人文關懷,在生醫帶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對人類發展做出貢獻,政府會做產業的靠山,引導台灣成為溫暖堅韌、生醫產業蓬勃的國家。

  • 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啟用 布局再生醫療、精準醫療等領域

    為園區生醫產業聚落成長注入新動能!國科會12日舉行新竹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啟用典禮。國科會指出,啟用後可提供100坪、200坪、300坪不同坪數大小共50個單元廠房出租,目前廠商反應熱絡,廠房申租率已達95%以上,以新藥委託開發製造及細胞醫療業者為主。

  • 新竹生醫園區夯 第三生技大樓申租率95%

     總樓地板面積2萬坪的新竹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完工招租,業者搶租熱烈,50個單元已有95%申租,包括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租下五個樓層在內,已去化34個單元。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表示,生醫園區廠房土地供不應求,隨台大生醫院區二期動土,未來將與第三生技大樓廠商合作,聚焦發展再生醫療、精準健康等重點產業。

  • 升格醫學中心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實現願景 邁向永續

    升格醫學中心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實現願景 邁向永續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於2024年即日起正式從區域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成為北區第2家醫學中心,院長余忠仁表示,透過醫院評鑑外部評核的機制,提升醫療品質暨病人安全,對醫院本身及病人權益乃為雙贏。將持續努力爭取擴建湳雅院區以及加速生醫醫院二期工程施工進度,升格後的新竹醫院將與生醫醫院共同成為守護大新竹,乃至南桃園至北苗栗地區民眾健康的堅強後盾。

  • 聯發科新竹高鐵辦公大樓開工 2027年完工

    聯發科新竹高鐵辦公大樓開工 2027年完工

    聯發科以設定地上權取得新竹高鐵專二開發案,興建能進駐3000名員工的「聯發科技新竹高鐵辦公大樓」,30日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經濟部長王美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及縣長楊文科等人熱鬧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預計2027年完工,與新竹生醫園區串連成科技廊道,成為科技城市的新地標。

  • 竹縣 滿足就學需求 文興國小校舍動土

    竹縣 滿足就學需求 文興國小校舍動土

     新竹縣政府因應高鐵特定區和新竹生醫園區就學需求,投入11.54億興建文興國小,15日由縣長楊文科、教育部次長林明裕等熱鬧動土開工,預計2025年完成第1期工程招生。另,高中入學部分也已獲得中央支持增班及設校,將能解決116學年高中入學量能不足問題。

  • 竹縣竹北市文興國小興建工程熱鬧開工 提升就學量能

    竹縣竹北市文興國小興建工程熱鬧開工 提升就學量能

    縣府因應高鐵特定區和新竹生醫園區就學需求,投入11.54億興建文興國小,15日由縣長楊文科、教育部次長林明裕、立委林思銘和徐欣瑩等地方各界人士熱鬧動土開工,預計2025年完成第1期工程招生,讓學生都能就近入學。

  • 高鐵至竹科聯外道全線通車

    高鐵至竹科聯外道全線通車

    內政部長林右昌2024年1月2日出席「新竹縣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工程」通車典禮祈福活動。林右昌表示,本案工程分3期推動,總工程經費約32.67億,中央累計補助近26億、80%,今日最後一哩路通車後,高鐵特定區往返新竹科學園區不用再繞進市區,可有效紓解市區及中山高竹北至新竹交流道區間交通壅塞情形,並可南北串連新竹生醫園區、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二三重都市計畫區等,帶動區域產業發展及創造多重效益,未來在尖峰時刻整體車行時間可以縮短15至20分鐘車程,讓現行僅仰賴經國大橋通行及車流壅塞的狀況可以獲得改善及解決。在此,也謝謝新竹縣市及竹科管理局通力合作,還有在地立委、民意代表、里長及鄉親的共同協助,讓本案能夠順利完成最後一哩路。

  • 高鐵聯絡道通車 往返竹科省20分鐘

    高鐵聯絡道通車 往返竹科省20分鐘

     全長4.3公里的新竹縣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工程,分3期施工歷經10年時間,花費35.74億元,在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下,第3期中興路至力行路2日正式通車,新竹縣長楊文科與內政部長林右昌、新竹市長高虹安及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等人共同剪綵,一起大步邁進見證歷史性一刻。

  • 竹市全電動公車路線出爐! 可望於2024上半年啟用

    竹市全電動公車路線出爐! 可望於2024上半年啟用

    新竹市首條開進科學園區的全電動公車「縣市先導公車」路線,11日經公車路線審議會審查,由國光汽車客運取得路線經營權,力拚2024年上半年啟用營運,市長高虹安表示,感謝交通部與市府共同推動先導公車,象徵新竹市大眾運輸往前邁進一大步,打造通勤便利的交通網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