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旅客中心的搜尋結果,共26筆
日本最大的購物平台Japannet集團包下「地中海榮耀號」郵輪,23日靠泊基隆港,船上遊客除來到基隆市遊玩外,晚間船隻離港時,還將在基隆地標施放300秒的煙火。為此,基隆市文化觀光局特別規畫多項友善旅遊服務與深度文化走讀行程,展現城市熱情與文化底蘊。
亞太最大郵輪地中海榮耀號(MSC Bellissima)故障停在沖繩那霸港,1800名旅客無法返台,原定8日於基隆港搭載2100名旅客也取消,不知情日籍旅客到場直呼「該怎麼辦?」沖繩返台機位全被搶光。觀光署副署長周廷彰表示,代理商東南旅行社已接洽郵輪公司處理,船隻預估10日出發返回基隆港,若船隻需檢測時間過長,或繼續航行有安全疑慮,不排除包機疏運。
原本預定8日上午抵達基隆港的地中海榮耀號,目前仍因技術原因停留在那霸港。8日上午有日籍旅客在不知情狀況下,仍抵達基隆港西岸旅客中心準備搭船,聽聞榮耀號在那霸故障大驚,直說「那該怎麼辦?」
台灣郵輪呈現「微笑翻轉」。台灣港務公司4日指出,去年台灣港群全年度的郵輪共327艘次、54.7萬旅客人次,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最高峰的一半,2024年預計達418艘次、90.5萬人次,旅客人次將恢復至8成以上;依據目前最新預報,2025年更再突破為618艘次、92.5萬旅客人次。
台灣港務公司4日指出,從近年數據來看,台灣郵輪呈現出「微笑翻轉」,去年台灣港群全年度的郵輪共327艘次、54.7萬旅客人次,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最高峰的一半,2024年預計達418艘次、90.5萬人次,旅客人次將恢復至八成以上;依據目前最新預報,2025年更再突破為618艘次、92.5萬旅客人次。
台灣港務公司主辦的「2024台灣郵輪論壇」今日於台北福華大飯店展開,因應亞洲郵輪市場崛起,規劃以「亞洲郵輪樞紐-台灣郵輪發展的創新與合作」為主題,邀請產官學界代表參加。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指出,今年郵輪旅客90.5萬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的8成,預計明年可突破92.5萬人次。
隨著新冠疫情過後,有愈來愈多郵輪停靠基隆港或設為母港,基隆市政府力促在地觀光,將自明年4月起鎖定郵輪旅客,推出東西岸2條路線的雙層觀光巴士行程,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有限時間內飽覽基隆景點,另也將讓基隆特色店家在郵輪旅客中心擺攤販售特色商品和伴手禮,一站購足所有伴手禮帶回船上,免去在市區帶著大包小包趴趴走。
隨著疫情後觀光客大爆發,今年愈來愈多郵輪停靠基隆港,基隆市政府為推動觀光,將自明年4月分開始,推出雙層觀光巴士行程,鎖定郵輪旅客,後續也將安排讓基隆特色店家在郵輪旅客中心擺攤販售伴手禮等措施,讓來自世界的旅客看到基隆。
基隆市國門廣場最近展出以廢棄拖船纜繩創作藝術作品《毛小孩》,因為外觀像雞蛋糕、馬鈴薯,甚至有人形容有如雞睪丸,引發民眾討論,創作者康木祥12日說,藝術本來就很抽象,不管正面或負面評價都接受。
近日不少基隆民眾發現國門廣場上出現了一座藝術作品,引發民眾的討論,有人說看起來像雞蛋糕、馬鈴薯,甚至說像雞睪丸。其實,這件名為《毛小孩》的作品,是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委託藝術大師康木祥,運用廢棄的船纜創造的藝術品,未來將在國門廣場展出1年。
華山基金會苗栗三義天使站,累積服務超過187位弱勢孤老,為感謝在地善士及義工支持,29上午在雙潭休閒農業區旅客中心,邀請長輩、義工及長期支持的善士,一同手作艾草粿、泡艾草茶、捲艾草條,用「艾」持續溫暖孤老心,溫馨歡慶三義站十二歲生日快樂。
台中市石岡區公所8月23日至25日,將在石岡區土牛休閒運動公園,辦理石岡熱氣球嘉年華活動,更將邀請奧運金牌選手李洋、林郁婷到場同樂。東勢警方22日指出,活動期間國校巷規畫行人徒步區,豐勢路1巷則實施單向入場交通管制,提醒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會場。
基隆市議會14日前往基隆港西岸旅客中心參訪,由基隆港務分公司、基隆關,針對基隆港諸多設備、近況與通關業務向議員們簡報。議長童子瑋指出,「市港一體,才能市港共榮」,尤其加上穩健的基隆關務,在市港平台的基礎上,共同以市政資源,提供基隆港、基隆關相應的的基礎建設銜接服務,未來也期望市港間的資源互相流通,發揮「1加1大於2」的效果。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表示,亞太地區最大的郵輪地中海榮耀號7日靠泊基隆港西3碼頭,8日晚間載運了多達5400位旅客出港,近乎滿載的載客量,也創下了該郵輪在亞洲的載客紀錄,同時基隆港務分公司也在短短的3.5小時就完成了所有旅客的出境作業。
網路流傳一段影片,有民眾近日在基隆港西1碼頭,拍到了一對男女竟僅用外套遮掩重要部位,公然在港邊的長椅上發生關係,引發民眾議論。基隆港務警察總隊今天(12日)表示,經查這對男女事後步行往基隆火車站方向離去,目前正積極追查兩人身分,查獲後將依《刑法》妨害風化罪嫌偵辦。
基隆市文化中心日前在旁鋪設人工草皮引起眾人好奇,基市文化局表示,草皮是配合東岸正在施工的串接平台,未來完工後,文化中心前廣場不但可延伸美術館展覽,更將成為郵輪旅客與市民均能駐足的全新藝文特區,跨越中正路的平台也會串起廟口夜市、郵輪旅客中心及基隆塔,形成東岸觀光廊帶。
基隆市市民廣場正在施作串接平台,將橫跨車流量大的中正路,連接文化中心與東岸旅客中心、市民廣場,讓民眾遊憩步行。藍綠議員皆表示樂見其成,國民黨議員韓世昱表示,感謝前市長林右昌和市長謝國樑合作,讓東岸能有新的藝文特區;民進黨議員施偉政則認為,雖樂見城市打造複合式用途,但後續維護單位必須明確,以免發生問題出現「踢皮球」情形。
年度宗教盛事大甲媽祖遶境即將在4月5日登場,9天8夜的活動吸引大批信徒參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連續12年與大甲鎮瀾宮合作,量身提供客製化在地氣象服務,讓信徒即時掌握天氣變化。
基隆港2月29日有兩艘重量級的郵輪靠泊,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透露,這兩艘在基隆港靠泊的郵輪不僅帶來4千名外國旅客在北台灣觀光,也讓基隆港單日進出港人次突破1.4萬人。民眾也樂得在4年一次的2月29日這一天,在基隆港看到「雙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