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民間交流的搜尋結果,共839

  • 綠營抹紅鄭麗文的一石三鳥

    綠營抹紅鄭麗文的一石三鳥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邀請,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致詞時清楚表示:「國共之間對很多事情主張不一樣,但這不代表彼此一定要兵刃相見或自相殘殺,希望可以透過對話取代對抗,過去的歷史悲劇可以透過和平方式化解。」話說得清楚,但民進黨的政治策略也非常清楚,就是不放過任何為鄭麗文「貼紅標籤」的機會,以發揮一石三鳥的政治效果。

  • 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台灣經濟受惠於AI熱潮,今年成長率可望超過5%,在自由貿易「瀕臨死亡」,各國出口艱困之際,台灣的表現令人驚艷。回顧台灣70年來的發展,堪稱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的累積,從鳳梨、香蕉到家具、戶外椅,從塑膠、鋼鐵到晶片、AI,總能從失敗中摸索出一條路,雖有無數公司死在沙灘上,但也磨練出更多企業的創新力,從而為台灣經濟不斷打造出新奇蹟。

  • 時論廣場》綠營抹紅鄭麗文的一石三鳥(張元祥)

    時論廣場》綠營抹紅鄭麗文的一石三鳥(張元祥)

    「貼標籤」(Labelling)是政治攻防上最常見的操作手法,利用簡單政治化語言與文字將政治對手妖魔化,強化民眾刻板印象,同時也凝聚自我認同,轉移執政不力的焦點。

  •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台灣經濟受惠於AI熱潮,今年成長率可望超過5%,在自由貿易「瀕臨死亡」,各國出口艱困之際,台灣的表現令人驚艷。回顧台灣70年來的發展,堪稱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的累積,從鳳梨、香蕉到家具、戶外椅,從塑膠、鋼鐵到晶片、AI,總能從失敗中摸索出一條路,雖有無數公司死在沙灘上,但也磨練出更多企業的創新力,從而為台灣經濟不斷打造出新奇蹟。

  • 海納百川》鄭麗文統帥國民黨 和平曙光耀兩岸(邢雲超)

    海納百川》鄭麗文統帥國民黨 和平曙光耀兩岸(邢雲超)

    在文明民主時代,任何一個政黨,不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黨派組閣抑或黨首更迭,皆屬再平常不過之事。然而,在台灣,國民黨本次選舉鄭麗文任主席,媒體輿論排山倒海,兩岸同胞情緒拉滿。台灣問題的特殊歷史背景注定其命運多舛。興衰成敗和前途命運,不僅影響台海兩岸,而且涉及大國關係,波及地區安全。鄭麗文11月1日就職期間向2300萬台灣民眾承諾「國民黨絕對會是開創百年兩岸和平、帶領台灣的重要政黨」。全球局勢動蕩不安,地區矛盾疊加質變,台灣民眾論戰色變,前途命運,生死攸關。

  • 兩岸學術交流趨於嚴謹?  陸委會:持續穩定進行

    兩岸學術交流趨於嚴謹? 陸委會:持續穩定進行

    有關兩岸教育交流,陸委會今(5)日表示,政府向來支持兩岸學術教育交流健康有序進行,未有緊縮或阻撓情事,兩岸學術教育專業交流仍持續穩定進行。

  • 陳以信拋政見:台南機場恢復兩岸直航 主打專飛大陸內陸城市

    陳以信拋政見:台南機場恢復兩岸直航 主打專飛大陸內陸城市

    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台南市長的前不分區立委陳以信,宣布參選以來,「1日1政見」爭取選民目光,5日主張推動「台南機場恢復兩岸直航,規畫專飛大陸內陸主要城市航點」政見,喊出要讓台南再度成為南部對外的重要航空門戶,強調當前兩岸僵局無助台灣經濟發展,唯有勇於突破僵局、擴大民間交流,才能為台海注入和平契機,也為台南經濟注入新動能。

  • 續外宣 央視推台灣光復紀錄片

    續外宣 央視推台灣光復紀錄片

     大陸官方剛結束慶祝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等活動,但相關宣傳仍未告終。大陸國台辦與央視等單位合作推出《國土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6集紀錄片,採取歷史和現代雙線敘事手法,並從11月1日起播出。

  • 川習未提台灣 警報未解

    川習未提台灣 警報未解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並未如預期的談到台灣,賴政府鬆口氣之於,其實不能掉以輕心,川習這回沒有碰觸台灣議題,明年4月甚至更早,這個敏感神經難免會浮上檯面,從《時代》雜誌點名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華府智庫學者更直言,台灣當局脫離地緣政治與軍事現實,有如戰前烏克蘭一樣,台灣的空前危機正在眼前,諸多跡象是台灣主政者無法迴避,甚或粉飾太平。

  • 海納百川》川習會未提台灣 警報仍未解除(陳世昌)

    海納百川》川習會未提台灣 警報仍未解除(陳世昌)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並未如預期的談到台灣,賴政府鬆口氣之於,其實不能掉以輕心,川習這回沒有碰觸台灣議題,明年4月甚至更早,這個敏感神經難免會浮上檯面,從《時代》雜誌點名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華府智庫學者更直言,台灣當局脫離地緣政治與軍事現實,有如戰前烏克蘭一樣,台灣的空前危機正在眼前。諸多跡象都是台灣主政當局無法迴避,甚或粉飾太平。

  • 台灣人心態變了? 最新民調曝「畏戰情緒高於統一 」前扁辦主任曝主因

    台灣人心態變了? 最新民調曝「畏戰情緒高於統一 」前扁辦主任曝主因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10月國政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滿意度40.1%、不滿意度53.3%;滿意度提升4.6個百分點、不滿意度下降3.7個百分點,同時民進黨的好感度也回升至38.6%,略高於國民黨的35.7%與民眾黨的32.6%。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9日就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民進黨近月未犯重大錯誤,內部紛爭趨緩,而國民黨陷入黨主席選舉爭議,民眾黨則因捲入昌狗仔風波,導致民調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化。

  • 對話比對抗更能避戰

    對話比對抗更能避戰

     近日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兩岸國防新聞不斷,既有好事大陸網友逕封其為「統一女神」,又有綠營火力全開,批評其反對國防預算提高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之議,連外媒《金融時報》都指此議恐激怒美國云云。明明鄭還未就任履行職務,外界卻已將親中標籤貼好貼滿。

  • 海納百川》認清現實 對話比對抗更能避戰(沈迺訓)

    海納百川》認清現實 對話比對抗更能避戰(沈迺訓)

    近日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兩岸國防新聞不斷,既有好事大陸網友逕封其為「統一女神」,又有綠營火力全開,批評其反對國防預算提高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之議,連外媒《金融時報》都指此議恐激怒美國云云。明明鄭還未就任履行職務,外界卻已將親中標籤貼好貼滿。

  • 學者:未來數月是兩岸交流機遇期

    學者:未來數月是兩岸交流機遇期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甫落幕,兩岸關係前景備受關注。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預測,明年公布的十五五規畫中涉及兩岸專章的部分,將史無前例地重視兩岸關係;這幾個月將是兩岸推動民間與社會交流的機遇期。但他喊話,民間社會交流不該淪為兩岸關係的池魚之殃,北京也應思考在涉台政策上能否有新思維與作為。

  • 「為了保護台灣可犧牲生命?」   民調53.2%民眾不認同

    「為了保護台灣可犧牲生命?」 民調53.2%民眾不認同

    《美麗島電子報》公布最新的10月國政民調,針對兩岸議題的部分進行調查。詢問民眾「為了保護台灣主權,可以為台灣犧牲生命,您認不認同這個說法?」結果不認同該說法的則有53.2%,有40.8%民眾認同。

  • 民間交流不該是兩岸「池魚之殃」 張五岳:涉台政策需有新思維

    民間交流不該是兩岸「池魚之殃」 張五岳:涉台政策需有新思維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甫落幕,兩岸關係前景備受關注。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預測,明年公布的十五五規畫中涉及兩岸專章的部分,將史無前例地重視兩岸關係;這幾個月將是兩岸推動民間與社會交流的機遇期。但他喊話,民間社會交流不該淪為兩岸關係的池魚之殃,北京也應思考能否在涉台政策上能否有新思維與作為。

  • 社評/主流民意期盼兩岸交流談判

    社評/主流民意期盼兩岸交流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前夕,美國《時代雜誌》刊出亞洲問題專家高德斯坦的投書,批判賴清德是一個魯莽的領導人,美國應對他提出警告且予以節制,避免其危及台海現狀;高文甚至稱台灣是「最危險的引爆點」。

  • 海納百川》十五五時代的中國方向與台灣的機會(李蕾)

    海納百川》十五五時代的中國方向與台灣的機會(李蕾)

    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一個清晰的訊號出現了:中國大陸的發展重心,正在從「創新驅動的科技興國」邁向「實體經濟與文化自信並舉的強國戰略」。這不僅標誌著大陸經濟模式的下一輪轉向,也為周邊經濟體——尤其是擁有成熟製造鏈、文化創意力與華人語境優勢的台灣——開啓了新的參與窗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