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污染源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彰化縣衛生局上月27日抽驗蛋品,查出白殼「鮮健蛋品洗選蛋」芬普尼農藥超標,衛生局依雞蛋溯源碼,追查出是彰化一家養雞場所生產的雞蛋,衛生局也因此將該蛋場10月3日至11月5日間所生產共15萬顆雞蛋預防性下架,為追查污染源,縣府農業、衛生及環保單位今日都到場了解,目前初步排除飼主違規使用環境用藥。
彰化縣衛生局配合中央專案計畫抽驗蛋品,查出白殼「鮮健蛋品洗選蛋」芬普尼農藥超標,同批號蛋品總數多達15萬顆,其中有多達12萬顆進入全聯等大型通路商,縣府表示,已於11月5日通知業者清查下架,停止販售,下架回收的雞蛋也將進行銷毀,至於其餘約3萬顆散蛋目前由各縣市追查中,這也是國內首宗以溯源碼追蹤食安公布問題蛋品。
衛福部食藥署9日晚間無預警公布,彰化一處蛋雞場經檢驗發現「芬普尼代謝物」含量超標,15萬顆雞蛋流入全台9縣市,緊急通知各縣市衛生局下架回收。台灣禁用芬普尼養禽8年,雞蛋污染源從何而來?專家直指3可能。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賴清德總統今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裁示,「近零碳建築」的推動必須從過去的示範推廣,提升到「目標導向」的國家核心戰略層次。他交付行政團隊三項核心任務,全國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在2028年底前完成所轄建築的能效盤點及改善規畫;並請內政部研議制訂2030年、2035年階段性目標與強制性標準規範,引導業者共同升級。
2025年第3季固定污染源空污費申報只剩一週,環保局提醒業者10月31日前完成申報與繳費,逾期或短報排放數據,最高可罰新台幣100萬元。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依《空氣污染防制法》,固定污染源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及粒狀污染物(含戴奧辛與重金屬)皆須定期申報繳費。
在台中大里當地營運已25年的「台中漢杞醫療廢棄物焚化爐」,其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將於2026年1月1日到期。業者日前正式向環保局提出展延申請,引發地方強烈反彈。「大里GO爭氣陣線」21日號召20多名居民到環保局陳情抗議,痛批該焚化爐長年違規、超燒不斷,卻仍得以續營運,要求市府應直接廢證,若仍展延,至少也應納入地方居民意見與監督機制。
環檢警查獲,彰化縣濱海產業園區某PU合成皮製造業者違法排放甲苯,超標24倍。環境部今天指出,依法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元以上1500萬元以下罰金,該案也是全國首例超標排放甲苯的環保犯罪。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台北市各行政區中,萬華區10年內新成屋的平均單價最低,被不少首購族視為進入北市房市的「門票」。信義房屋中華桂林店專案經理李維德指出,這與市容、街區條件有關,但交通建設與都市更新也帶來長期成長潛力。
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火)放流水遭裁罰案,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日前以環保局在採樣過程中存在重大程序瑕疵,裁定台電勝訴、台中市政府敗訴。對此,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13日召開記者會,再提台糖「西布特羅事件」,批市府的檢測程序頻頻出錯;對此,環保局回應,開罰中火水污染14次僅1件敗訴,也將強化稽查程序並持續監督。
高呼「反對名間焚化爐,要健康、要茶業!」、「國慶煙火空污瀰漫,南投無風擴散不易!」多個環保團體12日上午齊集中興高中前召開記者會,痛批10日晚間在南投施放的國慶煙火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南投地形封閉、無風難散,整場煙火成了「國家級空污示範」,並要求縣府立即撤銷名間鄉焚化爐計畫。
印尼今年8月出口至美國的一批蝦子遭驗出放射物質銫137污染。印尼蝦農協會3日表示,遭污染的產品來自首都雅加達附近一處工業區。印尼官方周三(8日)說明,此案的特調小組徹查該工業區廠家發現,多達22處工廠遭銫137污染。官方此前在距離冷凍蝦業者廠房2公里的一家公司廠內發現700公斤廢金屬,可能就是污染源頭。
「Smart2025台灣永續峰會:從城市4.0到城市淨零」活動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登場,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受邀以「淨零城市的智慧解方」為題演講,有「被政治耽誤的藝術家」之稱的蘇,趁3天連假全手繪簡報,從桃園人口結構、產業發展、交通建設的趨勢與流動等面向,以圖像敘事方式,呈現桃園邁向淨零城市的挑戰與智慧解方,驚豔全場。
大多數人每日有近九成時間待在室內,卻可能呼吸著看不見的健康威脅。國際研究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因空氣汙染過早死亡,其中室內空氣汙染造成的傷害甚至比戶外更嚴重。為喚起社會重視,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與環境工程研究所聯手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在高雄舉辦「第七屆空品週」南區場論壇,聚焦K-12(即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教育場域)的室內空氣品質改善議題。
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上一家養生館,掛羊頭賣狗肉非法提供性交易服務,已兩度遭大同分局查獲,卻仍無視公權力持續違法營業。北市府昨(19)日會同警方及相關單位,依法執行斷水斷電,強勢展現市府與警方鐵腕掃蕩色情的決心。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林唐煌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章甫、國內多所大學及學術研究機構合作,並獲得國科會與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建立台灣本島PM2.5元素成分的時空分布模型,可大幅提升醫師在空氣污染所導致眾多疾病的主因診斷,對於精準環境醫學與生物科技新知有重要突破,最新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海洋委員會15日在高雄舉辦「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吸引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印度等9國47位國際專家,以及美國環保署、美國海岸防衛隊、日本海上災害防治中心等重要機構代表,超過300人與會。會中並見證台灣與印尼哈比比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象徵「印太海廢治理合作平台」首份國際合作文件,成為海委會成立以來國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為凝聚全球海洋保護共識、深化國際合作,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15)、明(16)兩日舉辦「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邀集台灣及美、法、日、韓、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等9國、共47名專家學者齊聚,更有美國環保署等重要機構共襄盛舉,吸引超過300名與會者共同參與。
環境部統計,近3年學校通報教育部空污陳情案件共26件,為了改善校園空品,環境部推出「校園空氣品質4層防護網」,今年鎖定22處工業區執行「工業區空污體檢」,並在周邊學校設置監測儀器,以利溯源、輔導業者改善,守護學童健康。
新竹縣竹北市近日發生數起異味問題,引發民眾關切,縣長楊文科也高度重視,立即召集專案小組討論,立委徐欣瑩9日並於立法院舉行協調會,邀集環境部等討論中長期解決方案,今天下午更至竹北市水圳公園會勘監測車放置位置,預計10日開始作業。
大陸瀋陽師範大學日前爆發嚴重水污染事件,導致全校逾2000人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就醫患者湧入學校周邊診所、醫院,網路甚至流傳「宿舍水龍頭流出黑水」的驚人畫面。經官方介入調查,初步認定校內蓄水池遭諾羅病毒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