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洪峰的搜尋結果,共165

  • 中壢後站滯洪池 地方憂效能

    中壢後站滯洪池 地方憂效能

     為解決區域淹水問題,桃園市政府在中壢體育園區興建滯洪池調節洪峰,工程進行中,今年4月一場強降雨將滯洪池填滿逾一半,且黃屋庄溪至中山東路普仁橋遇瓶頸段改善困難,地方擔憂恐影響滯洪池完工後排洪效能。市府水務局說,中壢後站淹水原因為下水道保護標準不足所致,改善方案為滯洪、截流、提升下水道容量及智慧監控。

  • 鳳凰共伴效應 北部、東半部憂豪大雨

    鳳凰共伴效應 北部、東半部憂豪大雨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接近台灣,氣象署在10日下午5時40分發布海警,最快11日上半天發布陸警。氣象署指出,10日晚間至11日受共伴效應影響,東半部、大台北山區須嚴防豪雨以上降雨。林保署也在昨天上午7時對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發布紅色警戒,4910位保全戶納入警戒範圍,完成疏散。賴清德總統表示,全台都要做好防颱準備,並提到「特別是花蓮,應該撤離的就要全部撤離」。

  • 中壢後站蓋滯洪池 地方仍憂難解淹水問題

    中壢後站蓋滯洪池 地方仍憂難解淹水問題

    為解決區域淹水問題,桃園市政府在中壢體育園區興建滯洪池調節洪峰,工程進行中,今年4月一場強降雨,已將滯洪池填滿逾一半,且黃屋庄溪至中山東路普仁橋遇瓶頸段改善困難,地方擔憂恐影響滯洪池完工後排洪效能。

  •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警發布! 3鄉鎮急撤離、下游橋樑便道不排除預警封閉

    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警發布! 3鄉鎮急撤離、下游橋樑便道不排除預警封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還未解除,鳳凰颱風卻來勢洶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上午7時依據中央氣象署氣象情資,發布堰塞湖紅色警戒,下游警戒範圍的3鄉鎮已陸續展開疏散撤離等工作,下游馬太鞍溪橋便道也不排除在今晚6時預警封閉。

  • 新》秀林鄉2村跟進 花蓮縣1鄉2村今停班課

    新》秀林鄉2村跟進 花蓮縣1鄉2村今停班課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底溢流造成嚴重死傷,颱風鳳凰來勢洶洶,馬太鞍溪堰塞湖未來24小時累積降雨量預估值達200毫米以上,林業署今(10)日一大早就針對萬榮鄉、鳳林鎮及光復鄉區域民眾發布紅色警戒警報,請民眾立即配合疏散、撤離、收容,遠離河道;花蓮縣政府宣布,光復鄉今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秀林鄉公所也宣布,秀林鄉富世村第13鄰至19鄰及和平村,中午12時起也停止上班、停止上課,請民眾配合撤離。

  • 馬太鞍溪堰塞湖未解又遇鳳凰颱風 居民備妥撤離物資盼別再淹

    馬太鞍溪堰塞湖未解又遇鳳凰颱風 居民備妥撤離物資盼別再淹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溢流潰決重創下游光復鄉,災區好不容易才清災完成準備重建,怎料又有颱風來襲,且堰塞湖問題未解,災民雖然擔心卻無能為力,只能先備好撤離所需物品,加強清溝並在家門口堆置沙包,盼這次風災不要造成太大的災難。

  • 台中三山國王文化節登場 廟宇導覽、童玩DIY體驗客家風情

    台中三山國王文化節登場 廟宇導覽、童玩DIY體驗客家風情

    為彰顯客家在台灣中部地區的開拓歷史及傳統信仰,台中市政府客委會與豐原區公所今天在豐原南興宮辦理「台中市葫蘆墩三山國王民俗文化節」活動,透過廟宇導覽介紹,講述三山國王與客家族群關聯,讓民眾對於客家信仰及歷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促進文化之永續傳承與發展。

  • 旅展長汎歐美、亞洲熱門線全面開搶 限時一口價最高折一萬

    旅展長汎歐美、亞洲熱門線全面開搶 限時一口價最高折一萬

    2025年台北國際旅展盛大登場,長汎假期推出年度優惠,無論是夢幻歐洲、魅力亞洲還是國內旅遊,都以「旅展限時一口價」掀起搶購熱潮。今年主打寒假與春節檔期,推出「2人同行最高折萬元」、「全程免小費」等超值方案,讓民眾以最划算的價格暢遊世界。

  • 拆彈7天 燕子口堰塞湖警戒解除

    拆彈7天 燕子口堰塞湖警戒解除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17日出現後,林保署23日出動機具對壩體降挖與引流減災,29日中午約11時許溢流水量逐漸增大,湖水不到1小時幾乎全數傾瀉而下,壩體隨之潰決、消失,燕子口堰塞湖警戒終解除。林保署感謝所有參與單位的專業協力與守護,施工團隊離開前,6部大怪手一字排開向山林致敬,令人感動。

  •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1小時全數潰決」 施工團隊高舉怪手致敬山林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1小時全數潰決」 施工團隊高舉怪手致敬山林

    警戒長達12天,花蓮太魯閣燕子口本月17日出現堰塞湖,一度撤離下游居民,23日機具開始進場進行壩體降挖與引流,今天中午約11時許發現溢流水量逐漸增,機具人員趕緊撤離,堰塞湖水不到1小時幾乎全數傾瀉而下,壩體潰決、消失,終於有驚無險落幕,施工人員放下緊繃的心情,並高舉怪手機械臂,向山林致敬,令人感動。

  •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前天啟動壩體降挖,因上游集水區密集降雨,造成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今天中午發生壩體遭水流沖刷破壞壩體,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約40分鐘堰塞湖水位下降18公尺,下午最新消息,堰塞湖壩體已幾乎完全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均安。

  • 卓揆視察 花蓮超級堤防2027完成 百年防洪

    卓揆視察 花蓮超級堤防2027完成 百年防洪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已1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25日視察災後復建工程,強調全力支持復建工程預算,在明年汛期前提升堤防安全性、交通穩固,並設法降低堰塞湖風險。地方則擔憂花蓮雨季日雨量200毫米為常態,多次撤離疏散恐引發民眾不安;水利署回應,2027年底將完成超級堤防,可達100年的防洪頻率保護。

  • 馬太鞍溪堰塞湖 降為常態警戒

    馬太鞍溪堰塞湖 降為常態警戒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經監測發現每天有50萬噸至100萬噸流量,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22日表示,已無任何安全威脅,符合解除紅色警戒4指標,即起降級為常態警戒,未來持續高度戒備及監控。此外,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昨完成發包,並於今天進場開挖引水盼瓦解壩體,若引水狀況不如預期,將降挖壩體以降低蓄水量。

  •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晚間溢流!洪水淹沒便橋畫面曝

    影》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晚間溢流!洪水淹沒便橋畫面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800米河道因受崩塌土石堵塞,形成新的小堰塞湖,且水位快速蓄滿,約在晚間近9時開始溢流,下游水勢變得又快又急且水位上升淹至涵管便道路面,局部結構更遭大水淹沒;另外,中央前進協調所與鄉公所中午已撤離便道下游11戶23人,晚間又再撤離阿陶莫部落36戶人家。

  •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恐溢流 涵管便道19時30分封閉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恐溢流 涵管便道19時30分封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800米河道因受崩塌土石堵塞,形成新的小堰塞湖,預計24小時內可達最高蓄水量60萬噸且在30分鐘內溢流潰決,屆時下游水位恐上升70公分,危及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通行安全,經中央前進協調所指示,公路局今晚7時30分已預警封閉便道禁止通行。

  •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今晚恐溢流 公路局啟動緊急應變

    馬太鞍溪小堰塞湖今晚恐溢流 公路局啟動緊急應變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800米河道因受崩塌土石堵塞,形成小的堰塞湖,公路局依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監控資料,湖水預計今晚6時至明天上午10時溢流,恐危及下游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為確保用路人安全,將啟動預警防災應變機制,不排除緊急封閉禁止通行。

  • 季連成坦言:馬太鞍溪恐持續產生新湖 處理需「萬無一失」

    季連成坦言:馬太鞍溪恐持續產生新湖 處理需「萬無一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即將滿月,怎料今天空勘發現溢流口下方因邊坡滑動崩塌,造成河道堵塞,又形成1個小型的堰塞湖,初估總蓄水量可達50至60萬噸。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坦言,崩壁不斷坍塌確實有可能會再產生新的堰塞湖,且因馬太鞍溪堰塞湖看不到也走不到,必須提出萬無一失的周詳計畫因應處理。

  •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畫面曝 蓄滿60萬噸恐潰決 低窪區住戶急撤離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畫面曝 蓄滿60萬噸恐潰決 低窪區住戶急撤離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將滿月,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空勘發現,堰塞湖下方800米處河道又有新的堰塞湖,初估壩高約40米,蓄水量10萬噸,預估24小時內可以蓄滿到60萬噸潰決,屆時下游水位最高恐抬升70公分,中央前進協調所與鄉公所已分別疏散撤離河道施工機具與人員,及大馬堤防後方低窪區域住戶。

  • 「等想逃就來不及!」 李鴻源示警馬太鞍堰塞湖恐再潰堤

    「等想逃就來不及!」 李鴻源示警馬太鞍堰塞湖恐再潰堤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下旬潰堤,導致光復鄉多處嚴重受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中指出,堰塞湖潰堤後洪水速度極快,洪峰僅需半小時就能抵達村莊,「等想逃已經來不及」。他並警告,目前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進行正式討論。

  •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怪手緊急進場搶挖疏通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怪手緊急進場搶挖疏通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上方、立霧溪左岸山壁發生崩塌,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發布堰塞湖紅色警戒,因溪水快速高漲,恐隨時潰決,昨晚太魯閣國家公園已全園封閉、中橫公路東段封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早請來成大團隊現勘,目前堰塞湖溢流水已從台八線靳珩隧道口流回至立霧溪,同時已緊急洽施工廠商動用怪手,嘗試執行壩體降挖。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