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當代法律的搜尋結果,共22筆
近年我國外交面臨困境,台灣學者以學術交流開闢新路!高雄大學法學院教授廖義銘於8月28日至29日受邀參加哈薩克最重要的國定節日「憲政日」30周年研討會,在首都阿斯塔納的國立歐亞大學發表演講,分享台灣與哈薩克在憲政歷程與司法改革的比較分析。作為唯一來自中亞與歐洲以外的外賓,他被邀請坐在講台C位,自嘲「沒有人施壓舉辦單位要把他攆出會場」。
台灣能源結構面臨能源供給安全高度脆弱,電力係數不易下降,衝擊產業競爭力,也讓台灣淨零世紀賽跑中持續落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於3月28日當代法律雜誌與Focus聚焦誌共同舉辦的研討會中,共同呼籲政府,低電力係數的戰爭是產業、國力與永續未來的三重賽跑,全球已重新調整發電技術組合,政府應全面審視整體經濟結構與產業現況,與時俱進,調整能源政策,才不會在淨零賽局中慘遭淘汰出局。
隨著數位科技的飛速發展,傳統身分驗證方式在防範詐騙和身分盜用方面的局限性愈發明顯。而「持證自拍」技術的出現,為數位身分驗證帶來了創新解決方案,展現出在法律效益與防詐防騙領域的巨大潛力。它結合了數位與生物特徵識別,能有效應對安全挑戰,加速數位化轉型並強化防詐機制。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案修《憲法訴訟法》,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原表態反對,不過民眾黨團15日開會後決定,民眾黨團將自提版本,而修法內容就由黃珊珊負責草擬。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認為,找黃珊珊操刀其實是高招,更有利於未來民眾黨與國民黨達成修法的共識。
執政黨頻頻以釋憲對抗在野,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案修《憲法訴訟法》反制,擬提高憲法法庭判決門檻,但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卻表態反對,被質疑是藍白合破口。民眾黨團15日開會,其他7名白委均認為少數大法官就能抵抗多數民意,不合理,民眾黨團將自提版本,而修法內容就由黃珊珊負責草擬。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日前投書反對藍委翁曉玲版《憲法訴訟法》修正案,稱「不支持立法控制我國司法權的運作方式」。不過,民眾黨今(15)日一早開完黨團會議,並強調會自提修法版本並「團進團出」後;黃珊珊也發文表示,現在的憲訴法沒有最低法定人數、表決門檻太低,當然應該另外提出修改判決門檻的方式解決。
繼反對國民黨於立院財政委員會通過財劃法修法草案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再發聲反對藍委翁曉玲版《憲法訴訟法》修正案,不支持立法控制我國司法權的運作方式。對此,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表示,黃珊珊應該要思考,當自己的黨主席柯文哲被民進黨霸凌、人在看守所,她卻幫民進黨護航,該是甚麼心情,「我覺得民眾黨支持者會蠻失望的」。
藍委翁曉玲提案修《憲法訴訟法》,主張將大法官「現有總額」改為「法定總額」15人,並提高大法官判決門檻,今(14日)將進行黨團協商,白委黃珊珊近日投書表態反對修法,民進黨團趁勢喊話,盼其他7席白委跟進倒戈,國民黨團擔心成為藍白合破口。白黨團則強調,會團進團出。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案修憲法訴訟法,主張將大法官「現有總額」改為「法定總額」15人,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投書法律刊物「當代法律」表態反對修法。對此,立院民進黨團喊話,希望民眾黨剩下7席應該聽見黃珊珊的聲音,在憲法訴訟法議題上,與民進黨團站在一起。
繼反對國民黨於立院財政委員會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草案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再發聲反對國民黨將修正憲法訴訟法,黃珊珊說,若藍委翁曉玲提案通過,將導致憲法法庭實際運作困難,立法控制我國司法權的運作方式,因此她不支持此項修正內容。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今日說,藍白會繼續溝通,取得共識,發揮最大能量。
昨(30)日立委賴惠員、郭昱晴、鍾佳濱、林月琴及陳培瑜等,共同召開「公平會審查Ubereats併購foodpanda案」公聽會,討論此案可能引發的市場壟斷問題,以及對消費者、外送員與合作商家的影響。針對相關議題,在場與會立委都不約而同表示,公平會作為公平法主管機關,對此案責無旁貸,必須在審查時考量利害關係人權益,以及結合案件對整體市場經濟是否利大於弊,若貿然許可結合,將造成市場不可逆的損害,呼籲公平會於作成決定前,必先釐清本結合案應考量因素,其決定才會真正切合人民利益、符合人民期待。
Uber Eats宣布以約307億元收購Foodpanda,引發各界關注。當代法律雜誌於8月2日所舉行的研討會中,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認為,兩大合併市占率遠高於公平交易法獨占定義,針對數位服務平台市場,判斷是否允許合併,應該更具前瞻性,預見可能的後果,更嚴格看待。
立法院藍白兩黨通過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後,民進黨認為有違憲之虞,於6月26日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於8月6日召開言詞辯論,預計於11月6日前(最晚為2025年1月6日前)宣示判決。
Uber eats擬砸300億元併購foodpanda,由於兩大業者合併後,市占率高達8成以上,各界一片譁然,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未來外送市場恐將失衡。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指出,外送平台已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從經濟學角度看,合併後的規模經濟效應雖可能提升,但也可能導致消費者、外送員和商家的利益受損,或許並不是人民所期待的經濟效益。
小編今天(2)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保護費言論,外資持續撤出,法人觀察,外資上周賣超台股54億美元,今年以來外資在台股已轉為淨賣超30.6億美元,上周台股也成為重災區,周跌4.4%最多,韓國跌2.2%,美國總統拜登閃電宣布退選,震驚全球,對全球資本市場影響性仍待觀察。
Uber Eats(吃)熊貓行不行?Uber Eats與Foodpanda合併案引起市場壟斷疑慮,專家怎麼說?當代法律雜誌將於8月2日在政大公企中心A棟6樓A646階梯型會議廳舉行政大公企中心舉行研討會,活動由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及資策會科法所協辦,將從「對餐飲業者、外送員和消費者的衝擊」及「市場壟斷及其公平競爭的影響」兩大環節出發,探討此一合併案的影響之重大,不可不慎。
近幾年包括半導體、IC設計等科技業,以及航空業、旅遊業、壽險業等,各行各業皆面臨商業機密外洩的危機,昨日《當代法律》舉辦營業秘密及資安的挑戰與保護研討會,邀請業界專家來討論相關議題。
強化關鍵產業與供應鏈,推動國際化,日本經貿兩大方針為台灣企業帶來契機,尤其是台積電前往熊本設廠,牽動國際供應鏈布局,如何藉由投資日本,享受日本政策及數位轉型紅利,強化專利布局,提升國際競爭力成為熱門議題。當代法律雜誌於6月26日舉辦研討會,由玉山銀行、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萬國法律事務所,從投融資策略、財務稅務遵循、投資法規劃、智慧財產權布局及紛爭解決機制設計說起,為台商建構進軍日本市場最佳策略。
歐盟率先起跑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可能重塑全球貿易型態,帶動各地政府系列性氣候變遷政策與措施。當代法律於5月30日邀專家學者及社會賢達激盪對話,呼籲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攜手應對,支持企業進行減碳轉型。
由當代法律雜誌與台灣法律人雜誌共同主辦的「ESG及淨零碳排實踐及展望」研討會,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等多位專家學者暢談ESG企業發展、社會責任和碳交易等相關議題。其中,與談人鼎力法律事務所的田振慶律師在分享股東行動主義及企業社會責任做法時,特以網銀國際為例,表示網銀無論是在此次智冠改選中提出的「全自然人董事名單」、或是自發推動的「責任遊戲」研究,都為企業社會責任做成良好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