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碘鹽的搜尋結果,共13筆
想要吃得更健康的外食族有福了!雲林縣衛生局積極輔導減糖、減鹽及符合飲食建議的店家,以及鼓勵餐飲業者推出銀髮樂食餐、賣場設置長者營養友善專區,今年新增52家店,累計278家健康餐廳,衛生局也推出「雲林縣健康地圖」,讓民眾按圖索驥。
便祕未必都是腸胃問題。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有一位30歲女子,即使多吃蔬菜、喝水與勤運動,但只要沒用瀉藥,就會超過10天不大便,這讓她情緒不穩,常與同事吵架,經安排檢查,他發現女子是因罹患甲狀腺功能低下,對症治療2周後,女子不僅排便順暢,心情也跟著變好。
鹽巴是料理必備調味料,賣場貨架上琳琅滿目,像是特級碘鹽、高級碘鹽,還有低鈉鹽、無碘鹽、海鹽等,民眾常常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國人大多有碘元素攝取不足的問題,因此最好選擇加碘鹽,除非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或其他甲狀腺相關疾病,不能吃碘,否則日常烹調應以加碘鹽為主。
攝取過多的鹽是導致血壓升高、造成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增加後續心臟病、中風的風險,並導致慢性腎病變。根據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不過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國人鹽分攝取都超過建議量,營養師劉怡里給8樣減鹽小技巧,包括白醋取代烏醋、減少高鹽份的麵類、少喝湯多喝水等,減少多餘鹽份帶來的傷害。
日本資深女星石田良子(いしだあゆみ),上周二(11日)因為甲狀腺機能低下病逝於東京的醫院,享壽76歲。醫師表示,甲狀腺機能低下除與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良有關外,若長期食用玫瑰鹽、竹鹽等不含碘的鹽,也可能因身體缺乏碘,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因而罹病。
蔬菜一向被視為健康的代表,但若不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時反而會吃出毛病!一名36歲女性吃下大量白蘿蔔後,竟被診斷出甲狀腺功能低下,專家告訴CTWANT記者,擁有「抗癌青菜」美名的青花菜同樣也會影響甲狀腺功能。為何這些養生食材會致病?關鍵正是碘攝取量不足。
2017年到2020年國民營養調查發現,45歲以上成人的碘缺乏盛行率高達5成。碘離子不足雖然不會引發急症,但過去研究發現,可能影響認知功能和體力。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提醒,目前國內政策鼓勵使用含碘鹽,但很多進口食鹽都不含碘,若沒有注意,仍然會有長期缺碘問題。
鹽巴為日常用調味料,一名女子在超市看到台鹽販售的鹽巴,分為「高級碘鹽」、「特級碘鹽」兩種,問差別在哪?對此,台鹽表示,高級碘鹽是一般用鹽,適合用在醃漬及洗滌蔬果;特級碘鹽有添加海水濃縮礦物質液,建議料理時用,能增加口感。
9月不少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包括地震國家級警報擴大,只要規模6.5、震度3級就會發出手機通知;1992年上市迄今、32年未調整過價格的台鹽2款碘鹽,9月起漲價20%、25%;護照到期換發免親跑,年滿18歲、持自然人憑證的合格民眾可以線上申換護照;還有包含胃繞道、子宮肌瘤等46項達文西手術,納健保擴大給付。以下整理10大新制細節,帶讀者一次了解。
9月有不少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包括全台飲料店不再提供一次性塑膠杯,估算一年可減少7.9億個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台鹽高級碘鹽1992年上市至今32年未調整過價格,9月起漲價20%、特級碘鹽漲25%;另外換護照更方便了,只要年滿18歲、持有自然人憑證,滿足5條件的民眾可以線上申換護照。《中時新聞網》整理7大新制細節,帶讀者一次了解。
由於成本逐年攀升,臺鹽(1737)在中元節後陸續調整高級碘鹽、特級碘鹽售價,公司指出,首度調價幅度仍遠低於CPI,加上鹽品在生活必需品的費用占比甚低,為減低對消費者的影響,避開傳統民眾大量用鹽節慶日期,延至中元節後實施調價措施。
根據調查發現,逾半數台人有缺碘的情況。營養師許育禎指出,碘在人體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攝取不足時,容易產生肥胖、疲倦、甲狀腺腫大,甚至造成思考遲緩。她並分享日常可透過3招來補足,包括避免長時間烹煮、使用含碘鹽,以及食用海藻類食物,如海帶、海苔等。
為加深民眾對鹽的認知,臺鹽(1737)舉辦「台鹽鹽究室網路有獎徵答,萬元現金等你來挑戰」活動,4月30日前於活動官網正確回答鹽品知識問題,有機會將最大獎1萬元現金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