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肝膿瘍的搜尋結果,共17筆
一名70歲動完胃癌手術的患者,突然出現身體麻痺、口齒不清,且臉歪嘴斜無法進食等情況,經檢查後既沒有癌症轉移,也不像中風,背後原因疑似是他誤信草藥可調理身體,所幸並未釀成悲劇。
宜蘭縣五結鄉新德記肥料廠老闆李耀全,9月下旬不顧年近七旬身軀,自掏腰包出車送愛前往花蓮光復鄉賑災,不料疑似在運送過程中吸入帶菌粉塵,返家後身體不適昏迷,一度命危。經插管治療12天後,病情奇蹟好轉,讓陪伴守候多日的家人感動落淚,也讓鄉親再次見證奇蹟,直呼「好心有好報」。
成年子女若無謀生能力,能否向父母請求扶養?法院日前審理一起母子間的扶養爭議,男子阿國(化名)的生父不詳,他日前因為糖尿病導致失明,因而沒有工作能力及收入,所以依法請求母親小萱(化名)每月支付2萬1726元扶養費,直到他身故之日為止。
膽結石放著不管可能出大事,醫師張智翔指出,有位7旬男性病患因急性膽囊炎就醫,當時對膽結石採保守治療,沒想到一個月後病情急轉惡化,細菌逆流跑進肝臟引發肝膿瘍,差點敗血症送命。膽結石任何年齡都有發生機率,40歲以上、肥胖者等5類人,風險會特別高。
你最近「爆肝」了嗎?小心身體已經亮紅燈卻渾然不知!澄清醫院中港分院日前舉辦一場限時免費腹部超音波健檢活動,結果192人中竟有高達135人檢出異常,占比逾7成;醫師指出,腹部超音波是早期發現肝、膽、腎等腹腔疾病的利器,把握政府提供的免費腹超檢查機會,讓健康不再「爆肝」才驚覺。
一名年近七旬、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男性,因右上腹疼痛及高燒送醫,經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治療後返家休養。不料1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再度出現腹痛、黃疸,伴隨深色尿液、反覆高燒及畏寒等症狀,甚至出現嗜睡症狀,診斷為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引發肝囊腫二度感染形成肝膿瘍,所幸在接受內視鏡取石與膿腫抽吸治療後,病況逐漸穩定。
抗藥性細菌感染若延誤有效治療72小時,死亡率將顯著上升。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表示,過去10年內,醫學中心加護病房(ICU)的碳青黴烯抗藥性肺炎克雷伯氏菌(CRKP)感染比例,由2015年的22.4%升至去年的45.9%,區域醫院增幅更達30%,目前為52.9%;今年截至4月尚無創新抗生素進入健保共擬會,相關單位應加速導入。
新生代搖滾樂團「庸俗救星」正為即將發行的第二張專輯《Little Battle》全力衝刺,卻在製作尾聲驚傳團長貝斯手羅晧宇「爆肝」掛急診,住院長達15天,所幸目前已出院休養。隨著這張集結血淚、病痛與信念的第二張專輯《Little Battle》將於4月16日發行,團員們也積極練團迎接北中南千人巡演,更邀來三組實力派樂團好友助陣–4/19台北場「恐龍的皮」、4/26高雄場「南西肯恩」、5/3台中場「hue」,用音樂與故事鋪陳出充滿共鳴與能量的現場。
知名自助餐餐廳「INPARADISE 饗饗」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案,目前累計19人送醫,遭北市衛生局勒令停業。有部份消費者透露,同行出現身體不適親友,都吃過如生魚片等生食餐點,疑為整起事件的禍首,但仍待釐清。醫師建議,生魚片還是少吃為妙,若未妥善處理恐感染寄生蟲;另外,也別再相信芥末等調味料可殺菌,是沒有科學實證的說法。
一名69歲女士,因持續發燒、食慾不振,到醫院檢查診斷出由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肝膿瘍」,接受治療後感染獲得控制,透過胃腸科醫師協助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現早期大腸癌,轉介至大腸外科順利完成手術,病情得以早期控制、恢復健康。
醣基(6586)16日公告,旗下預防性細菌性疫苗(CHO-V08),向台灣食藥署(TFDA)提出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CHO-V08為高致病性克雷伯氏肺炎桿菌雙價預防性疫苗,除能預防該細菌感染的肺炎外,也能針對住院引發的敗血症、肺炎、尿道感染、嚴重手術部位感染以及化膿性肝膿瘍進行預防。
醣基(6586)16日公告,旗下預防性細菌性疫苗(CHO-V08),向台灣食藥署(TFDA)提出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審查申請(IND),CHO-V08為高致病性克雷伯氏肺炎桿菌雙價預防性疫苗,除了能預防該細菌感染的肺炎外,也能針對住院引發的敗血症、肺炎、尿道感染、嚴重手術部位感染以及化膿性肝膿瘍進行預防。
72歲張姓老翁是B肝帶原者,20年前成功治療肝癌未復發,近1年疏於回診追蹤,年初發現皮膚如「橘子一樣黃」、尿液顏色比茶還深,嚴重黃疸與食慾不振,就醫查出肝腫瘤復發長到6公分阻塞膽囊管及肝門靜脈,經免疫療法加上好神刀放療,總算順利縮小腫瘤保住一命。
一名30歲男子至急診就醫,結果被診斷出肝膿瘍,醫師進一步探究原因,發現問題出在他的飲食習慣,原來對方從小就愛吃生魚片,幾乎每隔2天就會想吃1次,長久過量食用,最終導致病菌超標釀成疾病。醫師也藉此提醒,不是完全不能吃生魚片,但務必要注意食物來源,以及食用頻率不要太高。
今天(18日)是年初九,但不少家庭的冷庫裡還有未吃完的年菜。一名60多歲男子近日因肝膿瘍住院,經檢查發現肝膿瘍有5.3公分大,引流的膿液竟然培養出兩種細菌感染,已嚴重敗血症,詢問後才知元兇是他吃了「沒蒸熟的年菜」。
一名69歲男性,近3周出現乾咳不止的情況,且還合併輕微發燒和喘鳴聲,於是掛急診治療。收治的急診醫師在排除了心臟問題和肺炎感染後,初步懷疑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或慢性阻塞性肺炎所致,開立相應藥物後就讓其出院。然而,後續該男子症狀仍未好轉,並再度入院治療,由於主訴還有腹脹和便秘,便進一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在肝臟發現腫瘤,最終確認為肝癌。
38歲男印尼籍移工因腹痛、後背痛且發燒已持續2天,就醫後住院進行相關檢查,結果發現有「阿米巴原蟲感染」造成的「肝膿瘍」,醫院立即通報疾管署,並安排「經皮穿肝膽道攝影及引流術」放置引流管與抗生素藥物治療,20多天後,患者已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