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駕公車的搜尋結果,共14筆
我國今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20%,交通部、經濟部等單位23日將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國智慧公共運具發展及目標」專題報告。交通部指出,已透過幸福巴士、預約式通用計程車、公車無障礙化、高齡者TPASS等多方面著手提升公共運輸服務。
我國今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20%,交通部明日將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國智慧公共運具發展及目標」專題報告。交通部指出,已透過幸福巴士、預約式通用計程車、公車無障礙化、高齡者TPASS等多方面著手提升公共運輸服務。
近來公車事故意外頻傳,駕駛人力不足,採用能感應障礙物、即時停車的自駕公車引起討論,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曾獻瑩指出,國外自駕公車推行成效良好,台北市應盡速規畫、推動,以因應駕駛人力老化與短缺的挑戰。市長蔣萬安承諾,在3個月內提出初步進度,交通局也說,會先到台南科技園區考察,並選擇環境單純的區域試辦。
近來公車事故意外頻傳,北市議員曾獻瑩指出,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國外的自駕公車推行經皆有很好的成效,建議市府應儘速擬定未來自駕公車的推動藍圖,因應國內駕駛人力老化與短缺的雙重挑戰。 台北市長蔣萬安承諾會在3個月內提出初步進度;北市交通局也說,會先到台南科技園區做市場考察,並選擇環境單純的區域做試辦。
台北市公車「急煞、猛起步」意外頻傳,平均每3天就有1位民眾在車上摔傷。有議員建議應加速推動「AI自駕公車」,降低人為駕駛疏失。此外,新北市1輛264線公車4日因未維持安全距離擦撞路邊10輛機車,但肇事周姓駕駛僅將機車扶正、撿拾地上碎片後繼續載客未報案,警方獲報後依肇事逃逸罪嫌偵辦。
台北市公車「急煞、猛起步」意外頻傳,平均每3天就有民眾在公車上摔傷。北市議員曾獻瑩建議,應加速推動AI發展「自駕公車」,降低人為駕駛疏失。北市公運處表示,2020年曾於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試辦自駕公車,若技術純熟、法規逐步完善,會盡早讓無人自駕公車上路。
交通部近年透過無人機空拍分析路口交通衝突,今年擴大觀測路段與路側,由無人機搭AI當「道路醫生」協助縣市診斷交安。另自駕公車發展仍在沙盒實驗階段,交通部訂定全球最完整公車自駕實驗運行安全指引,盼提升運行安全,目標2029年商轉化。
國內發展自駕公車,仍在沙盒實驗階段,交通部與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合作,訂定「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為全球首部最完整的自駕公車實驗安全指引,盼提升運行安全、盡早走出沙盒,目標於2029年ITS智慧運輸世界大會實現商轉化。
竹北市人口快速成長,AI智慧園區四大廠商將進駐,帶來更多的交通問題成為議會質詢焦點,原要上路的無人自駕電動公車計畫喊停,新竹輕軌需要中央政策全力支持,縣議員林碩彥20日質詢認為交通大塞車,改善遙遙無期!
國發會29日審議通過新一期公運計畫。國發會說明,四年期「公路公共運輸永續及交通平權計畫(114-117年)」總經費200億元,聚焦四大主軸祭出八大工作項目,包含健全公車票價結構與補貼機制、推動綠能公共運具等,對應策略計有13項。其中,新的作為包含未來轉運站規劃要帶動周邊商業發展;新增產業型提案補助,促進公車與科技界等異業合作等。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自駕風潮正吹向巴士產業,台灣的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多年的研發,2023年12月8日,在ARTC園區裡,就可以搭上台灣自主研發的自駕隊列巴士,這兩輛巴士還能以「類捷運」的方式,在市區裡測試運行。
交通部公路局推動智慧運輸服務,委託豐榮汽車客運公司打造並測試自駕公車,10月起已在台61線進行半封閉場域測試,自駕公車時速達40公里,比其他試辦中的自駕公車更快,下月進入開放式場域,若測試順利,可在2024年3月開始營運,讓民眾免費試乘台中大安圖書館至三井outlet的接駁。
交通部公路局委託豐榮汽車客運公司辦理的「智慧自駕公路實證DRTS試辦計畫」,周五於台中市大安區里民活動中心舉辦自駕車輛展示暨試乘體驗活動,邀請交通部、經濟部、內政部等相關單位,以及民間業者及媒體等,體驗自駕巴士運行測試暨說明相關成果。公路局表示,目前自駕車輛已打造完成並開始進行半封閉場域測試,預計12月再進行開放場域測試,若測試順利,預計於113年3月開始營運並開放民眾試乘。
交通部公路局推動智慧運輸服務,委託豐榮汽車客運公司進行「智慧自駕公路實證DRTS試辦計畫」,目前已在台61線進行半封閉場域測式,自駕公車時速達40公里,比其他試辦中的自駕公車更快,下月進入開放式場域,若測試順利,可在2024年3月開始營運,並開放民眾試乘台中大安圖書館至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