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野保法的搜尋結果,共31筆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鎮館之寶」波口鱟頭鱝(暱稱波波),9月7日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而波口鱟頭鱝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在台灣卻非保育類動物,其實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在2022年就開始評估,卻因學者的不同意見而遲遲無法納入,如今又遭「養死」成為制度犧牲品,動保團體也呼籲盡快將其列為保育類,別讓珍稀動物再度遭受傷害。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鎮館之寶」波口鱟頭鱝(暱稱波波),9月7日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此噩耗招來動保團體撻伐,而海科館的保育類動物龍王鯛已「被消失多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追查,發現龍王鯛也慘遭「養死」,因魚缸水管破裂卻沒人發現而身亡,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還為此開罰,動社則呼籲檢討海科館飼養保育及大型魚類的專業及條件,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多個動保團體於今(17)日前往新北野柳海洋世界,抗議該館再度在未獲核准下私自違法繁殖小海豚,並隱匿幼豚出生事實,且根據統計,野柳海洋世界過去10年共繁殖6隻小海豚,其中3隻幼豚夭折,平均年齡不到1歲,早夭率高達50%,不僅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更嚴重阻礙國內鯨豚展演退場轉型、跟上國際保育的進程。對此海保署允諾,未來將不再核發該基金會瓶鼻海豚繁殖計畫許可。
針對動保團體抗議野柳海洋世界違法繁殖海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說明,財團法人私立海洋動物園教育基金會未完成繁殖計畫展期程序,卻於2024年7月自然繁殖一隻印太瓶鼻海豚幼豚,海保署已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裁罰,並表示未來不再核發該基金會瓶鼻海豚繁殖計畫許可。
以張姓男子為首的11人偷渡集團,自2024年起走私瀕臨絕種的珍稀保育類鸚鵡受精蛋到大陸販售,連江地檢署接獲情資,指揮海巡署偵防分署連江查緝隊發動5波搜索,將偷渡集團一網打盡,今(7)日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罪嫌起訴,並對張男請求從重量刑、聲請沒收不法所得。
一名19歲陳姓機車騎士昨(26)日載著友人行經屏東縣滿州鄉港仔路時,突然有猴子橫過馬路,陳姓騎士閃避不及撞個正著摔車,和後座張姓乘客在地上翻滾、多處擦挫傷。由於滿州鄉猴害為患,不只是多次造成車禍,也吃掉農作物,讓當地農民傷透腦筋。
我國生物多樣性亞洲第二,並且位處東亞澳洲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點,台灣暗空協會理事長林正修指出,政府在管制人工光害,這個遷徙鳥類最大危害方面,可說是「東亞最落後」,呼籲政府應積極對接國際機制,讓野生物種能與人類永續共存。
我國生物多樣性亞洲第二,並且位處東亞澳洲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點,因此推動許多保育政策並與國際接軌,但台灣暗空協會理事長林正修指出,人工光害為遷徙鳥類最大危害之一,但台灣在光害立法卻是「東亞最落後」,呼籲政府正視遷徙物種面臨的保育壓力,積極對接國際機制,野生物種與人類共享健康與永續的生態環境。
屏東縣67歲吳姓船長去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作業時,疑似指示外籍漁工獵殺海豚,取其血塊做誘餌,以提高鯊魚捕獲量,案經加拿大聯邦漁業及海洋部(DFO)請求協助後,屏東地檢署日前指揮海巡署逮獲吳男與7名印尼籍漁工,並起獲鯊魚肉塊與魚鰭,複訊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諭知吳男1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7名印尼籍漁工限制出境出海及限制住居。
動保團體鳥語獸躍召集人林婷憶為調查六福村動物展演後台環境,2023年間至六福村聲稱的「未對外開放區」,紀錄後台動物生活環境,遂遭六福村提告,後續台北高等判決妨礙秘密定讞,對此動保團體今(24)日舉辦記者會,聲援該動保行動,並守護公益揭弊的空間,強調公益行動不應遭打壓,呼籲政府與社會正視動保調查的重要性。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工寮,自11日起連續多日傳出侵擾部落的狀況,甚至出現台灣首次記錄到的「吞食犬隻」事件,因此林保署也判斷該黑熊行為異常、具有攻擊性,因此啟動捕捉計畫的同時,也組成巡守隊,讓合法森林護管員配戴合法獵槍,並在特許情況下能夠開槍自保,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明,鑒於以上原因,因此本次森林護管員開槍致黑熊死亡並無罰責,但已啟動後續檢討機制,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
六福村動物園東非狒狒2023年逃脫,被林姓獵人開槍打死,桃園地檢署調查,桃園農業局徐姓前技工指示獵人開槍,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起訴。桃園地院11日審結,認為徐男知道獵人攜帶獵槍,且無緊急危難狀況卻指示開槍,判處徐8月徒刑,可上訴。
立法院今(21)日三讀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部分條文共9條修正案,除全面禁止使用獸鋏、炸藥及其他爆裂物獵捕野生動物,另外有鑒於2023年六福村發生東非狒狒逃逸事件,本次也增訂「狒死條款」,保育類野生動物逸失,飼主應負通報圍捕之責,如由政府協助圍捕,其圍捕所需費用由飼主負擔,並加重未通報當地主管機關或未積極圍捕之罰則。
農業部日前召開修正「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研商會議,研擬新增955個物種列入「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引起民團質疑鱷龜、大型蟒蛇等動物全面禁養的時代將來臨;農業部動保司長江文全今(7)日說明,清單的檢討是採滾動方式,收集各方意見來做處理,未來實施的時間表無預定時間表,有共識的部分才會優先來實施。
砸6000萬獵殺綠鬣蜥!綠鬣蜥危害日趨嚴重,但目前投入預算有限且僅限地方政府委外廠商才能獵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2日拍板除了在沒有公共安全疑慮,積極使獵槍等工具外,也將依野保法公告為外來入侵威脅,且民眾受訓後參與獵殺還可以領取每隻最高250元獎勵,並設定明年12萬隻移除目標,希望可以在1年至2年內讓族群下降。
桃園市蘆竹區發生山羌遭殺害案件,蔡姓女子在當地出售山羌屠體,更在臉書公然推銷,其幕後黑手竟是具原住民身分的合法獵人,該名獵人將森林當成大賣場,狩獵目標包括白鼻心、飛鼠和山豬,獵物則被當作商品販售,除危害生態外更增加民眾吃野生動物而感染疾病風險。
桃園市一名郭姓女子去年11月在臉書私密標本交流社團,販售保育類「天堂鳥」標本,保七總隊第九大隊員警網路巡邏查獲後,偽裝成買家且確認以4萬元成交,面交當天當場查獲標本等證物,儘管郭女辯稱在國外購入,但仍被警方送辦,據悉,桃園檢方已偵結,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提起公訴。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日前接獲民眾通報仁武區一處寺廟附近有人非法架設大型鳥網,即會同保七警察隊前往巡察。相關人員抵達後,發現該處非法架設鳥網,鳥網上有3至4隻麻雀及白頭翁不幸死亡。農業局表示,民眾私架鳥網行為已明顯違法,查獲違反者將移送法辦。
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公園今(22)日發生驚傳有柴犬咬死野生綠頭鴨事件,目擊網友上網指控,該柴犬突然咬住棲息在公園內的綠頭鴨,結果飼主竟放任未制止,最終綠頭鴨血肉模糊的癱軟在地、奄奄一息,民眾痛批這次是攻擊野生綠頭鴨,那萬一下次咬的是小朋友怎麼辦;台北市動保處強調,本案將後續進行調查,若查有違法逕依法裁處,若有違反得沒入犬隻。
農業部長陳駿季20日真除後走馬上任,21日隨即召開記者會推出「智慧韌性 永續安心」行動策略,涵蓋智慧、韌性、永續及安心4大主軸,預計會在4年內推出《農業基本法》,以擘劃台灣農業發展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