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間諜衛星的搜尋結果,共63筆
美國在2019年曾策劃一場祕密行動,企圖安裝竊聽裝置以攔截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通訊,卻因過程中連環失誤,最終任務流產,還造成北韓平民死亡。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 r)準備在星期五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烏克蘭問題舉行「雙普會談」( Putin-Trump talks ),但是他似乎正在準備試射危險的核動力飛彈。美國研究人員和一名西方安全消息人士稱,俄羅斯北極圈裡的武器試驗場有不尋常的忙碌,推測正在準備測試核武裝、核動力的 9M730 「海燕」 (Burevestnik)飛彈,這是個危險的訊號。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JCS)24日公布最新情資指出,北韓擬增派部隊前往俄羅斯,助俄軍維持攻勢動能,同時可能再次發射衛星或彈道飛彈;南韓當局矢言加強監控,應對平壤挑釁威脅。
北韓官媒今(7)日證實,在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監督下,北韓昨(6)日成功試射搭載極音速彈頭的新型中遠程彈道飛彈,飛彈以12倍音速速度飛行,發動機及操作系統採用新型材料及技術,金正恩表示,該款飛彈是「無人能敵的武器」,能牽制太平洋敵國。
俄羅斯於去年3月31日發射的聯盟2號運載火箭(Soyuz-2.1b)火箭,將最新間諜衛星「觀點」(Resurs-P)送入太空。先後9個月期間總共發射了5具觀點衛星,俄羅斯國家航太集團(Roscosmos)於本週五(3)公佈了第5具衛星啟用的照片,確認了Geoton-L1 設備的影像與功能正常,顯示其具備高解析度的地球遙測能力。
南韓情報機關周二(29日)向國會議員表示,北韓派往俄羅斯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部隊,可能已有部分官兵已調度至作戰前線,不乏將領級高階軍官,而且俄軍正向北韓部隊講授大約100個俄文軍事術語,但語言隔閡不易克服,惡補成效如何有待觀察。
隨著北韓切斷了與南韓的聯繫,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北韓在10月15日炸毀了位於兩韓邊界北側的部分公路和鐵路,促使南韓軍方發射警告射擊。這是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放棄和平統一的一系列步驟中的最新一步。平壤還威脅要對南韓進行攻擊,指控南韓在週末進行無人機入侵,並宣布將開始加強其邊界防禦。
隨著北韓切斷了與南韓的聯繫,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北韓在10月15日炸毀了位於兩韓邊界北側的部分公路和鐵路,促使南韓軍方發射警告射擊。這是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放棄和平統一的一系列步驟中的最新一步。平壤還威脅要對南韓進行攻擊,指控南韓在週末進行無人機入侵,並宣布將開始加強其邊界防禦。
美國費爾查(FAIRCHILD)公司製造的C-119「空中車廂式」,源自二戰時期少量生產的C-82「包裹式」發展而來。C-82是第1種開發之初就以運輸為主要用途的飛機,比起C-46、C-47的艙門都設計在飛機側方,C-82首次創造了尾部雙開艙門,寬度甚至可以容納M22輕型坦克。只可惜它的開發時間過晚,1945年6月首架C-82才交付,此時離二戰結束已剩不到50天。
國防部事隔12年才邀請媒體到機密的九鵬基地採訪,由基地檢查站到飛彈射擊位置,搭車約需20分鐘,幾乎都是山路,媒體搭乘的大型車輛必須拉上窗簾,無法看見外面任何景物,並要求採訪記者簽下保密切結書,顯示九鵬基地的高度機敏。
南韓防衛事業廳14日表示,去年12月升空的南韓首枚自主研發的軍事偵察衛星,已正式展開運作,將強化南韓偵察與監視北韓的能力,也成為該國太空領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大陸網友透過衛星圖像,多次曝光政府軍事發展的最新進度。大陸國安部稱,太空領域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實施技術竊密的重災區,指部分網友在網上回答有關大陸軍事戰略、裝備研發等資訊的提問,「為境外間諜人員『答了疑』」,呼籲民眾面對看不見的「間諜之眼」,要提高警惕、加強防範。
根據最近衛星影像顯示,大陸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打造了一座模擬的美軍空軍基地,其中出現仿造的美軍F-35、F-22戰機。對此,軍事專家施孝瑋研判,共軍選擇在偏遠的新疆設置模擬基地,是為避免進行實戰化演練時遭美軍軍機偵查,美方因此只能以衛星偵察,但因衛星速度快、通過時間可被預測,他們恐只能獲得部分相關畫面。
美軍印度洋-太平洋太空司令部司令馬斯塔立爾(Anthony Mastalir)准將週三(29日)表示,為因應中國大陸軍事能力增強,對美國和其盟友構成威脅,於日本建立一個太空軍建置成為美國的優先事項,除中國大陸之外,來自北韓的威脅也是部門的任務範圍。
日本海上保安廳(Japan Coast Guard)於27日表示,朝鮮已經通知日本,準備在5月27日到6月4日之間,將發射一支載有衛星的火箭。不過,韓國以及日本卻示警朝鮮,不要有非法的舉動出現。
日本政府今(27)日表示,北韓已經通知,將於27日至6月4日期間發射一枚搭載人造衛星的火箭,警告朝鮮半島以西的2個水域,以及菲律賓呂宋島以東1個水域是火箭殘骸掉落的危險區域,北韓此舉顯然是準備將第二顆軍事間諜衛星送上太空。
數天前,中國大陸的「泰景四號03衛星」對美國諾福克海軍基地(Naval Station Norfolk)的雷達畫面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相當清析的輪廓,讓人們驚訝中國大陸在太空領域與日俱增的實力,自然引發各種討論。不過,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博士表示,這其實已經算舊聞了,大約2年前,同型的雷達探知衛星就已被送上太空,而且中國大陸第一個偵照目標就是台灣。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透露,一顆俄羅斯衛星和一顆美國衛星於2月底在太空差點發生相撞事件,兩顆衛星僅相距不到10公尺,若相撞可能引發一場危及人類生命的災難。
路透社披露SpaceX正在打造一個強大的新偵察系統,由數百顆具有地球成像能力的衛星組成,能在低軌道上以蜂群的形式運行,與馬斯克SpaceX公司合作的客戶機構正是國家偵察局,再度掀起美國軍用偵察的里程碑。
英國路透社報導披露SpaceX正在打造一個強大的新偵察系統,由數百顆具有地球成像能力的衛星組成,能在低軌道上以蜂群的形式運行,與馬斯克SpaceX公司合作的客戶機構正是國家偵察局,再度掀起美國軍用偵察的里程碑。美國國家偵察局成員來自中央情報局及美國空軍,主要是替五角大廈和與情報機構提供機密「衛星圖像」,相較中國也在自建衛星基地,恐怕又將上演美中間諜衛星戰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