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防務協議的搜尋結果,共21

  • 軍援台灣變付費GDP 10% 美官員曝要因

    軍援台灣變付費GDP 10% 美官員曝要因

    一位五角大廈官員7日說,川普政府可能重新定義與台灣的防務協議,並調整與澳洲及英國的澳英美(AUKUS)軍事安全合作夥伴協議,以使提升印太嚇阻力的計畫更能「持續」。

  • 澳菲明年擬簽新防務協議 深化合作

    澳菲明年擬簽新防務協議 深化合作

     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22日與菲律賓防長鐵歐多洛在菲國首都馬尼拉會談,討論國防合作、區域威脅等議題,並譴責中共在南海等印太水域的挑釁行徑,也同意進一步加強軍事合作,為明年簽署兩國新防務協議鋪路。

  • 海外看世界》中美博弈下第三國的選擇(張楚楚)

    海外看世界》中美博弈下第三國的選擇(張楚楚)

    自川普再次上台以來,中美關係從日內瓦關稅休戰到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限制升級,博弈已從經貿領域外溢至教育和科技,並迫使第三國在中美間做出戰略選擇。在此背景下,各國策略可分為三類:限制對華合作、保持戰略中立和奉行機會主義。日本、韓國和歐盟選擇有限合作,在科技與安全等特定領域與美國加強協作,同時維持對華經濟聯繫。日本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框架下,深化美澳印安全合作,但作為中國主要貿易夥伴,避免完全倒向美國。韓國在美韓同盟下支持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但與中國保持汽車和消費品貿易。歐盟透過《歐洲晶片法案》實施對華供應鏈的去風險,同時尋求重啟《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以保留經濟合作空間。在涉華問題上,這些國家選擇與川普政府維持戰略協同,同時認識到完全服從川普政府會導致自身的短期與長期利益受損,因此選擇有限的對華合作來維護戰略靈活性。

  • 地球儀外交 專守防衛變積極和平

    地球儀外交 專守防衛變積極和平

     如眾所周知地,日本外交政策從冷戰時期的一味遵循美國路線,到後冷戰時期前二十年(1991-2011)的消極自守,進而因外部國際環境的重大轉變,使得在安倍晉三於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之後,日本開始在國際事務上日益活躍,不但轉變為推行地球儀外交,同時參與新國際經貿體制的建立,甚至進一步從「專守防衛」改變為「積極和平主義」,與英澳泰印等多國簽訂防務協議,在對中政策方面也逐漸走出從1972年體制以來的束縛,甚至有朝向在國際社會主動積極佈局的舉措,無論是在力度與廣度方面,都可以見到日本外交政策都出現顯著的轉變。

  • 美日同盟體制的變化

    美日同盟體制的變化

     二次大戰之後,日本在和平憲法和美日同盟體制下,「專守防衛」成為國家最高戰略指導原則。在日本的守勢戰略下,「美國扮演矛,日本扮演盾」是長年不變的關係,兩國同盟屬於一種主從地位。另一方面,由於韓戰、越戰接連爆發,美國開始希望日本重新軍備,協助東亞地區的安全保障。

  • 勞斯萊斯獲英國3653億合約 打造核潛艦反應爐

    勞斯萊斯獲英國3653億合約 打造核潛艦反應爐

    英國國防部宣布,已與勞斯萊斯(Rolls-Royce)簽署價值90億英鎊(約合新台幣3653億元)為期8年的合約,用於設計、製造及支持皇家海軍核潛艇的核子反應爐系統,並藉此強化國防實力及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防務協定。

  • 曾嗆川普是「西方叛徒」 澳洲駐美大使陸克文急刪貼文

    曾嗆川普是「西方叛徒」 澳洲駐美大使陸克文急刪貼文

    澳洲前總理、駐美大使陸克文(Kevin Rudd)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勝選後,急忙刪除此前在社交媒體上批評川普的貼文,強調相關貼文不反映澳洲政府的立場。

  • 劍指北京 澳洲與東南亞14國聯合軍演

    劍指北京 澳洲與東南亞14國聯合軍演

     澳洲及東南亞14個國家將展開為期五個月的「印太奮進」(Indo-Pacific Endeavour,IPE)聯合軍演,以應對中國大陸在南海爭議水域的行動。澳洲12日另表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已簽署核裝置及原料轉移協議,這是協助澳洲打造核動力潛艦的關鍵一步。

  • 美國防部助理部長稱一些亞太國家正減少對美依賴主動抗陸

    香港《南華早報》12日報導,近來北約不斷試圖「東進亞太」。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美東時間11日稱,在應對「中國威脅」時,越來越多印太地區國家採取主動行動,對抗中國,他直接點名日本和菲律賓,指稱這些國家近期一些舉動,美國「感到鼓舞」。報導解讀稱,瑞特納此言係「誇讚」這些國家在「抗中」方面,正開始減少對於美國領導的依賴。

  • 英媒:美國預計解除對沙烏地軍售禁令

    英媒:美國預計解除對沙烏地軍售禁令

    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可能在未來幾周解除對沙烏地阿拉伯出售進攻性武器的禁令。這是拜登政府與利雅德關係獲得改善的最新跡象。

  • 沙烏地不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美:不會與沙國簽署國防協議

    沙烏地不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美:不會與沙國簽署國防協議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如果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不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拜登政府不會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國防協議,並堅稱「你無法將其中一個部分與其他部分分開」。

  • 中美關係唇槍舌劍 外媒:各自拼湊「小圈子」

    中美關係唇槍舌劍 外媒:各自拼湊「小圈子」

    確認強化合作抗中基調的美日菲峰會日前剛剛落幕,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康達就宣布4月14至16日訪問中國。據中國外交部官網15日晚間公布,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15日會見康達一行時,批評美方「拼湊美日菲小圈子」並攪亂南海形勢,要求美方不得搞陣營對抗、 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法國廣播電台評論,中美關係一方面唇槍舌劍不斷,但與此同時,又各自拉幫結派,拼湊「小圈子」。

  • 華府日益倚重「微邊」安全架構 美日菲峰會可能催生另一個

    華府日益倚重「微邊」安全架構 美日菲峰會可能催生另一個

    美國總統拜登11日將在白宮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舉行三方峰會。在印太安全局勢不斷加劇之際,預計這一歷史性峰會將進一步提升三國間的安全聯盟關係,並可能在印太地區催生出又一新的「微邊」(Minilaterals)安全架構。

  • 與我斷交後 諾魯總統明訪問大陸

    與我斷交後 諾魯總統明訪問大陸

     中國大陸和歐美等西方國家持續在大洋洲較勁,發揮各自的影響力。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諾魯總統亞定24日起對中國展開國是訪問,這是中諾復交後的首次。此外,澳洲或將擠走中國勢力,與斐濟簽署港口與造船協議。

  • 澳洲或擠走中國 與斐濟簽署港口與造船協議

    澳洲或擠走中國 與斐濟簽署港口與造船協議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路透報導,太平洋島國斐濟政府21日表示,斐濟將與澳洲達成協議,升級港口和造船基礎設施。幾個月前斐濟總理剛剛表示,可能與中國就該項目進行合作。

  • 斐濟審查約1年 陸證實:中斐警務合作重回正軌

    斐濟審查約1年 陸證實:中斐警務合作重回正軌

    太平洋島國斐濟的內政部長蒂科杜阿杜阿日前表示,在經歷了1年左右的審查後,斐濟決定恢復與中國大陸的警務合作協議。而據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17日從中國大陸駐斐濟大使館處證實,中斐警務合作已重回正軌。

  • 吐瓦魯大選 友台總理拿塔諾敗選

    吐瓦魯大選 友台總理拿塔諾敗選

     受美中台關注的吐瓦魯國會大選落幕,現任友台總理拿塔諾丟掉議席,失去連任的機會。主張重新審視與台關係的財長潘恩紐成功保住席次,將角逐總理。同時,極親台的前總理索本嘉連任議員,亦將參選總理。吐瓦魯新科議員將於本周(29日後)開會選出新任總理,其結果可能決定與台外交關係是否會生變。

  • 美國與瑞典簽署國防合作協議 加強兩國軍事關係

    美國與瑞典簽署國防合作協議 加強兩國軍事關係

    美國和瑞典今天簽署首份國防合作協議,該協議將加強兩國軍事關係,並允許瑞典在等待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之際,可以與美國共同進行雙邊演習。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