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飛彈測試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國軍今年度的「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雖然射擊多款飛彈,但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系統今年也未參加,據悉是因為美方一直不同意我方在台射擊愛三彈,一來飛彈試射既要公告就難以保密,且台灣離大陸太近,中共的偵察機艦頻繁出沒,難以防範中共偵蒐參數與訊號,因此愛三彈在台實彈射擊尚難以實施。
國防部以代號「雄鷙專案」委託中科院研製「雄三空射型反艦飛彈」加速邁入新里程。今天上午一架掛著雄三測試啞彈的IDF經國號戰機,成功在東部外海進行射首次試射,據了解,測試效果相當成功。消息人士指出,空射型實彈也已裝配完成,近期內可望進行首度測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報導,五角大廈計畫在2028年的下屆美國總統大選前,對斥資數千億美元打造的「金穹」多層次防空系統,進行首次測試。
賴清德總統昨(16日)前往新北八里地區視導漢光41號演習「縱深防禦操演」,賴總統親自前往視導,陸軍21砲指部簡報官特別配戴2021年赴美,與美方進行愛國者二型飛彈實彈射擊「神箭操演」的紀念臂章,意外掀開台美聯合操演的神秘面紗,據了解,這枚臂章是我方第二次赴美射擊愛國者三型飛彈的紀念章,意義重大。
捍衛台海超過50年的F-5E/F戰機,今天上午舉行除役典禮,卸下捍衛台海領空的重任。但目前除了今天最後亮相的5架RF-5E偵照機,目前還封存約40架左右的戰機,未來將何去何從?反而成為空軍頭痛的問題。實際上,面對共機侵擾力道逐年加大,空軍應該思考未來是否改裝成無人機,運用在未來戰術及各式研發,而非讓這批台海守護神,最後成為秤斤論兩賣的廢鐵。
由美日韓與多國盟邦組成的「多國制裁監督小組」(MSMT)5月29日發布首份報告,披露北韓與俄羅斯軍事合作細節,以及對區域與全球安全構成的威脅,並宣示持續監督北韓動向。
關島海關暨檢疫局說,在美國飛彈防禦署(U.S. Missile Defense Agency)使用新型雷達,進行關鍵飛彈攔截測試期間,7名中國公民因被控非法入境關島而被逮捕。
針對共軍近期在第一島鏈強化海軍部署,大陸軍事專家王雲飛近日受訪表示,大陸9日至11日的演習屬於今年520及雙十後「聯合利劍A、B」演習的後續軍演,限制空域都位於大陸領海線附近,並未影響台海國際空域活動,所以不需對外公告。我國防部則表示,共軍對台海及區域之威脅,自2022年以來即不斷演變,從「威懾台灣」到「衝擊第一島鏈」。此次進行大規模水面兵力集結,就是實證。
美國《國防新聞》21日報導,美國陸軍日前與洛克希德馬丁集團合作,完成「精確打擊飛彈」(PrSM)首次齊射(salvo)測試,驗證系統可靠性和作戰效能,可勝任美軍砲兵火箭單位的關鍵打擊任務。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回鍋,拜登政府高級官員表示,美國需要做好擴大核武力量的準備,以遏制來自中國、俄羅斯和北韓日益成長的威脅。不過,是否部署更多核武的決定,將由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決定,但川普政府尚未詳細說明其防禦計畫。
外電報導美國雷神公司售台裝備抬價詐欺,國防部證實但案情保密。在軍方與雷神採購的裝備中,有筆台幣182億元的「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重鑑測案」最為離譜,空軍防空飛彈指揮部先斬後奏,擅自與美方簽約,空軍司令與國防部長事前都不知道。
美國五角大廈證實,中國在25日試射飛彈前通知了美國,並說這是「朝著減少誤解和誤判風險的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有美國媒體形容,這是中美兩軍互動的轉折。對此,陸方回應堅定奉行自衛防禦核戰略,不搞軍備競賽;但我府院同聲譴責中共威脅區域和平穩定,坐實「中國威脅論」。
北韓朝中社聲稱,安裝高超音速滑翔體彈頭的「火星-16B」(Hwasong-16B)彈道飛彈,已完成首次試射。日本防衛省表示,北韓的飛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海域。
據北韓官煤周一的報導,北韓在周日試射了新型潛艇發射的巡航導彈(SLCM),為一周內第二次進行該改良型導彈的發射,並加劇了海上核武的軍備競賽。
在包括紹伊古、普丁等俄羅斯高層走訪北韓後,洽談軍事合作之後,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北韓為俄羅斯提供彈藥,而俄羅斯也要回報北韓各種軍事技術。一衛星照片顯示,一架北韓的伊爾76型(Il-76)軍用運輸機,頂部正在改裝工程,可能是加裝空用搜索雷達,將其改裝成空中預警機的前置步驟。
11月18日,法國試射該國最新式的M51.3型潛射彈道飛彈(SLBM),成功飛抵目標區。國防部長勒科努(Sebastien Lecornu)對此飛彈的表現表示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