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黨候選人的搜尋結果,共1,678筆
BBC時事紀錄片電視節目「廣角鏡」(Panorama)爆出剪輯、拼接美國總統川普的2段談話,讓他的談話看起來像是鼓動支持者前往國會,釀成2021年1月6日震驚全球的國會暴動事件,BBC因此挨轟「假新聞」,風波愈演愈烈,BBC總裁戴維及新聞部執行長圖內斯昨(9)日雙雙請辭,坦承新聞製作過程中有錯。
在一個被視為2026年美國期中選舉前哨戰的政治時刻,選票的歸向訴說的不僅是政黨間的勝負,更是對權力與民意關係的一次集體省思。當民主黨在紐約市、新澤西與維吉尼亞二州取得全面勝利,當進步派的穆斯林市長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與兩位中間派女州長薛瑞爾(Mikie Sherrill)與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先後登上舞台,美國政壇似乎迎來了久違的藍色浪潮。然而,在慶賀聲中,理性的觀察者仍應警覺,這場勝利,究竟只是一時性的政治亢奮劑,抑或是民主黨真正走出陰霾的開端?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出席白色恐怖追思活動,被綠營猛攻追思對象包括當年國軍將領共諜吳石,而鄭此舉也引爆藍內部焦慮,前藍委陳學聖直言,讓國民黨候選人接下來會很辛苦。針對鄭麗文出席該活動,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0日回應,鄭麗文參加包括吳石在內的追思活動,前藍委蔡正元提出滿直接評論,相信鄭麗文都聽到了。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的動作頻遭民進黨「抹紅」,綠委9日宣稱支持高雄市長擬參選人柯志恩、台南市長擬參選人謝龍介就是在支持鄭麗文,外界關注藍營2026年縣市長選舉是否受影響。前藍委陳學聖認為,地方大選路線之戰已提早開打,如未找到適當處理方式,藍營候選人恐會相當辛苦。另有藍委認為,鄭麗文尚未認知自己是國民黨主席,不斷陷入意識形態之爭,恐使未來選舉出現負面效果。
本次「和平推演」的情境設定為:2028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由非民進黨候選人勝選。因此,與會者有機會討論民進黨失去政權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局勢,以及中國與美國可能的反應。在此情境中,尤其中美會如何反應,值得更多關注。
我很榮幸最近能夠參加由旺中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共同舉辦的「和平推演」。
2026台東縣卑南鄉長選戰提前開打,民進黨前鄉長許文獻日前宣布再披戰袍,挑戰爭取連任的國民黨現任鄉長郭宗益,將上演前後任鄉長對決的精采戲碼。此外,前縣議員張卓然之子張家瑋在2022卑南鄉長選戰中拿下第二高票,下屆也不排除再度投入參選,形成三腳督戰局。
去年夏天,曼達尼(Zohran Mamdani)擔任紐約州議員任期進入第3年,他向自己的政治盟友提出了競選紐約市長的計畫,這些盟友們當時都懷疑曼達尼能否勝選。
在政治寓言裡,信天翁象徵庇佑與方向,但在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最終卻成為掛在水手脖子上的死鳥──象徵一種短期引人仰望、長期卻拖著全船下沉的負擔。11月美國地方選舉後,這個古老的意象再次貼近美國政治。川普仍能掀起全國情緒,是無可否認的「人氣王」;但在制度層面,他愈來愈像共和黨無法卸下的信天翁,使政黨在更廣泛的選舉版圖上逐步變成「人棄王」。
曾代表國民黨參選嘉義市議員的林雪峰被控於民國112年正副總統選舉前,招攬旅行團前往大陸浙江省台州市接受台辦落地招待,期間台辦人員曾替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拉票,一審將她單獨依反滲透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判刑4年、禠奪公權3年。林女不服上訴,台南高分院雖撤銷原審判決,但認定她與大陸台辦人員為共同正犯,主文只加上「共同」2字,仍判刑4年、禠奪公權3年。可上訴。
在政治寓言裡,信天翁象徵庇佑與方向,但在英國詩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詠》(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中,最終卻成為掛在水手脖子上的死鳥──象徵一種短期引人仰望、長期卻拖著全船下沉的負擔。2025 年 11 月美國地方選舉之後,這個古老的意象再次貼近美國政治。川普仍能掀起全國情緒,是無可否認的「人氣王」;但在制度層面,他愈來愈像共和黨無法卸下的信天翁,使政黨在更廣泛的選舉版圖上,逐步變成「人棄王」。
美國民主黨4日在四場關鍵選舉大獲全勝,包括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紐約市與加州選區重劃公投,顯示選民擔憂經濟與不滿國家現狀,為民主黨2026年期中選舉注入一股新動能,卻是美國總統川普重返執政以來最大挫敗。
周二,自稱「民主社會主義派」的曼達尼(Zohran MamdaniZohran Mamdani)當選紐約市長,華爾街認為這個選舉結果勢必將給作為全球資本主義核心的紐約帶來一些影響,一些金融家則對紐約市的競爭力與商業吸引力感到擔憂。
美國選民將於週二舉行州與地方選舉,為川普重返白宮近一年後的政治氣氛提供測試。此次選舉遍及多州,將選出市長、州長、法官及地方官員等職位,《金融時報》指出,其中五個州的選戰最受矚目,被視為明年期中選舉前的關鍵風向。
美國週二(4日)舉行川普重返白宮後第一次重要的州級和地方選舉,選出維吉尼亞和紐澤西兩州州長和紐約市長。這次選舉被視為民眾對於川普執政9個月反應的早期指標。根據路透、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報導,3場選舉全由民主黨候選人拿下勝利。
美國總統川普高調介入紐約市長選戰,公開呼籲市民支持脫離民主黨參選的前州長古莫(Andrew Cuomo),並強調選民「別無選擇」,還揚言若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當選就大幅削減聯邦經費。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已展開逾9個月,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跌至上任以來最低點37%,負評比例高達63%,不僅創第二任期新高,也超越第一任期的最高點62%。與上次7月發布的民調結果相較,川普的支持率下滑了5個百分點,當時支持率為42%,不支持率為58%。
美國紐約市4日將舉行市長選舉,美國總統川普昨(3)日宣布支持三屆民主黨籍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威脅若是目前領先的民主黨34歲穆斯林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勝出,他極有可能中斷紐約市的聯邦資金。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1日晚間在高雄岡山辦造勢晚會,主辦單位宣布現場湧入3萬人。對此,國民黨立委柯志恩透露,林岱樺的岡山造勢雖然成功,但活動參與人數有3萬人的說法,大家聽聽就好,因為團隊有派人去數椅子、人數,「真的是沒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