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化痰的搜寻结果,共68笔
今(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冬」,随着气温下降,许多人会以温热食材进补御寒。但有一名78岁患者,与家人聚会时喝热红酒,结果半夜口乾舌燥频频喝水,影响睡眠品质。中医师罗佩琳提醒,立冬进补并非人人适合,若体质不符、吃错方式或补过头,反而会引发不适症状。
耳鸣是现代人常见困扰之一,安静时特别明显,甚至影响睡眠与情绪。中医师表示,耳鸣不只是耳部问题,而是气血失调、臟腑功能失衡的反映,常与肾、肝、脾三臟相关。若能从臟腑平衡、气血调和着手,配合个人体质调理、饮食节制与穴位保健,便可逐步缓解。
根据统计,慢性肺阻塞长期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将近5000人因而死亡。除了使用西药支气管扩张剂、类固醇、去痰药之外,其实中医也有很多药材可帮助改善病情。天宝中医诊所院长陈霖光医师近日诊治数名慢性肺阻塞患者,结果显示多种中药对缓解病情有很大帮助,包括栝蒌、杏仁、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党参、熟地黄等等。其中病患黄先生原本连爬上2楼都会喘,中药治疗后不但咳嗽痰喘改善许多,甚至还可骑脚踏车去运动,可说疗效明显。
秋老虎刚过,天气逐渐转凉,不少人可能出现呼吸道或皮肤不适,甚至容易便秘。中医师建议,可吃柿子、葡萄柚、芭乐和梨子等水果,其中芭乐维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8倍,除了能帮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也能减缓腹泻、皮肤乾痒等症状。
血脂高、动脉斑块,不少人被医师建议长期服用他汀降脂药,但也因此忧心「天天吃会不会伤身?会不会越吃越短命?」《搜狐网》健康专栏指出,对于真正需要服药的患者来说,长期规范服用他汀不仅不会减寿,反而能延寿保命,关键在于「获益远大于风险」。
今年至9月底止,已有47项药品陆续退出台湾市场。卫福部表示,46项药品有可替代药,仅1款药厂停产,将採专案进口。医师张振榕指出,对于这样的变化感到忧心,很可能会遇到无法接受更换替代药的患者。他说,药品供应不稳、健保价格制度僵化,台湾的医疗崩溃会越来越有感。
针对今年已有47项药品申请退出台湾市场一事,卫福部长石崇良12日表示,政府已启动专案进口机制,确保临床用药不中断,民眾不必过度恐慌。他强调,除一款免疫抑制剂「Cyclosporine」外,多数退出市场的药品均有学名药可替代使用。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三餐不定时,常面临胃食道逆流问题,出现火烧心、胃酸逆流、声音沙哑、吞咽进食困难、喉咙异物感等症状。中医提醒,胃食道逆流者应避免辛辣、甜食、油炸等刺激性饮食,平时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食及吃宵夜;日常习惯方面,饭后不宜立刻躺下,睡觉时可稍微垫高上半身。
国道一号彰化溪湖交流道附近,有一块神秘的「大陈绞股蓝」T霸广告看板,因名称特殊,许多人都留有深刻印象,甚至被视为彰化地标之一,近日却被发现已然悄悄下架,让当地人感嘆不已,直呼没看到这块看板,回家的感觉都没了。
化痰药气舒痰Bisolvon ® Solution 2mg/mL(口服液剂)退出台湾市场,胸腔科医师苏一峰在脸书上直言是「健保奇蹟」,救命的药物杀价到印尼厂都不做。健保署回应,「气舒痰」为国际上市60年的老药,已有眾多学名药及相同治疗用途药品竞争,已在多国下市,健保收载的药品中,12项不同成分之ambroxol 口服液剂可为部分替代。
近年来国内的药品和医材屡屡传出缺货、退出台湾市场消息,近日气管化痰药物气舒痰因为价格不敷成本,退出台湾市场。对此,胸腔科医师苏一峰指出,气舒痰可以从0岁用到100岁以上,「可以喝、可以管灌、又可以蒸气吸入的化痰药物」,适用于许多症状,如今却连国内引进的印尼厂都不堪价格要退出,让苏一峰忍不住怒飙脏话批评「台湾健保奇蹟」,消息曝光后引发热议。
越来越多银髮族和忙碌的上班族疯「超慢跑」,医师提醒,超慢跑属于心肺有氧,并无法取代所有运动,人的肌肉在30岁后逐渐流失,需要的是「重量训练」,如哑铃、杠铃、腿推机、伏地挺身、深蹲等,让肌肉出力,才能强壮与雕塑身体,达到抗老化、顾关节等效果。
新竹市20岁女性近来左侧耳朵突然听不清楚,向新竹市蔡宗璟中医诊所院长蔡宗璟求诊,经诊断为突发性耳聋,患者担心左耳听力无法完全恢復,所以寻求中医的治疗,经由针灸与开立中药双管齐下的治疗后,患者在2周后听力完全恢復。
2025年夏季三伏天时间出炉!今年三伏天时间落在7月14日至8月30日之间,分别为初伏7月20日、中伏7月30日、末伏8月9日。中医师观察,近年三伏贴敷贴族群以青少年和女性为主,出现年轻化趋势,显见现代人多有「冬病夏治」利用中医做保养概念,尤其疫后免疫负债影响,不少妈妈带小孩,希望提高免疫力,减少过敏、慢性疾病。
继张国周、大正制药后,又有药品涨价!基层药师协会理事长沈采颖17日透露,中化制药旗下5款指示用药,包含化痰、感冒、退烧、过敏性鼻炎、止痛药,市占率至少有1成,因不敷电价调涨成本,7月起,零售价将从120元涨至130元。
继张国周、大正制药后,又有药品涨价!基层药师协会理事长沈采颖今(17日)透露,中化制药旗下5款指示药品,包含化痰、感冒、退烧、过敏性鼻炎、止痛药,因不敷电价调涨成本,7月起,零售价将从120元涨至130元。因药局目前大多有库存,预估3个月到半年后才会反映在对民眾的售价上。
端午连假后,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升温,疾管署预估高峰将落在6月底、7月初,单周就诊人次恐逾20万人。中华民国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呼吁,民眾应趁早备妥家用常备药品,与5大基本防疫物资,适量备用、切勿囤积。
适量吃水果有益身体健康,许多人在处理时多着重于果肉,一不小心可能把营养价值高的部份给丢弃。像是红龙果皮其实富含甜菜红素,可以抗发炎,营养师刘昱伶指出,处理时应留着内皮,和果肉一起食用。中医师褚柏菁也指出,西瓜白色内皮解暑效果佳、橘子里白白的橘络有助健脾、化痰,都可以多食用。
减重的人,往往都会遇到停滞期,一些人甚至因此而失去信心。中医师表示,其实正确的减肥过程,最好是阶梯式,而非直线下降,建议每周减重别超过0.5至1公斤。减重须循序渐进,由饮食及运动着手,提升基础代谢率。肥胖是日积月累形成,减肥也绝非一蹴可成,迅速的减重大多是以脱水的方式所营造出来的假像,不仅易復胖,更会造成生理代谢失常,使下次减重更困难。
近日大陆河南一名70多岁的老翁,看到路边的榆树长的很漂亮,发现满树的榆钱,竟然直接爬上树去摘取,心想赚到了,但没想到上的去下不来,人就卡在8公尺高的树上,因为贪心最终因为害怕,把自己给急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