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昏侯墓的搜寻结果,共13笔
海昏侯刘贺(约西元前92年~前59年10月6日)为西汉第9任皇帝,他的陵墓由于未遭盗掘,出土巨量陪葬品,震惊考古界。刘贺在位仅27天就废,根据史书记载,在位期间他做了1千多件坏事,但有大陆学者指出,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得罪以权臣霍光为首的一大批西汉元老势力。
海昏侯刘贺(约西元前92年~前59年10月6日)为西汉第9任皇帝,在位仅27天就废,他的陵墓由于未遭盗掘,出土巨量陪葬品,震惊考古界。而在清理期间,考古队在刘贺全身上下发现大量种子,经比对疑似为香瓜子,这说明在死前,刘贺可能食用大量的香瓜。
海昏侯刘贺(约西元前92年~前59年10月6日)为西汉第9任皇帝,在位仅27天就废,他的陵墓由于未遭盗掘,出土巨量陪葬品,震惊考古界,其中,共出土近500块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
海昏侯刘贺(约西元前92年~前59年10月6日)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西汉第9任皇帝,在位仅27天,就被权臣霍光废黜,他的陵墓于2011年被发掘,当中出土包括大量金器在内的上万件陪葬品,而为何他的墓中会出土如此巨量的黄金?大陆考古专家揭密,可能与他所属的「海昏侯国」遭西汉朝廷除国有关。
西汉第9任皇帝汉废帝刘贺,在位短短27天就被废除,并送回封地昌邑国,被汉宣帝授予海昏侯的爵位,但刘贺只在封地活了4年,不足34岁就过世。位于大陆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于2011年展开考古挖掘,出土了一尊大型的青铜蒸馏器,里面还有芋头残留物,推测当初海昏侯曾用该青铜器酿造芋头酒。
大陆考古团队在部分汉墓中,发现了鼻塞、口琀和肛塞等物品,用于堵住过世之人遗体的孔窍,专家指出,汉代人相信人死后可以附在他人身上,为了防止灵魂出窍,并达到羽化成仙的目的,才会利用小型玉器堵住遗体的孔窍。
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的陵墓,位于大陆江西南昌,2011年考古挖掘后,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黄金,令人嘆为观止。然而汉代墓葬大多被洗劫一空,海昏侯墓却从未受到盗墓贼侵扰,有学者认为可能和东晋时期一场大地震有关。
汉废帝刘贺退位后被封为海昏侯,其墓地于2011年在江西省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被发现,其中的青铜器以复制品进行实验,确定是具备蒸馏酒功能的蒸馏器。
汉废帝刘贺是西汉第九任皇帝,但只在位短短27天就被赶下台,返回原封地昌邑国,之后又被派往豫章郡的海昏县,就任「海昏侯」,不久后便离世;刘贺的家族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被发现,距今2000多年歷史,出土大量精美陪葬品,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数量眾多的黄金,专家解释,这些黄金其实都是父亲传承给他的物品。
大陆考古团队在陕西西安发现一座西汉宜春侯的夫妻合葬墓,然而贵为列侯,从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却寥寥无几,大部分物品都十分简陋、粗糙,让考古人员感到困惑,翻阅歷史文献才得知,原来宜春侯家族封地数量少,每年的封邑收入约只有12万钱,手头非常不宽裕。
酒桌上不少人会玩骰子助兴,早在秦朝就出现类似的投掷器具。大陆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墓内,发现一枚14面的石质骰子,战国到晋朝还流行一种双人棋子游戏,其中就包含类似现代的骰子,只是上面以汉字计数,材质有石头、铜及骨头等。
西汉第9任皇帝「汉废帝」刘贺,继位仅27天就遭废除,之后封为海昏侯,死后陵墓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2011年被考古人员发现,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简牍等,其中还有一盏青铜雁鱼灯,竟具有减碳环保的效果。
大陆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的白鹿原地区发现两座汉墓,虽然规模很小,但出土鼻塞、玉琀等物引关注,其用于塞住墓主人的九窍,专家解释,汉朝人认为灵魂能附在他人身上,使用玉石等堵身上的孔洞,能防止灵魂出窍,达到羽化升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