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健保新制的搜寻结果,共11笔
卫福部研拟补充保费新制,将针对利息、股利和租金改採「年度结算」,引发反弹声浪,为此行政院紧急喊卡。对此,苏一峰医师认为要使用者付费,更点名国家应该节省4大项「不必要的大洒币」。
卫福部拟推健保补充保费新制,将把利息、股利改採年结算方式收取,年结累计逾2万元就会收2.11%补充保费,衝击存股族,引民怨紧急喊卡。粉专直呼,新制恐让五百万名中产与存股族沦为「存骨族」。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质疑海鲲号、F16-V军购,台湾之盾都在浪费钱,何不补贴健保?
超高龄社会将来临,不少长者有骨质疏松症,可能造成多部位骨折,并以髋部骨折发生率50%最高,导致长期卧床、失能,一年内死亡率更高达2成。健保署今年放宽骨松药物给付,首度纳入未发生骨折的高风险族群,并扩大手腕、上臂骨折给付,有助提早预防骨松性骨折。
「健保总额新制」实施后,彰化基督教医院第一季健保遭「断头」1.2亿元,儘管第二季即将结束,外界仍对此相当关注,彰基今日表示,未进行精算式管制或压缩服务内容,强调对于医疗的态度,仍以病人权益与医疗需求为最优先考量,彰基总院长陈穆宽更强调「我们不怕赔多赔少,只怕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医疗」。
健保新制「个别医院总额」刚上路,已经状况百出。北部某医学中心近日有心臟病患因疼痛到门诊就医,只能排到2个多月后电脑断层检查,不到两天竟送入急诊,迄今还在加护病房;中部医学中心则传出院方担心给付被「断头」,因此拿儿科开刀,限制门诊人数,并将名额转给成人科别。
健保署于全台陆续实施「个别医院总额」新制,台北区4月正式上路,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近日忧心可能出现医疗人球,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今天也直言,加拿大正是如此,只能盼不要在台湾发生,但仍直言,当医院为了控管医疗额度成本时,可能非紧急医疗手术,都会被递延,民眾要习惯。
台北区四月正式上路健保署「个别医院总额」新制,本报日前报导,台湾医疗长期「南病北送」,新制恐加剧台北医疗负担。对此,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今天也透露忧心,南病北送早在总额前就有,健保实施30年了,不是突然一个口号下来,就要大家突然改变,如今各医院怕被断头,若医院绩效管理做到「很到位」,恐怕接下来每到月底、年底,就会出现医疗人球。
在台湾看病方便,但医护人力不足导致急诊壅塞。近日一名癌症专科医师指出,癌症病患越来越多,政府却一直要医学中心别看太多门诊,门诊越多人健保给付给越少,但病人增加,喘着气站在门口哀求让他加挂号,让他感嘆「你忍心拒绝吗」。
台中70多岁江姓老翁日前突发剧烈腰痛腹痛,急送台中慈济医院紧急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瘤破裂,命悬一线,院方心臟血管外科医师郑伊佐带领团队紧急施行微创手术,搭配去年9月纳入健保给付的血管内锚钉技术,成功稳定病情,不仅救命,还为病人省下近40万元医疗费用。
卫福部健保署今年将在全台推行「分区总额合理成长管理」,推动医院个别总额制,消息一出让不少北部医疗院所傻眼,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表示,若健保点数有申报上限,重症住院这种会让医院赔钱的病人,未来恐成为人球,「如陈菊院长在年底重症肺炎插管又中风,将成为医院的头号赔钱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