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搜寻结果,共61

  • 避免宝林茶室悲剧 北市抽验米湿制品 未检出邦克列酸

    避免宝林茶室悲剧 北市抽验米湿制品 未检出邦克列酸

    去年3月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6人身亡、27人轻重伤,为避免悲剧重演,北市卫生局4月8日、9日至传统市场、麵摊、餐饮业、百货公司及杂货行等地,抽验20件粄条、15件米苔目、10件米粉及5件糕粿类制品等50件米湿制品,检验包含防腐剂、过氧化氢及造成宝林茶室案的成分「邦克列酸」,在米粉及粄条项目再加验丙酸,结果均未检出,符合规定。

  • 宝林茶室中毒成悬案 专家揪原因「错将刑案当食安」

    宝林茶室中毒成悬案 专家揪原因「错将刑案当食安」

    2025一开年就爆发「飨飨」集体食物中毒案,共计59例通报。事实上,2024年起陆续爆发大大小小的食安事件,其中又以宝林茶室中毒案最骇人听闻,共造成6人死亡、24人受害,儘管今年1月21日侦查终结起诉5人,但最终仍无法找出致命的邦克列酸菌来源,以悬案了结。毒物专家告诉CTWANT记者,「这是刑案现场啊!但一开始以食物中毒规格搜证,所以没有保全太多证据,自然查不出结果!」

  • 年菜吃不完小心中毒 ! 危险温度带让细菌暴增 冰箱最多装八分满

    年菜吃不完小心中毒 ! 危险温度带让细菌暴增 冰箱最多装八分满

    年节将近,家家户户经常年菜吃不完,放进冰箱再取出加热,却让自己陷入食物中毒的风险。食药署提醒,7°C到60°C是「危险温度带」,细菌会快速繁殖,吃不完的食物务必尽速冷藏或冷冻保存,而且冰箱建议不超过八分满,以免影响内部温度。

  • 宝林条款拍板 加严餐饮业保险

    宝林条款拍板 加严餐饮业保险

     台北市2024年3月发生宝林茶室餐厅食物中毒事件,震惊全台,台北市长蒋万安2024年12月31日通过「消费场所强制投保公共意外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修正案,预计最快1周后公告,规定除酒吧以外的餐厅业者,营业总楼地板面积逾150平方公尺必须强制投保公共意外责任险,另须增加食品中毒保险,保险单、缴费证明也要张贴在场所内明显处供消费者查看。

  • 澄康研发除菌科技布

    澄康研发除菌科技布

     澄康生技最新研发的新一代除菌科技布,採用德国Evolon不织布技术,结合奈米氧化锌颗粒,带来前所未有的强效抗菌功能。经过多项检验机构测试,该科技布擦拭后,除菌率高达99.9%,有效地灭除病菌,保障食品安全、个人卫生与医疗健康。

  • 宝林案增至6死 女子换肝仍不治

    宝林案增至6死 女子换肝仍不治

     马来西亚素食餐厅「宝林茶室」3月中旬爆发食物中毒案,多位民眾因吃进含邦克列酸的食物出现身体不适,有7人重症住进加护病房救治,仅1人出院,造成6人死亡的重大食安事件。1名在案发后接受换肝的46岁女性患者,病情虽一度好转,但11日病情急转直下,抢救2个多月后仍不治。北市卫生局虽从厨师手部、粪便检体检出邦克列酸,但源头何在?迄今没有答案。

  • 宝林茶室案酿4死 北市抽验米苔目、粿条制品结果出炉

    宝林茶室案酿4死 北市抽验米苔目、粿条制品结果出炉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造成4人死亡,为保护消费者食的安全,台北市卫生局至传统市场、麵摊、餐饮业及杂货行等地点,抽验米苔目、粿仔条及河粉等米湿制品,共计抽验15件产品检验邦克列酸,检验结果均未检出。

  • 王必胜卸任前请回答!沈富雄提宝林中毒案12问:水准差太远了

    王必胜卸任前请回答!沈富雄提宝林中毒案12问:水准差太远了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死,但毒素源头从何而来成悬案。对此,曾在此事爆发后直指问题出在酱料的前立委沈富雄,今(16)日向卫福部次长王必胜抛出12问,要王必胜在卸任前回答。沈富雄强调,一切照SOP只能达到中规中矩,连他这个不是华生医生的医生都受不了了。

  • 宝林中毒案查无源头?蒋万安揭重要证据:检调持续侦办

    宝林中毒案查无源头?蒋万安揭重要证据:检调持续侦办

    台湾智慧光网案持续延烧,台北市政府8日已发函台智光解约监视器专案合约,台智光则有15天时间可主张权利,而至今已1周,台智光是否有下文?台北市长蒋万安表示,离15天还有一段时间,一有消息局处就会主动向外界清楚说明。

  • 留任赖内阁?卫福部长薛瑞元连回2次没有

    留任赖内阁?卫福部长薛瑞元连回2次没有

    准总统赖清德陆续公布内阁名单,但卫福部长人选仍未明朗,外传医界期盼现任部长薛瑞元留任,以解决健保点值低落等问题,薛今天受访时仅以「谢谢」两字简短回应。至于是否接到接获留任通知,他连忙回答「没有、没有」。

  • 悬案 宝林茶室毒素确定无法溯源

    悬案 宝林茶室毒素确定无法溯源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死、4人在加护病房抢救,毒素源头到底从何来?确定成悬案!卫福部14日公布最后27件检体结果,全数培养不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也就是说毒素已无法溯源。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坦言「事过境迁,要培养出来真的很难」,专家则直言,中央政府的食安调查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宝林中毒确定成悬案 卫福部:所有检体均为阴性 找不到来源

    宝林中毒确定成悬案 卫福部:所有检体均为阴性 找不到来源

    造成2死、4人加护病房抢救中的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计影响34名个案,但毒素源头到底从何而来,确定成为悬案了!卫福部今天公布饶河店厨师、以及越籍厨师基隆2住所的最后27件检体,全数培养不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检验结果都是阴性,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坦言,「事过境迁,要培养出来真的很难」。

  • 破解宝林风暴关键人物曝光 她「交班1线索」助马偕揪出元凶

    破解宝林风暴关键人物曝光 她「交班1线索」助马偕揪出元凶

    国内3月底爆发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截至4月7日共造成2人死亡,另有4人在加护病房、3人在一般病房。卫福部次长王必胜今透露,4名重症个案都已甦醒,其中1人预计下周换肝。

  • 首季食物中毒通报2504人 创3年新高

    首季食物中毒通报2504人 创3年新高

     全台食安拉警报,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还没水落石出,又有多家着名餐饮集团、业者陆续出现顾客用餐后呕吐、腹泻,甚至达上百人受害。食药署统计,今年1到3月接获食物中毒通报共446件、2504人,创近3年新高。卫福部长薛瑞元承诺,未来只要有死亡、收治加护病房个案,不管几人,都要停业调查。

  • 宝林茶室酿34人中毒 食药署:邦克列酸将纳常规稽查项目

    宝林茶室酿34人中毒 食药署:邦克列酸将纳常规稽查项目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烧数周,目前累计34例个案,食药署副署长林金富表示,未来一定会将邦克列酸纳入常规稽查项目,但要和专家讨论,哪些是高风险品项、检验时机为何,不希望造成民眾恐慌,相关指引会和专家讨论后公布。

  • 宝林厨师粪便验出邦克列酸 沈富雄为帮王必胜破案出手了

    宝林厨师粪便验出邦克列酸 沈富雄为帮王必胜破案出手了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昨日新增1例通报,为一名吃过炒麵的39岁女性。卫福部次长王必胜6日透露,这名女子邦克列酸採检为阴性,而越籍厨师上月27日採集的粪便检出邦克列酸,但住处未检出唐菖蒲伯克氏菌。对此,前立委沈富雄8日就表示,「王必胜次长如果不想破案,就交给我,我不收钱帮你破,我只要问厨师,叫他炒一盘我吃吃看,就知道他漏掉什么东西」,引发讨论。

  • 宝林案「邦克列酸」毒素来源成谜? 学者推测分装粿条抹油助长繁殖

    宝林案「邦克列酸」毒素来源成谜? 学者推测分装粿条抹油助长繁殖

    台北市宝林茶室发生2死食安事件,传出民眾吃粿条后发生「邦克列酸」中毒,导致闻「米」色变。亚洲大学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主任蒋育铮8日表示,「邦克列酸」在中性、低盐、温暖潮湿,且需有油脂的环境下才能繁殖致生,民眾无须过度担心而不敢食用;至于为何宝林茶室致生「邦克列酸」?他分析,疑为方便分装而在塑胶袋内抹油,才致繁殖。

  • 宝林厨师是「伤寒玛丽」?毒物权威:确认前得先完成2件事

    宝林厨师是「伤寒玛丽」?毒物权威:确认前得先完成2件事

    宝林茶室越南籍代班厨师的手部与粪便,都被检出邦克列酸(前称米酵菌酸),但却未出现不适,有医师认为,厨师恐是「伤寒玛丽」或是能和细菌共存的共生体,台大毒理学研究所教授姜至刚表示,这件事外界「充满想像」,现今只能透过细菌培养与做细菌基因定序,来厘清真相。

  • 谈宝林中毒案 沈富雄再轰「王必胜逻辑大乱」:误导大家

    谈宝林中毒案 沈富雄再轰「王必胜逻辑大乱」:误导大家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至今未解,而毒素究竟从何而来?卫福部次长王必胜表示,日前将北市卫生局送来的4项检体:厨师手部检体、水果刀、菜刀、砧板,食药署也拿来培养唐菖蒲伯克氏菌,但今天结果出炉,为阴性,也就是说培养不出该菌。对此,前立委沈富雄7日就表示,「我觉得王必胜他已经逻辑乱掉了,误导大家,每天讲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方向」,引发讨论。

  • 伤寒玛丽翻版 专家吁确认厨师是否带原

    伤寒玛丽翻版 专家吁确认厨师是否带原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连续2日无新增通报个案,至今累计34例食物中毒通报个案。越籍代班厨师手部和粪便检体均验出邦克列酸,血液检体却是阴性,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坦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有医师忧心,该厨师恐是「伤寒玛丽」翻版,毒物专家则建议,应针对粪便检体进行细菌培养,确认是否厨师为带原者。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