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聚氯乙烯的搜寻结果,共37

  • 台中汉杞焚化炉申请再展延 居民怒吼反对续营

    台中汉杞焚化炉申请再展延 居民怒吼反对续营

     在台中大里当地营运已25年的「台中汉杞医疗废弃物焚化炉」,其甲级废弃物处理许可证将于2026年1月1日到期。业者日前正式向环保局提出展延申请,引发地方强烈反弹。「大里GO争气阵线」21日号召20多名居民到环保局陈情抗议,痛批该焚化炉长年违规、超烧不断,却仍得以续营运,要求市府应直接废证,若仍展延,至少也应纳入地方居民意见与监督机制。

  • 墨连祭反倾销 北京壁垒调查反制

    墨连祭反倾销 北京壁垒调查反制

     墨西哥政府近期接连对多种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引发中墨贸易紧张。中国大陆商务部3日回应指出,已依法对墨西哥拟採的关税与投资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准备採取必要措施,维护中方企业合法权益。

  • 墨西哥接连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方促严守世贸规则

    针对有报导称,墨西哥连续对中国浮法玻璃、自黏胶带、聚氯乙烯涂塑布和钢制螺栓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表示,敦促墨西哥严守世贸组织(WTO)规则。

  • 墨西哥连祭反倾销调查   陆商务部:密切关注

    墨西哥连祭反倾销调查 陆商务部:密切关注

    针对墨西哥近日连续对大陆的浮法玻璃、自粘胶带、聚氯乙烯涂塑布和钢制螺栓发起反倾销调查。大陆商务部3日对此回应表示,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将密切关注墨方调查进展,敦促墨方遵守世贸规则,保障陆企合法权益。

  • 不沾锅涂层藏杀精陷阱 塑胶微粒暴露 成少子化元凶

    不沾锅涂层藏杀精陷阱 塑胶微粒暴露 成少子化元凶

    塑胶微粒无所不在,长期暴露对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杀精」。研究发现,体内塑胶微粒的种类越多,精子品质下降越明显,其中又以常见于不沾锅涂层的聚四氟乙烯(PTFE,也称铁氟龙)影响最为严重。

  • 10习惯让人狂吞塑化剂 偷走肾功能还致癌

    10习惯让人狂吞塑化剂 偷走肾功能还致癌

    塑化剂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用品,长期暴露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医师洪永祥指出,有研究发现台人体内的塑化剂浓度比欧美人高出2至7倍,塑化剂会影响人体内分泌、代谢,甚至与乳癌、子宫内膜癌相关,还会直接伤肾、透过恶化代谢环境间接加速肾病变,日常10种生活习惯都藏有塑化剂陷阱,包括边滑手机边吃东西、 常喝热与酸的外带手摇饮、常吃外带油炸食物、坐在塑胶地垫吃东西等。

  • Labubu热潮席卷全球 盲盒快时尚却带来环境隐忧

    Labubu热潮席卷全球 盲盒快时尚却带来环境隐忧

    根据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报导,全球爆红的潮玩角色 「Labubu」,让母公司「泡泡马特」的去年总收入翻倍,达到约 1.81 亿美元。盲盒潮流再度席卷全球,但随之而来的产业生态与环境影响,却不容忽视。

  • 南亚、台泥...原物料最坏已过?达人首推这3檔一图看懂

    南亚、台泥...原物料最坏已过?达人首推这3檔一图看懂

    七月的塑化、水泥、钢铁、散装航运等原物料相关类股,可说是撑起台股半边天的功臣。专家认为,虽然报价尚未明显回升,但这些类股最坏的情况应已过去,建议择优逢低布局。

  • 塑胶微粒伤心、肾 少用一次性制品

    塑胶微粒伤心、肾 少用一次性制品

     塑胶制品被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塑胶微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渐被发现。台湾研究全面盘点微塑胶颗粒对肾臟与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的损伤,塑胶微粒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就有可能累积于肾臟,进一步导致慢性损伤,它也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诱发血栓、促进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室纤维化,进一步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隐性危险因子。该研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 台塑飙出400%填息率!挥别3年未填息窘境

    台塑飙出400%填息率!挥别3年未填息窘境

    法人寒冬送暖,赶在台塑除息前释出报告指出,看好乌克兰重建商机将提振PVC(聚氯乙烯)买气,并强调优先看好台塑(1301)营运表现,让台塑顺利吞下定心丸,填息行情走路有风。

  • 台塑、长荣 迎出货旺季

    台塑、长荣 迎出货旺季

     台塑四宝第二季受美国关税战不确定性及新台币强升影响,合计亏损逾250亿元,但第三季进入产业旺季,法人认为匯损影响在第二季达高峰,全年营运触底回升,带动台塑(1301)领军反弹半根停板;货柜三雄如长荣(2603)等6月营收均回温,受惠美国关税变化及欧洲港口壅堵,营收比5月增长。

  • 蔡阿嘎老婆洞洞鞋「遭影射害孩子性早熟」 她急发声澄清!

    蔡阿嘎老婆洞洞鞋「遭影射害孩子性早熟」 她急发声澄清!

    百万YouTuber蔡阿嘎老婆二伯,近年来创立了个人品牌副业,其中一款防水休閒鞋洞洞鞋,疑似被影射「是害孩子长不高、性早熟的凶手」,让二伯立即发声明,郑重澄清「原料不是影片中所说的PVC聚氯乙烯」。

  • 夏天开车「犹如泡毒窟」 5招快速清除致癌空气

    夏天开车「犹如泡毒窟」 5招快速清除致癌空气

    高温夏日,中国曾爆发汽车隔音棉疑似甲醛超标,造成85位车主相继罹癌,甚至有人因此过世。专家告诉CTWANT,汽车内装含有许多塑胶、黏着剂,夏天在艳阳曝晒下更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如果长时间待在密闭的车内,就犹如泡在毒窟之中,建议避免阳光曝晒、开车前先让车内空气流通、选择车外循环空调、更换冷气滤网、不使用车用芳香剂,掌握5招就能减少吸入致癌物。

  • 与陆企竞争加剧 日车企2024财年利润同比下降超20%

    与陆企竞争加剧 日车企2024财年利润同比下降超20%

    据观察者网报导,汽车业遭遇中美市场寒冬,钢铁业又受中国进口产品衝击……《日经亚洲》在5月11日发表的报导中指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财年中,日本制造商的综合净利润较上一年下降2%,这是两年来的首次下降,特别是车企净利润降幅超过20%。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日本车企被迫承担高昂的销售激励成本,而中国大陆市场方面,中国本土厂商通过大幅降价来抢占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 香水、洗髮精藏隐形毒素!研究揪1物质夺心臟病患性命 专家教避危技巧

    香水、洗髮精藏隐形毒素!研究揪1物质夺心臟病患性命 专家教避危技巧

    一项新研究发现,广泛存在于食品储存容器、洗髮精、化妆品、香水和儿童玩具等消费性产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酯」,可能是2018年夺走逾10%全球55至64岁男性与女性心臟病患性命的元凶。

  • 保鲜膜都用错 专家揭3诀窍 避免吞进塑化剂

    保鲜膜都用错 专家揭3诀窍 避免吞进塑化剂

    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使用保鲜膜,但营养师蔡正亮说,「只要是保鲜膜包过的食物,我一律不吃」,并指出,PVC材质的保鲜膜好撕又便宜,是小吃店业者最爱,但塑化剂添加较多,提醒若要使用保鲜膜,最好使用PE及PMP这两种材质,相对比较安全,且要避免用接触高温、高油与酸性食物。

  • 影响宣导 北捷勿当门神小卡 1周掉22张

    影响宣导 北捷勿当门神小卡 1周掉22张

     台北捷运为提醒旅客乘车礼仪,自5日起在31列车车厢张贴「后背包请改为手提或前背」、「勿当门神请往车厢内部移动」弹跳小卡,北市议员詹为元质疑,截至12日仅1周时间却已有22张脱落,黏贴不稳影响宣导效果。北捷公司回应,自12日迄30日仅补贴4张,掉落数量明显减少,将会特别留意固定方式。

  • 华夏去年每股亏损1.22元 决议配发现金0.15元

    华夏(1305)受制PVC(聚氯乙烯)行情欲振乏力,去年营运仅第二季处于获利状态,其余单季获利陷落亏损阴霾,全年营收110.86亿元,年减19.23%,营业利益亏损8.43亿元,税后纯损7.09亿元,每股亏损1.22元;董事会决议配发现金0.15元。

  • 保鲜膜3用法小心吃毒 医示警:恐罹妇科癌王

    保鲜膜3用法小心吃毒 医示警:恐罹妇科癌王

    吃不完的年菜,很多人都习惯使用包鲜膜包覆后放入冰箱。然而,林口长庚医院毒物科主任、肾臟科医师顏宗海点名保鲜膜3大错误用法,恐吞入一堆毒,包括接触含油脂食物、包覆热食剩菜,以及和食物一起放进电锅或微波炉加热。他强调,长时间不当使用,恐致孩童性早熟,成人增加罹患「妇科癌王」乳癌风险。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