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肝炎病毒的搜寻结果,共38

  • 50岁男不理健检红字 医看报告倒抽一口气:肝癌了

    50岁男不理健检红字 医看报告倒抽一口气:肝癌了

    别轻忽健检报告上的红字。一名50岁的男子在健检发现肝指数偏高,心想只是太累,自行服用保肝药,几个月后因小车祸送医,竟被发现肝臟有个5公分肿瘤,且肝癌指数破万,是一般人千倍以上,让医师当场倒抽一口气,后来证实男子罹患肝癌,还是B肝带原者,随即进行手术切除。

  • 男人小心!一级致癌物不只伤肝 连精子都遭殃

    男人小心!一级致癌物不只伤肝 连精子都遭殃

    新竹名产「福源花生酱」近期产品被检出一级致癌物黄麴毒素超标,也让该毒素再掀起议论。医师刘博仁指出,黄麴毒素不只会攻击肝臟,还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影响精子品质,降低生殖力。

  • 沈玉琳病倒启示 「毒肝」饮食、习惯一次看

    沈玉琳病倒启示 「毒肝」饮食、习惯一次看

    57岁知名主持人沈玉琳,29日惊传住进加护病房治疗,原因疑似猛爆性肝炎,也可能是胰臟癌,让这两大疾病掀起热议。其中猛爆性肝炎发病急又猛,吃什么护肝?吃什么伤肝?如何降低发生率?酒偶尔一点有没有关系?一次解答。

  • 早餐爱吃一物 她惨罹巨大肝癌 医嘆:一级致癌物

    早餐爱吃一物 她惨罹巨大肝癌 医嘆:一级致癌物

    知名伴手礼「新竹福源花生酱」最近被台北市卫生局验出黄麴毒素超标。营养医学师刘博仁表示,黄麴毒素是一级致癌物,曾有位女子吃了20多年花生酱吐司,后来长了巨大肝癌合併肺臟转移,他推测女子的肝癌,可能是因长期吃被黄麴毒素污染的花生酱所导致,建议若爱吃花生,就吃带壳新鲜花生。

  • 肝基会携手苗县送爱原乡 南庄免费肝病筛检守护乡亲

    肝基会携手苗县送爱原乡 南庄免费肝病筛检守护乡亲

    肝病长年高居国人十大死因,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为强化原乡防治工作,14日上午携手苗栗县政府等单位于南庄市场二楼办理免费筛检,针对逾300位民眾进行肝病、癌症指数与腹部超音波检查,期盼提升民眾早期诊断与健康意识。

  • 吃鱼抗癌防血栓 专家激推3种鱼:EPA特别多

    吃鱼抗癌防血栓 专家激推3种鱼:EPA特别多

    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营养师吕孟凡表示,Omega-3脂肪酸中含有DHA与EPA,研究发现,其中的EPA具有抗发炎、抗氧化特性,可能有助于降低乳癌、大肠癌、摄护腺癌与胰臟癌风险,美国心臟协会建议每周至少吃90克富含油脂的鱼来保健,而鲑鱼、鲭鱼、秋刀鱼是EPA含量较高的鱼。

  • 子宫颈癌死亡率降低逾70% 陈建仁:台湾未来可望清除

    子宫颈癌死亡率降低逾70% 陈建仁:台湾未来可望清除

    亚太地区是高危险人类乳突病毒(HPV)型别持续感染的盛行区,前副总统、中研院院士陈建仁表示,台湾早在1995年就启动全国子宫颈抹片筛检计画,子宫颈癌死亡率已降低超过70% 。未来透过HPV疫苗接种计画,台湾和亚太国家的子宫颈癌可望更进一步清除。此外,目前正在研发的EBV疫苗也可望能降低鼻咽癌的发生率。

  • 丈夫女儿一年内相继离世 60岁妇也肝硬化 医喊1事很重要

    丈夫女儿一年内相继离世 60岁妇也肝硬化 医喊1事很重要

    B型肝炎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臟疾病,定期追踪、治疗,就可有效控制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医师谢文斌指出,一位病患的先生与女儿在一年内因肝癌相继离世,自己也有肝硬化的情况,3人都是B型肝炎带原者。病患在检查出肝硬化前因恐惧而没有规律追踪,拖了一段时间才开始治疗,所幸有所好转,谢文斌也呼吁定期追踪的重要性。

  • 肝基会前进阿里山 免费肝病筛检 340人受惠

    肝基会前进阿里山 免费肝病筛检 340人受惠

    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推动「今年超了没?腹超十年计画」,由港澳台湾慈善金会爱心奖的支持、嘉义县卫生局协助,19日到阿里山乡山美村卫生室,为30岁以上原民朋友做免费肝病、癌症指数抽血筛检及腹部超音波检查,共完成340多人筛检。

  • 癌症4大「幕后黑手」曝光 医示警:2传染病恐成癌

    癌症4大「幕后黑手」曝光 医示警:2传染病恐成癌

    癌症令人闻之色变,112年恶性肿瘤连续42年高居国人十大死因首位,如何预防成了重要课题。医师黄轩指出癌症不是无缘无故找上门,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感染都是幕后推手。其中,人类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这2种传染病若是长期感染会增加罹癌风险,除了打疫苗给身体装上防毒软体外,也要改掉不佳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才能把癌症威胁甩得远远的。

  • 台湾200万B肝患者仅28%人治疗 忽视恐成肝癌

    台湾200万B肝患者仅28%人治疗 忽视恐成肝癌

    「B型肝炎」(简称B肝) 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你对它知多少?B肝是由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臟感染,具有传染力,可能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病,若置之不理恐造成肝硬化与肝癌。

  • 代谢异常是B肝杀手!死亡风险飙升2倍以上 糖尿病影响最大

    代谢异常是B肝杀手!死亡风险飙升2倍以上 糖尿病影响最大

    肝病一向有台湾「国病」之称,台大医院今(12)日公布最新两项研究成果,B肝患者若同时合併有代谢症候群,死亡风险将飙升2倍以上;但B型肝炎合併单纯脂肪肝反而可降死亡率。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

  • A型易得胃癌、B型肝炎机率高 医揭4血型罹病风险

    A型易得胃癌、B型肝炎机率高 医揭4血型罹病风险

    不同血型可能罹患的疾病风险也不一样。对此,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治医师张家铭指出,A型血容易发炎、罹患胃癌机率也较高;B型血肝病风险大,且免疫系统反应独特;O型血凝血功能较弱,出血性疾病风险较高;AB型血则因同时带有A、B型糖分子,可能承担2种血型的风险。不过,他也强调,血型决定的是「倾向」,真正生病与否仍取决于生活习惯。

  • 48岁男肚子变大竟是肝癌末 医嘆忽略1事:半年就走了

    48岁男肚子变大竟是肝癌末 医嘆忽略1事:半年就走了

    48岁的李先生年轻时就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却没定期追踪,直到最近食欲变差、常疲累,且肚子越来越大才就医,检查发现肝臟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已罹患末期肝癌,经半年的治疗,最终仍不治身亡。医师提醒,有B型、C型肝炎、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炎患者,要定期就医接受检查,以及早发现癌病变。

  • B肝带原者呕吐、黄疸患肝癌二期 少做1件事癌症找上门

    B肝带原者呕吐、黄疸患肝癌二期 少做1件事癌症找上门

    73岁王女士是B型肝炎带原者,长期未进行定期追踪,直到出现呕吐和皮肤黄疸等症状就医,才发现自己已罹患肝癌第二期。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李斯凯提醒,台湾约有300万B型肝炎带原者,强调定期追踪检查的重要性。

  • 鱼夫肝癌逝!医曝恐怖病例 拉肚子5天就医肝臟已GG

    鱼夫肝癌逝!医曝恐怖病例 拉肚子5天就医肝臟已GG

    知名政论漫画家鱼夫传出前天(30日)因肝癌过世,享年65岁。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分享曾收治一名60多岁男子,因腹胀、拉肚子5天就医,由于男子有B肝带原,他顺便帮男子做超音波检查,探头一放上去,最害怕的事发生了,「肝臟超过3分之2都是肿瘤」,男子会腹胀与腹泻,是因罹癌后免疫力下降与腹水所致,提醒年逾40岁B肝带原的男性,每年约有0.4%到0.6%发生肝癌,定期追踪很重要。

  • 鱼夫发现肝癌已末期 医揭必知6症状早救命

    鱼夫发现肝癌已末期 医揭必知6症状早救命

    知名政论漫画家鱼夫林奎佑惊传于前天(30日)因肝癌过世,享寿65岁。医师表示,肝臟内部没有神经,以致于肝癌初期通常没有症状,但随着病程进展,可能会出现包括上腹部疼痛、疲倦、黄疸、下肢水肿、吐血、急性腹痛等症状,早期与治疗是救命关键,提醒有B、C型肝炎、肝硬化、酗酒或肝癌家族史者等高风险族群,一定要定期追踪。

  • 尾崎式手术、单基因检测等30项服务纳健保 6.6万人受惠

    尾崎式手术、单基因检测等30项服务纳健保 6.6万人受惠

    健保署今公布,12月1日起新增修订30项医疗服务诊疗项目纳入给付,包括7类癌症单基因检测、「B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合併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验」及用于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的尾崎式手术(Ozaki procedure)等,预估一年约6.6万人受惠。其中最昂贵的项目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尾崎式手术,病患可省下约47万费用。

  • 行政院颁发杰出贡献奖 北医大白台瑞、台大吴明贤团队获奖

    行政院颁发杰出贡献奖 北医大白台瑞、台大吴明贤团队获奖

    「2024年行政院杰出科技贡献奖」于今日颁发,奖项迄今共办理48届,今年共有2组得奖人,分别为台北医学大学生医材料暨组织工程研究所白台瑞特聘教授,以及台大医学院附设医院吴明贤特聘教授、李宜家教授及刘志铭教授组成的3人团队。2组得奖人分别深耕工程科技、生物医农领域,呼应政府前瞻策略与科技发展远景,实践创新,对我国社会乃至全球发展形成关键的影响。

  • 酒精喷餐桌错了 重症医揭2事更重要

    酒精喷餐桌错了 重症医揭2事更重要

    很多人在外用餐,会朝桌子先喷酒精。不过,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酒精只能杀死部分病毒,最重要的是消毒手部,要一併以酒精喷手,加上肥皂洗手的方式,来阻绝病毒感染。他并表示,只对餐桌消毒,其实是非常大的错误,因为病毒会手碰触口鼻让人染病,只消毒桌子是不够的。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