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高中的课本中,我们经常会读到孔子的文章,对于其画像也不陌生,但你有发现,孔子的画像总是露出2颗门牙,让人匪夷所思,难道古时候的人,在画画像时不会进行一点美化?其实这两颗门牙是刻意画出来的,背后含有特殊的意义。
在《荀子》的文章中,曾提到孔子的长相,形容「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而蒙倛其实就是古人避魔驱邪的神像,由此可知,孔子长相较狰狞吓人,不仅如此,在《史记》中也曾提到其样貌,虽未明显说出长相,但写下「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也意指孔子长相较为「特殊」。
因孔子姓孔名丘,其「丘」的意思是头骨间凹下去一块,像倒扣的屋顶,中间低而周围高,因此其父亲才取此名,儘管长相不佳,但为何要刻意凸显孔子的门牙,原因是这种牙又称为「骈齿」,古人较少有这种齿型,且有的人大多是君王或圣德者,因此这也代表圣人的形象,才会将此特徵刻意画出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