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别人看不起时,表示有所不足,而「不甘心」便是激励那个不够好的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证明自己不如他人想像中的平庸。
当然,每个人能承担的压力和挫折忍受力不同。有的人是玻璃心,特别容易受伤;有的人脸皮厚,刀枪不入。但不管你是哪种性格,我认为一定要存有「不甘心」的傲气,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都好。
不过,有一种「不甘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例如质疑别人:「他凭什么含着金汤匙出生?!」跟别人的得天独厚做比较,是于事无补的。我们要用另一种「不甘心」的心态和角度来思考:「他出生在有钱的家庭,生活过得富裕,我也想过着跟他一样的生活。」用这种想法来激励自己更努力,去创造更富足的人生。
身兼歌手、演员、主持人的林俊逸多才多艺,年轻时他曾来我的剧团试镜,拥有绝对音感的他唱歌当然没话说,但是跳舞这一关就过不了。当时我们的编舞老师是前云门舞集首席,她觉得林俊逸的肢体动作只可用肢障来形容,因此第一次试镜是失利的。
但是他不灰心,又锲而不舍地参加了第二次试镜。我觉得林俊逸唱得真好,而我的剧团正好缺男演员,于是我替他向编舞老师求情,编舞老师还是说:「不行!我不要他。」
结果他还是不死心,参加了第三次试镜。
这次,我跟编舞老师说:「我真的需要他,让他进来吧!」编舞老师终于勉强同意了。
林俊逸自知他的肢体表演不及格,发愤图强,加倍努力。在歌舞剧排演前半个月,我们开了一个工作坊,专注训练演员们的肢体语言。由于演员们在台上需要边唱边跳,因此肌耐力与各方面的平衡相当重要。
在所有演员中肢体最差的林俊逸,在编舞老师的鞭策下,苦练、苦练、再苦练!当别人练六遍时,他练二十遍,最后他以后天的努力,跟上了其他演员的脚步。
如今,已没有舞蹈动作能难倒林俊逸,从他出色的载歌载舞中,没有人相信他曾经被编舞老师嫌弃。
由于「不甘心」,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很多人会抱怨自己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父母不富有,也没有遇到一个看重自己的老板。试问,你能决定自己投胎到哪个人家吗?你能决定谁能给你更好的升迁机会吗?如果答案是不能,那就不必怨天尤人,因为你能拥有的只有现在。
【精彩书摘】
少女时期的我,不是一个爱笑的人。
还记得上了国中后,因为我不太爱笑,加上想事情时脸部表情严肃,看起来一副恰北北的样子,同学们都觉得我脸很臭,不是那么容易相处。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拿起镜子,仔细端详镜子里的自己。此后,我变得喜欢照镜子,开始观察自己的表情,对自己感到好奇了起来。
当时我心想:「我看得到同学用功的样子,但看不到我自己啊。」
因此我在桌前摆了个镜子,当我专注念书时,突然想看看自己用功的样子,就抬起头看一下镜子。
接下来,我开始跟镜子玩游戏,露出呲牙咧嘴、瞪大眼睛、翻白眼、脸歪嘴斜……各种表情,有时候还会被自己的表情吓到,赶紧钻进被窝睡觉去。
对当时的我而言,照镜子是个很好玩的游戏。我看到家人刚睡醒时眼睛肿肿的,也想知道自己刚睡醒是不是如此,于是一起床就立刻衝去照镜子──原来刚睡醒时眼睛无神,整个脸水肿,难怪别人看一眼,就知道你刚睡醒。
另外,我对哭脸也感到好奇,当我哭到鼻塞、头痛、眼压大的时候,就会去照镜子,原来哭脸是这样啊!观察完镜子的自己之后,接着再继续哭下去……
透过镜子观察处在各种情境、各种情绪下的自己,久了之后,我对自己的表情会出现什么状况变得熟悉。而我之所以喜欢上表演这件事,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
找到自己想扮演的角色与热情所在,这点十分重要。
苹果的执行长库克,他在演讲时的笑容与表情并不多,但是一旦出席产品发表会时,库克在台上的话语往往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热切,让大家愿意专注地听他说话。
说话并不一定要表情丰富,而是用内在的「流动」带动眼神来感染听你说话的人。
说话也不一定要滔滔不绝,比方说库克说话时也会有停顿下来思考的时候,这是内在自然的「流动」,并不影响他的说话效果。
何以内在的「流动」能影响到外在?当你内在的情感、感受……各种状态都到位时,就不见得只能靠语言来传达给他人,有时候透过一个动作碰触、一个眼神流露,对方就能感受到你想传达的讯息。
举例来说,当你在青少年时期,在每天搭乘公车上学的途中,也许会注意到某个同校的男生或女生,日子一久,便对他(她)产生了某种情窦初开的情愫。虽然你的心里忍不住小鹿乱撞,只敢偷偷地看着他(她),但你心中「流动」的情感是满溢的,因为你的眼睛里只有那个人。
当你和心仪对象的视线不小心碰触时,若是妹有意郎有情,此刻还需要多说什么吗?不需要。只消一个眼神,就能得知彼此的情意。
接下来,若你想更进一步了解心仪的对象,就必须懂得从对方的内在流动中去搜集一些线索,从中推敲出如何跟对方说话与互动的方法,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有哪些线索可搜寻呢?比方说观察对方脸上的微表情、肢体的小动作……等等,这种观察力不只适用于谈恋爱,一旦在生活中养成了这种观察的习惯,你的判断能力自然就会愈来愈准确。
(本文摘自《郎祖筠的FUN演生活学》/平安文化)
【作者简介】
郎祖筠
全方位表演艺术工作者。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后,1991 年以电视综艺节目「连环泡」踏入演艺圈。1997年以电视剧《我们一家都是人》首次入围电视金钟奖,自此开启了更广阔的演艺事业,遍及电视、电影、舞臺剧、传统戏曲、广告、广播、配音、教学、公益等不同领域。
1999 年,她依循古礼拜投「人间国宝」相声大师吴兆南门下,成为唯一的女弟子。2000 年,创立「春河剧团」。2006 年起多次获邀担任广播金钟奖、电视金钟奖和金马奖评审。
演艺成绩出眾的她,备获各方肯定,2007 年并与摩阿文创合作创立「FUN 演生活学」品牌,经常受邀演讲,一跃成为超人气的企业讲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