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最初对轰炸行动的报导是广泛且密集的,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和军方严格控管资讯,隐瞒他们在广岛与长崎一手造成的后果,使得爆炸后续的相关讯息从一开始就极其有限。美国甫对轴心国赢得道德上与军事上的胜利,可不急着(以美国战争部长的话来说)「招来暴行比轴心国更胜一筹的名声」。华府官员与刚抵达日本的占领军立刻加紧速度,加强控管与新武器造成之伤亡规模有关的新闻。日本媒体遭占领军当局禁止撰写与播放关于广岛或长崎的报导,以免「扰乱公共安寧」;外国记者开始进入日本之际,广岛和长崎随即便被列为「记者禁入区」。原爆发生后的接下来几周,少数尝试报导受灾城市的记者纷纷收到驱逐出境的威胁、被美国官员找碴,并遭指控协助日本散播政治宣传,声称战败的敌方在多年遂行侵略、犯下恶贯满盈的暴行之后,如今企图藉此博取国际的同情。

广岛的谷本清牧师是赫西的第二位主角,也是当地的「救援天使」。他在大火吞噬城市之际,英勇地将受害民眾疏散到安全的地点。(图/尖端出版提供)
广岛的谷本清牧师是赫西的第二位主角,也是当地的「救援天使」。他在大火吞噬城市之际,英勇地将受害民眾疏散到安全的地点。(图/尖端出版提供)

而美国本土的政府高层则以TNT炸药类比原子弹,诱导人民将之视为传统形式的超级炸弹,并否认其后续的放射性效应。「这就像是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找来一把比对手更大的枪,这就是它的用途。」杜鲁门总统说道:「只是一种火炮武器而已。」当他们最终让步并承认炸弹引发的辐射污染属实时,其恐怖程度则被大为淡化。「那甚至可能是一种非常愉快的死法。」曼哈顿计画(Manhattan Project)的负责人莱斯利・格罗夫斯中将(Leslie R. Groves)如此表示;该计画在短短三年内就制造出原子弹。

美国大眾得以看到蕈状云的影像、听到美军轰炸机上目击者意气风发的描述,然而蕈状云底下的实际情况为何,提供直接证言的报导却几乎付之阙如。美军也曾向平面媒体发布照片,揭示广岛和长崎满目疮痍的景象,然而这些原爆受灾画面虽然令人警醒,却难以深入人心,因为过去五年多来,人们每日都被大量重创城市的影像淹没,从伦敦、华沙、马尼拉、德勒斯登到重庆……人们早已习惯了。

赫西的第三位主角,佐佐木辉文医师。轰炸当日,他在自己服务的广岛当地医院值班,是极少数毫髮无伤生还的医务人员,他在数天内治疗了数以百计的患者,然而到了第三日,先前诊治过的病患却多已身亡。(图/尖端出版提供)
赫西的第三位主角,佐佐木辉文医师。轰炸当日,他在自己服务的广岛当地医院值班,是极少数毫髮无伤生还的医务人员,他在数天内治疗了数以百计的患者,然而到了第三日,先前诊治过的病患却多已身亡。(图/尖端出版提供)

赫西本人也承认,轰炸后的照片只能引发有限的情绪反应,他认为废墟也许「构成某种奇观,但……就如瓦砾堆一般,往往是非个人、不切身的」。美国大眾没看到的,是广岛、长崎各医院被爆炸幸存者的尸体所围绕的照片,这些幸存者步履蹒跚地来到医院寻求医疗援助,却倒卧在门前的阶梯痛苦地死去(大多数医生与护理人员也都遇难或受伤)。美国大眾没看到火葬场火化成千上万无名受难者遗体的画面,也没看到遭火焚身的妇女与儿童的头髮一把把地脱落的照片。

藤井正和医师,赫西的第四位主角,他经营的小型私人医院在轰炸中倒塌,朝他当头压下。(图/尖端出版提供)
藤井正和医师,赫西的第四位主角,他经营的小型私人医院在轰炸中倒塌,朝他当头压下。(图/尖端出版提供)

媒体所刊出广岛被夷为平地的影像,严重淡化了原爆灾后的现实。常说一图胜千言,但针对此例,人们需要赫西三万字的揭露,才能真正了解美国这枚超大型新武器的真相。当然,日本人不需要赫西去教导他们「小男孩」和「胖子」会造成何种后果,然而当美国读者终于正确认识这些以他们为名而引爆的核弹时,他们全都震惊莫名。

赫西的第五位主角,年轻的寡妇中村初代。爆炸发生时,她正在家中准备早餐,她的三个孩子都被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图/尖端出版提供)
赫西的第五位主角,年轻的寡妇中村初代。爆炸发生时,她正在家中准备早餐,她的三个孩子都被埋在倒塌的瓦砾堆中。(图/尖端出版提供)

本书将讲述约翰・赫西如何取得原爆灾后完整报导的幕后故事,以及他如何能其他记者所不能,而〈广岛〉又是如何成为(并依然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报导作品之一。作为记录文件,〈广岛〉赤裸裸地揭示了核战的真实样貌及原子弹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这份文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多年来被全球数百万人广为阅读,并确实在防止核战爆发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威廉.克莱因佐格神父,是赫西选择的六位〈广岛〉主角中的第一位。居住在广岛的克莱因佐格神父担任赫西的翻译,引介他认识其他爆炸幸存者,即所谓的「被爆者」。(图/尖端出版提供)
威廉.克莱因佐格神父,是赫西选择的六位〈广岛〉主角中的第一位。居住在广岛的克莱因佐格神父担任赫西的翻译,引介他认识其他爆炸幸存者,即所谓的「被爆者」。(图/尖端出版提供)

一九四六年,赫西的报导是第一个真正有效且受到国际关注的针对核武的警告,说明了核武对文明所构成的存亡威胁;此后,它激励了一代代的社运者与领导人努力避免核战爆发。核战,可能会让地球上短暂的人类实验灰飞烟灭──我们明瞭了原子浩劫的恐怖,因为赫西向我们展现了它的景象。自从〈广岛〉刊出以后,再也没有领导人或政党能在完全不了解核武攻击的可怕后果的情况下,威胁採取核武行动,也就是说,该行动要不是出于故意的无知,就是虚无主义的残暴。

赫西的最后一位主角,年轻的工厂职员佐佐木敏子小姐。原子弹引爆时,她被办公室的书架压垮险些丧命。(图/尖端出版提供)
赫西的最后一位主角,年轻的工厂职员佐佐木敏子小姐。原子弹引爆时,她被办公室的书架压垮险些丧命。(图/尖端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无声的闪光》/尖端出版)

【内容简介】被噤声的广岛原爆真相──「核灾吹哨者」轰动全球的秘密调查,首位揭露美国政府欲掩盖的原爆余波的记者。

「一九四五年以来,让世界免于核弹灾难的,是对广岛浩劫的记忆。」 ──约翰.赫西 John Hersey

【作者简介】莱斯莉.布鲁姆(Lesley M. M. Blume)

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传记作家,同时也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

在跟随着担任新闻工作者的父亲的足迹进入新闻编辑室后,开始了其新闻媒体生涯,作品见于《浮华世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巴黎评论》等眾多刊物中。

曾任美国广播公司新闻晚间广播的直播记者和研究员,报导过歷史性总统选举、911袭击、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及无数主题与事件。

【译者简介】李佩华

曾任职书店店员、编辑、版权,现为专职译者,译有《我们好好的》、《黎明》、《没朋友,只有山:马努斯岛狱中札记》、《作家们都喝什么酒》、《臺北歷史地图散步》(英文版,合译)。译文赐教:[email protected]

《无声的闪光》/ 尖端出版
《无声的闪光》/ 尖端出版
#广岛 #报导 #美国 #记者 #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