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哥伦布与航海探险

一四九三年三月四日

一阵狂风犹如刀刃,划过一艘小船的索具。东南偏南的风鼓满船的三角帆,推动着破旧船体,使其乘风破浪,穿越波涛汹涌的东大西洋。三月初并非出海的好时节,尤其此时正值冬季末尾。眾水手心知肚明,往年冬季都不如今年这般严酷危险。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周围的大海,巨浪滔天,一艘又一艘的帆船在此遭逢劫难,不幸葬身海底。幸运的是,妮娜号(Niña) 与嘶吼狂风搏斗数周之后,终于抵达了家门口。

熙熙攘攘的港口就在前方,近在咫尺。船长面容疲惫,眼睛凹陷,站在船尾甲板上,看着逐渐逼近的市容。他年约四十岁,数十载远征异域,南抵西非炽热的赤道海岸,北达冰岛与北大西洋冰封寒境,身处浩瀚汪洋,无时无日不暴露于灼热骄阳与盐雾之中。他饱经风霜,脸上布满皱纹,犹如皮革褶纹。这位船长名称为何,完全取决于他当时身处何地:在家乡热那亚(Genoa),他名叫Cristoforo Colombo或Christoffa Corombo;到了西班牙或葡萄牙,人们称他Cristóbal Colón。当年博儒之士皆喜爱拉丁语,这位船长的拉丁文名字则是Christophorus Columbus。

自从哥伦布带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Andalusia)海岸的帕洛斯(Palos)小港出发以来,已经过了七个月。岁月漫长,期间充满挑战,过程惊险万分。他们先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途经哥伦布非常熟悉的海域。他先前至少去过一次南方,熟知当地的风向与洋流。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船只从加那利群岛和西非大河带回珍贵的货物(和奴隶),愈来愈多人便驱船行驶于这些海上航线。

哥伦布熟稔海洋,习得不少实用的航海技能,故能获得启发而有所突破,心想若要往西横渡大西洋,必须藉助西风。哥伦布深信,只要凭藉风势,便能迅速抵达亚洲,寻宝致富,而在加那利群岛附近,西风长年不断。

这种航海构想证据薄弱,但哥伦布与一帮水手却凭藉着它,一举突破欧洲航海知识的极限,向西航行到未知之境。六周之后,亦即一四九二年十月十二日,他们看见了陆地。

他们在加勒比海的巴哈马群岛(Bahamas)或特克斯群岛(Turks)和开科斯群岛(Caicos)的某处登陆。在后续的三个月里,哥伦布沿着这个新世界的海岸航行,标记了古巴和伊斯帕纽拉岛(Hispaniola,又名海地岛﹝Haiti﹞,意为「群山之地」)的海岸线,然后向东,横渡大西洋后返家。哥伦布确信自己抵达了亚洲海岸。

他当然错得离谱,但那次航行却改变了歷史进程。不到数十年,旧世界的疾病将肆虐新世界百姓。西班牙征服者(conquistador)将推翻印加与墨西哥帝国 。美洲财宝将源源不断流入西班牙国王的金库,让国库充盈,使帝国遂行征服四大洲的宏图霸业。

当妮娜号蹒跚驶进里斯本(Lisbon)外的雷斯特洛(Restelo)港口时,上述的一切仍在未定之天。一个月之前,哥伦布的船队在北大西洋的亚速群岛(Azores)附近遭遇一场暴风雨,妮娜号便与另一艘幸存的平塔号(Pinta)分开。根据哥伦布的日记,还有一场可怕的风暴,狂暴至极,浪涛千丈,「几乎把船掀至半空」,妮娜号不得不驶入这个港口避难。此处恰好是塔古斯河(Tagus)的河口,乃是通往葡萄牙里斯本的门户,而非属于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与斐迪南国王(Ferdinand)的某座城市。话虽如此,与西班牙的塞维尔(Seville)或巴塞隆纳(Barcelona)相比,葡萄牙港口更是位于欧洲的中心,而当时欧洲各国正积极向外扩张。

回顾当年,欧洲列强不断扩充版图,里斯本身先士卒,戮力开拓疆域,而无论哥伦布和他的船员受雇于谁,他们皆是开疆拓土的典型代表。哥伦布这位热那亚水手与其他葡萄牙船员没两样,并非高瞻远瞩之辈,敢于冒险犯难,投身汪洋,与狂风暴雨搏斗,以及抗衡复杂万分的洋流;他们实则利益薰心,欲望无底,一路强取豪夺,想着发家致富,最终落得遗臭万年的地步。

当年的商贾投资者与戮力建设国家的君王携手合作,哥伦布及其同伙方能出海探索,远征异域。妮娜号之类的船只并非凭空出现。此外,船员经验丰富,得花高价聘雇这些老手,甲板罗列的大炮更是造价高昂,这些也无法凭空出现,需要耗费鉅资。资本家出资襄赞,皇室鼎力相助,双管齐下,方能水到渠成,一应俱全。唯有商贾投资者才拿得出银两去资助探险事业,也只有皇家贵冑方能动用国家权力提供保护伞,保障金融家渴求的垄断权利。

先前耗费两个世纪铺垫,终于缔造了这个时代,此时此刻,全球才真正首度融为一体。这种转变之所以发生,并非着名的探险家冒险犯难,艰苦探索未知疆域,而是种种政经因素交融而成,好比商人手持羽管笔在分类帐上书写记帐、权势震天的皇室官员与稳重严肃的义大利资本家筹谋大计,以及市面出现信用状与商业合约。一四九○年代,大量资金涌入市场,原本临时起意的航海探索旅程,一夕之间便转变为纵横四海、远征异域的宏伟计画。

【内容简介】

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拉开了百年后的「全球化」序幕。

透过征服、交易与婚姻,伊莎贝拉女王用一生见证「国家」的诞生。

从养羊到投资房地产,随着人们口袋有钱,「资本」也随之萌芽。

活字版印刷,让人人买得起书,「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所有物。

火药,让城堡高墙不再坚不可摧,更永久改变「战争」的型态。

1490至1530年,是欧洲发展的关键,不过短短40年,欧洲就摆脱社会纷乱、资源匮乏的泥淖,从当时世界的边陲,一跃成为歷史的核心,并引领世界往后数百年的发展。这段崛起的歷史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史学博士帕特里克.怀曼,透过详实的考证,以航海探险家、宗教家、君王、银行家、商人、印刷师傅、雇佣兵等不同领域、阶级的9位关键人物的视角,精准还原这段梦想与阴谋、破坏与开创的年代。

时至21世纪,我们的贸易、经济、文化到生活娱乐,仍处处可见「巨变时代」的影响。这段时期虽然短暂,却大幅改写了全球歷史的进程,替近代局势奠定基础。唯有了解这段歷史,我们才能从改变中看到机会,从过去中发现未来,成为掌握时代脉动的先行者!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怀曼 Patrick Wyman

南加州大学歷史学博士。曾参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以及哈佛大学的研讨会,研究重心聚焦于贸易、沟通以及罗马帝国殒落。他自2016年起主持两个歷史Podcast《罗马衰亡》(Fall of Rome)和《歷史之潮》(Tides of History),两者皆佳评如潮,在两年内超过1200万次下载。他在节目中致力提供听眾最新的歷史研究,并结合专业学术,深入浅出地分享过往歷史中大人物与老百姓的故事。

《巨变时代》/  皇冠出版
《巨变时代》/ 皇冠出版
#哥伦布 #航海 #船长 #群岛 #加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