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西藏如此不愿允许欧洲访客进入?其中一个答案在于势力增长的大英帝国与清朝之间有紧张关系,但是真正的原因却更为深层。一八一一年,曼寧抵达拉萨时所得到的接待或许能看出端倪:虽然他对西藏寺院很好奇,但他写道,他花了一段时间才找到有人可以带他到处看看。他的口译员赵金秀曾寻问多次,他是不是想造访这些寺院,而曼寧终于说他想之后,赵金秀当下松了一口气。曼寧发现,中国官吏与西藏当局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他说,中国官员知道天主教徒不愿意致敬;因此如果我去寺院,就能抹除他们的疑虑,知道我并非为了传教而来。
嘉布遣会士离开拉萨已超过一甲子,然而他们带来的威胁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要是教宗克勉十一世是让耶稣会士来西藏传教,而不是派嘉布遣会前来,可想而知,西藏歷史会走上不一样的道路。一七一六年早春,德希德里在拉萨展开五年的生活。和其他前来西藏的传教士不同,他很投入,也够聪明,能穿透藏传佛教的外层,理解其核心哲学,并学习藏文,撰写出具真正洞见的作品。这些都收藏在梵蒂冈的檔案库中,没有公布,直到一八七○年代重新发现,一九三○年代才终于出版。他之所以没没无闻,是因为一七○三年,梵蒂冈把天主教会的传教任务掌控权交给嘉布遣会。在接下来的四十年,嘉布遣会将展开三次拉萨的传教任务。第一次虽然所费不赀,最后仍以失败告终,甚至付了一小笔钱才让两名成年人受洗。第二次是在一七一六年,比德希德里晚几个月来到拉萨,导致与大老远的罗马展开冗长争论,最后是德希德里离开。之后,耶稣会将继续蔑视嘉布遣会的传教缺失及其对罗马提出过于乐观的报告。耶稣会有比对手更精明的想法,知道在西藏该如何办事。
拉萨的嘉布遣会士将踏上一个世纪以前,在西藏西部古格王国的安德拉德神父及其耶稣会士的经验曲线。两组人马都看出天主教会与藏传佛教的相似之处,达赖喇嘛等同于教宗,也会在僧侣制度上加以比较。他们也很讶异,西藏会给予他们实践信仰的自由,可在公共场合穿着长袍,「就像在巴黎或罗马」。而西藏人认为,基督教基本上是良善的,会尊敬基督教的象徵,也感谢传教士的医疗能力。嘉布遣教会来到拉萨时,西藏是由蒙族的拉藏汗统治,他也同样对西方科学相当好奇;他知道耶稣会带了什么给北京的朝廷,并期盼这些传教士能在拉萨有同样的作为。
这般包容开放的态度鼓舞了传教士。大清有很深的阶级性和恐外情绪,政治关系是讲究掌控与屈从,而西藏截然不同。西藏贵族会淡化阶级,鼓励开放性,并平等对待嘉布遣会。基督教修士因为剃头,而获得「白头喇嘛」的昵称。嘉布遣会士发现,传教任务的开支庞大,因此向罗马的主管保证他们进展顺利,发挥影响力,西藏人就快要改变信仰了。但这是严重误判。
(为阅读需要,部分撷取内容有些许调整)
【内容简介】
流亡的国王、帝国主义者、自负的探险家、考古学家、传教士、间谍、地图绘制者、艺术家、嬉皮以及狂热登山者。一步一脚印详实探究喜马拉雅山的歷史、政经沿革,全方位书写世界最高峰民族和冒险的重磅史诗着作。
入围2020年达夫.库伯奖、2021年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学奖、亚洲艺术报年度选书。
【作者简介】
艾德・道格拉斯Ed Douglas
是获得奖项肯定的作家,撰写喜马拉雅山区的报导逾二十五年,尼共毛派的动乱及西藏的占领都出现在他的报导中。着作等身,包括丹增诺盖的传记。曾与喜马拉雅登山先锋一同攀登,也是英国山岳会刊物《高山杂志》(Alpine Journal)编辑。现住在英国雪菲尔。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